赵万金;于红;乔梅;邓美玲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16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发生消化道出血41例,占5.73%。其中男性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女性,>50岁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病率高于≤5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颅脑病变部位来看,第四脑室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其次为脑干、大脑半球、鞍区下丘脑。术后并发症增多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结论男性、年龄>50岁、颅脑病变部位位于第四脑室及脑干、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先采用温针灸治疗30min,再用MD2610E体外短波治疗60min。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共治疗38例,痊愈22例,占57.9%;有效13例,占34.2%;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92.1%。结论温针灸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会霞;罗君花;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45期
0引言神经内分泌肿瘤,初被称为类癌,是起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1],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见于消化道。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近文献报道,小肠与直肠是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常见的发病部位[2]。由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发展过程几乎是无症状的,所以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已发生远处转移,但5年存活率可超过60%[3],这也使它成为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第二种常见的肿瘤类型[4]。随着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和检查方法多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很大幅度增加[5,6]。根据肿瘤分泌的物质是否引起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无功能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报道如下。
作者:粟春林;陈拥军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输注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对23例急性创伤性大出血病人,接受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凝血障碍的病人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总量为17.2±2.4U;其PT延长为正常对照组的1.85-8.95倍,平均3.71倍;APTTA T延长1.33~4.69倍,平均2.59倍;纤维蛋白原为0.03~2.78倍,平均1.02倍;血小板为16-121×109/L,平均4.47±2.91×109/L。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后21例患者出血得到良好控制。结论急性失血病人短时期内输注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事件的再次发生。
作者:张秋转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研究氢氧化钙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2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病例。对照组给予氢氧化钙治疗,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汉珍;岳章显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9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堵塞及导管留置时间的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关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droplasty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PVP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65岁至85岁,平均73岁。骨折节段:T102例,T117例,T1217例,L115例, L25例。受累节段椎体前缘压缩平均48%(20~75%)。腰椎骨密度T值为-3、9~5.0,平均4、4.术前腰背疼痛VAS评分为6、5正负1分,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1、5㎝正负0.5㎝。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15°正负5°。均行PVP治疗。其中43例采用椎弓根入路。3例采用椎弓根外侧入路。其中38例单侧置管,8例双侧穿刺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3例单侧置管穿刺的手术时间20-45分钟,3例双侧置管穿刺时间约65分钟。其中出血量为7-20毫升,平均约12毫升。骨水泥注入量3.0~6.0毫升。平均为4.0毫升。术中骨水泥前缘渗漏2例,侧方渗漏2例,1例椎间隙渗漏,无后侧渗漏。渗漏病例均无特殊不适症状,为特殊处理。术后即感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1天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3.0±1.0分。受累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后凸角10°正负5°。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VAS评分3.5正负1分。受累节段椎体1.4CM正负0.6㎝。后凸角13°正负5°。结论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且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临床缓解疼痛症状无明显差异,但不能良好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
作者:王鹏飞;王森 刊期: 2015年第45期
0引言我们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治疗取效的根本所在。它是指根据望闻问切所得资料,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发展变化趋势,确定病人的证候,为立法遣方用药提供依据,这其中,辨证为关键。导师认为,就辨证而言,临床上的辨证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医患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医生对所获取的患者信息资料整理提炼的过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导师将临床辨证归纳为三种:即“辨病人”、“辨他人”和“辨自己”。
作者:杜泓森;韦云;高捷音;沙兢兢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20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针灸按摩仪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全部2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4例,显效76例,有效80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0/200)。结论在临床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时,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东红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技能培训方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寻找佳培训模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新上岗护士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技能培训模式,实验组则采取改革后的技能培训模式,比较两组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对培训的满意度以及3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对培训的满意度以及3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革后的技能培训模式能有效的将护理礼仪、人文以及交流沟通等融入到护理操作中,可使新护士快速上手,能大程度提高新护士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医患关系的友好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45期
总结ICU三年内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约束、适宜的镇静镇痛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妥善国定各种管路,加强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培训,做好护患沟通,可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付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70例患者以及同期体检健康人员30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自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观察患者中的PCT以及hs-CRP的值。结果同30例健康人群相比,70例呼吸道患者血清中PCT以及hs-CRP明显升高。结论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呼吸道疾病的时候,能够大大的提高准确性以及确定疾病的类型,以保证及时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辉;田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住院精神科病人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或电休克治疗中,有时会出现食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为降低精神科病人的噎食危害,保障护理安全,本文通过运用噎食风险因素量表进行动态评估,分析和干预,落实针对性护理对策,有效的减少噎食的发生机率。
作者:于美丽;王玉坤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患者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患者接受小梁切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视力、眼压、房角粘连度等指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观察指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秦庆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早期药物流产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98例早孕者,经B超检查及妊娠试验诊断为宫内妊娠,选取早孕者采用3d给药法,早晚各服用米非司酮2片和1片,连续服用2 d,第3天早上服用米索前列醇3片。服药前后两小时均需禁食。结果98例药物流产的早孕者中,完全流产83例,占84.7%;不全流产13例,占13.2%;失败2例,占2.1%。不完流产和流产失败的早孕者均进行清宫术,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除生理因素以外,早孕者的心理因素、避孕方法及药物流产相关知识的缺乏同样是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措施入手加强,从而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
作者:李慧;刘玉珩 刊期: 2015年第45期
0引言正常会阴部皮肤表面呈酸性,由于尿液、粪便及汗液的浸渍,再加上会阴部温暖潮湿的环境特点,极易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发红、渗出、破溃,形成湿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1]。临床以患者皮肤红斑、丘疹、水泡、糜烂及渗出为主要特点[2]。呼吸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由于其皮肤特点及原发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各类抗生素的应用,易发生会阴湿疹,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科对40例老年患者会阴湿疹采用烧伤湿润膏(汕头市美宝有限公司)外涂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郭淑霞;袁改兰;何新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采用蒙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共收集入组148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蒙医证型诊断标准,分析归纳其特点。结果148例慢性心衰患者蒙医证型分布:赫依、齐素交搏型70例;巴达干、赫依偏盛型45例;齐素、希拉偏盛型33例。结论蒙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心衰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柏铁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尿液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影响因素较多,自动化仪器分析尿沉渣只能起到初步筛查作用,因此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尿液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检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4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及各级医院管理的不断提高,对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与完善;为了减小X线工作人员及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所接受X线照射剂量,免受X线损伤,必须规范放射防护管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是我们放射从业人员的责任。
作者:谢金凤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及腹膜外剖宫产术的实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B组采用子宫下段宫产术,C组采用腹膜外剖宫产术,观察三组手术实施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中胎儿的娩出时间、手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排尿时间以及产妇的血尿发生率都明显少于B组与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及腹膜外剖宫产术相比,前者产妇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中胎儿的娩出时间、手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手术后排尿时间以及手术后产妇的血尿发生率都明显少于后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雪峰 刊期: 2015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