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24例临床分析

樊永强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患者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溶血患者18例临床换血治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换血后,其体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血糖水平升高,换血后胆红素再次升高行第二次换血3例,治愈出院15例,黄疸症状缓解自动出院3例。住院时间8~14天。结论溶血病换血可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内环境稳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医院感染

    彻底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基本要求,去除器械表面有面或者无机污染物,降低生物危害。正确的清洗与保养能够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综合医疗成本彻底的清洗能够保证消毒灭菌的效果,降低病人的感染风险。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玉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单纯针灸治疗)和观察组(62例,加用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2.2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8,P=0.035<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疏调气机,而且疏肝养气、健脾利湿,有效激发增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良性好转。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然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骨折快速愈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

    作者:韩学忠;刘继红;李英;吴弟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因显性误吸而导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相应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本组脑卒中患者在经显性误吸后,均出现了呼吸衰竭的情况,其中,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有32例,4例死亡;发展为ARDS的患者有10例,6例死亡。结论对于存在急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而言,当其出现显性误吸时,非常容易继发呼吸衰竭。为做好此类患者的救治及护理工作,就需要对显性误吸尽早发现,将吸入物有效清除的同时,确保患者的呼吸支持,并对再误吸展开充分预防,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作者:李海燕;冯碧霞;张会文;李兰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就诊眼科时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及原因,筛选出非增殖期糖网病患者,提出干预对策,以减缓病情进展。方法对100例200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规范的全程护理:健康宣教与心理指导。结论对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定期眼底检查,应加强健康教育与服务、早期治疗及制订定期检查计划等防治措施,促进患者康复和减缓病情进展。

    作者:沈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股骨髁骨折22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骨折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复位骨折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骨折22例(Muller分型:B1型6例,B2型14例,B3型2例)。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5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9%。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股骨髁骨折可施行开放性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本手术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代红国;姚国仕;李冀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肾性贫血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b、H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上,两组患者治疗前用量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在高血压发生率上,治疗组为8%,对照组为36%,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在肾性贫血疾病的治疗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应用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研究新进展

    牙本质过敏症(DH)主要指的是患者牙本质针对外界产生的刺激终表现出的一种尖锐以及短暂的疼痛症状。近几年,针对此类疾病患者,临床主要选择激光的方法进行治疗,终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针对患者选择高能量激光以及低能量激光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操作方法简单以及临床疗效显著等系列的优点,本文主要针对激光治疗DH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柳怡囡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关于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2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后显效者46例,有效者25例,无效者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后显效者28例,有效者34例,无效者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5%,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捷;赵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探讨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探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探讨组压疮总发生率为8.62%,对照组压疮总发生率为41.07%,探讨组压疮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探讨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28%(57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36%(45例),P<0.05。结论个性化优质护理能够明显使神经内科患者的压疮率降低,还能够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玉芳;迟秀玲;周怀星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1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疗程5~7 d,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平均热退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全红;李仁秋;李源;陈永凤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给予对照组甲状腺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且P<0.05。另外,治疗前,两组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差异均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可提高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彦彦;田淑霞;张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偏瘫康复工作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偏瘫康复工作结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所医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医治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医治,观察组在常规医治的基础上开展康复工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医治发现,观察组患者医治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医治前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偏瘫康复工作,不但能改善患者身体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应征;张承民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舒适护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方式,使手术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对180例15~75岁手术病人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80例手术病人均有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9%。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理护理内涵。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配合的应用

    目的:探究手术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手术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不同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死亡情况等方面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别(P<0.05)。结论给予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护理路径配合,可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HASTE序列在老年人腹部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ASTE序列在老年人腹部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老年患者40例,扫描序列包括:呼吸门控横轴位TSE-T2WI ,冠状位及横轴位HASTE、横轴位T1WI化学位移成像、横轴位平扫VIBE序列,比较各序列在老年人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HASTE序列成像速度快,不受呼吸频率、屏气效果的限制,图像质量佳。结论 HASTE序列在老年人腹部磁共振检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正欣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做好筛查工作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分析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探讨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措施,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翁秀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

    目的:老年痴呆(AD)是指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方法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症状。老年痴呆患病率随增龄持续升高[1],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上升2倍,同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性高血压会导致脑萎缩,进而发展为老年性痴呆,结论因此认为老年性高血压是痴呆的一个高危因素。同时脑血管事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淀粉样变、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以及酗酒等均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包括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预和精神药理学药物减少行为障碍、健康维护活动[2]等。

    作者:宫晓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131例,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以常规护理同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6.96%(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4%(53/65)],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病情复发患者1例(1.52%),对照组病情复发8例(12.31%),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慢性胃溃疡患者,效果显著,病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玉珍;蓝昌丽;林秀彩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高尿酸血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探讨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尿酸血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了解高尿酸血症是否加重其损伤。方法取7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为:A组(酵母膏+乙胺丁醇)、B组(酵母膏+乙胺丁醇+尼莫地平);C组(对照组)。A组采用酵母膏+乙胺丁醇,B组采用酵母膏+乙胺丁醇+尼莫地平,分别连续灌胃3周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C组蒸馏水灌胃三周作为对照组。夹闭小鼠一侧颈总动脉2h后,再灌注22h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对各组小鼠:①按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②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尿酸、MDA、SOD水平,③断头取脑,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结果显示:A组SOD活力显著降低,与C组(对照组)相比P=0.000,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缺血脑组织内的MDA含量显著升高,与C组(对照组)相比为P=0.000,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组织形态学改变:A组可见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部分神经细胞只留其轮廓,总体表现为核固缩、碎裂、溶解等细胞坏死的特征。B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轻于A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苏雅;刘云春;连建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