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敏;周朝当
目的:研究洗涤红细胞的流变学特性,以反映红细胞在血液流变学中的作用。方法用血液粘度仪检测梯度浓度的健康体检人群的洗涤红细胞;记录其高切(1s-1)、中切(5s-1)、低切(200s-1)值,并绘制对数曲线图。结果随着红细胞浓度(或压积)的升高,其高切(1s-1)、中切(5s-1)、低切(200s-1)值呈指数升高,且高切、中切、低切值曲线近似直线平行关系。结论洗涤红细胞浓度(或压积)与切变率间呈指数正相关,红细胞在血液粘度中起主要决定作用,可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与预报。
作者:王朋斌;王俊;杨凤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不稳性骨盆骨折患者骶尾部压疮的预防,为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根据对我科5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给于适宜预防措施及相关护理。结果5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未发生骶尾部压疮。结论适宜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痹证是由于气候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病,其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本病以居潮湿、高寒之地,或气候变化之时,患病者为多。对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其发病机理,并对其进行基本类型分析,文中后分析了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孙世文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良性卵巢肿瘤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静脉给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于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其对机体创伤程度轻,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华敏 刊期: 2015年第53期
医院诊疗微信平台建设已成为医院管理战略之一。文章阐述医院通过实施诊疗微信平台建设,从而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鄂豫陕渝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
作者:钟森;王丽欣;丁洪成;孙泽群;黄剑云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蜡疗早期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配合石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两组据病情分别治疗3~6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蜡疗早期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效果显著。
作者:赵玮;宋军锋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普外一病区7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给予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胰岛素规范使用和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较理想,其中2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并配合抗生素治疗加红外线照射,调整饮食,胰岛素剂量,使切口愈合。68例手术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切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天数7-18天。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规范降糖用药相关知识及注射技术,使患者的血糖能更快更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手术效率性和安全性,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市中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6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生化指标检测、体格检查、问卷随访调查。结果门诊糖尿病患者22项健康知知晓率为5.1%~94.4%,在血糖监测、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饮食运动等方面认知不足;态度方面87.8%的患者认为血糖控制不好医生的责任大;行为方面,能做到合理控制饮食,且能合理分配三餐热量及营养素的仅占18.4%,仅17.3%的患者能做到经常测量血糖,定期复诊率只有28.6%。结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度,加强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淮通;范金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HP)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取腔内治疗的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BHP合并膀胱结石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腔内治疗,即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膀胱冲洗时间、前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访半年时研究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HP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取腔内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值得借鉴。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对比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5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使用CT和MRI进行诊断,依据患者病情发生时间、梗死部位、梗死病灶大小以及是否转变成血管性痴呆等展开分组统计,对比各种情形下两种诊断方法对病情的诊断情况,分析CT和MRI应用在老年早期脑梗死的具体特征。结果根据脑梗死发生的时间分组,使用MRI对早期多发性脑梗死诊断阳性率高于CT(P<0.05);按照梗死灶尺寸分组,MRI对小病灶的查出率好于CT;依据梗死部位分组,MRI对小脑和脑干上的梗死查出率明显高于CT;依据是否为血管性痴呆分组,MRI对非血管性痴呆病人的梗死查出率高于CT(P<0.05),对血管性痴呆梗死阳性查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来说,CT和MRI都是诊断病情的重要方法,但在早期、小病灶、多发脑梗死、梗死的部位、痴呆梗死病灶等方面的查出率,MRI都高于CT。
作者:莫继钦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10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方法,将这10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被推广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戴世煜;肖宪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气管切开术已由单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办法,逐步成为各科室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作者:王静茹;李拉秀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分析探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差错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站的9500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未实施差错管理,另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站的9500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血站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差错管理,并对比差错管理实施前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差错管理前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错管理前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16%,差错管理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22%。结论血站质量管理过程中实行差错管理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有效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甄蔚;甄韬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症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例。结果全部病例5~1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在足量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营养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阚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急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68例急性咳嗽老年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鸣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急性咳嗽,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雨 刊期: 2015年第5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比。长期以来,更多的业者以医者身份来从事公共卫生行业,使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界限变得模糊,本文中,笔者则主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联系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建议,以此完善其工作水平,进而为公众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公共环境。
作者:郭伟君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恶心、呕吐症状原因,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实施对症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分析发病原因。结果恶心、呕吐常见疾病是反流性食管炎、巨幼细胞性贫血、胆道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恶心、呕吐给予对症治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减轻或好转。
作者:邝富珍;袁忠先;牛梦岩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研究中药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办法。方法结合本院临床实践,探讨中药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产生的原因,制定预防办法。结果中药静滴产生不良反应与药物的质量、患者自身和临床使用有关。结论通过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和提高医疗水平,能够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郭雪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尿失禁应用穴位中频电刺激和Kegel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对象来自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到本院予以治疗的50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分别为25例,均予以Kegel运动治疗,在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施穴位中频电刺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联合穴位中频电刺激和Kegel运动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疗效显著,便于患者尿失禁症状的改善。
作者:窦丽辉;王金果 刊期: 2015年第53期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尿酸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以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抽选我院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甲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乙组,比较两组胱抑素c和尿酸水平。结果甲组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均高于乙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甲组患者中,通过Gensini积分大小来分为四个亚组,结果发现,随着Gensini积分的逐渐增加,各亚组患者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均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可为诊断冠心病及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吴翔;魏向龙 刊期: 2015年第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