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丽
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碍性肺疾病(COPD)所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碍性肺疾病(COPD)所致重症呼吸衰竭行鼻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3.68±2.67)d早于对照组患者(6.25±2.94)d;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8.46±2.47)d短于对照组(14.83±3.4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疗中发现,给予慢性阻碍性肺疾病(COPD)所致重症呼吸衰竭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阻塞情况,提高通气质量,减少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伟伟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角色转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在我科实习护生60名为对照组,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实习护生60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及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法使护生加深了对护理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加快了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刘晓华;宫钰;位兰玲;孙丽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户外活动护理在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智能及行为障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室内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护理人员的监管下增加户外活动内容,包括步行、简单的体操活动、日光浴等。每天持续1小时,2个月后进行智能及行为能力的评价。结果两组入组时HDS得分大致相同,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HDS得分为(11.16±2.02),对照组为(8.91±1.85),两组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但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时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由(50.65±4.98)上升为(69.16±7.02),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由(52.76±5.91)上升为(59.91±6.8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情与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户外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智能水平,提高日常行为能力,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潘向荣;张琴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门诊接诊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平均每组20例,对比组使用传统的管理的方法,研究组使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分析管理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对护理安全问题的管理,在门诊注射室使用正确的防范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杨燕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盆腔炎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采取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用药不良反应以及CRP表达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临床用药方案中,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方案效果满意,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平凡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本院手术室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前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本院手术室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的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并对比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工作质量。结果查对清点不严、巡查力度不足、标本送检错失、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等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上述护理差错几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查找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安全性。
作者:董爱琴;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0引言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和病理类型引起肾小球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1],该病由于患者高脂血症以及有效血容量降低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引发抗凝、凝血及纤溶系统障碍。
作者:韩丽英;白慧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索抗生素+抗妇炎胶囊实践于慢性宫颈炎的医学价值。方法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以抗生素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以抗生素+抗妇炎胶囊为主,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实践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有效率是73.33%。观察组接受抗生素+抗妇炎胶囊治疗后,有效率是95.56%。抗生素+抗妇炎胶囊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宫颈修复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接受抗生素+抗妇炎胶囊治疗的观察组长。抗生素+抗妇炎胶囊的治疗情况优于抗生素。结论抗生素+抗妇炎胶囊实践于慢性宫颈炎切实可行,患者恢复较快。
作者:王铭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早期糖尿病标准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观察,观察12周,测量三酰甘油( T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变化。结果12周治疗后,早期糖尿病患者TG、HbAlc、FPG、2hPG、LDL- C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 HDL- C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甲双胍作为早期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能使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并有降血脂作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阿米妮古丽·奥布力喀斯木;哈力旦·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市18~20岁汉族、哈萨克族右下第一恒磨牙龋病状况,为塔城市青少年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由2名口腔科医师对新疆塔城市1500名18~20岁汉族、哈萨克族右下第一恒磨牙龋病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x2检验与t检验。结果新疆塔城市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012年为31%,2013年为33%,2014年为34%。哈萨克族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2012患龋率为33%2013年为33%,2014年为37%。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龋病充填率2012年为6%,2013年为6.5%,2014年为7.8%。哈萨克族18-20周岁汉族青少年右下第一恒磨牙2012龋病充填率为4%2013年为4.3%,2014年为5%。结论新疆塔城市18~20岁哈萨克族右下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就诊治疗率低,应加强对哈萨尔族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早期健康宣传与指导。
作者:石慧;李晨晔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34例早期宫外孕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8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栋梁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2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规范化专科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将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伤口愈合较对照组时间短;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短。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加强血糖的监控及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可减少围手术期各种护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丽秀;普海英;严巧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融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关于手术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为97.44%(76/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6.15%(36/78),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熊莉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风险管理在综合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至2015年04月各个科室收治的770例患者,对其综合病区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加以识别,对其风险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风险护理对策,来降低病区护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程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后,综合病区存在的护理缺陷、潜在护理风险隐患以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0.39%、0.52%以及98.70%,和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前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综合病区风险因素加强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的安全程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并给予除湿活血汤坐浴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全部治愈,且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吐尔洪·买买提明;孙丽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比较常规西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修期间儿科收治的12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取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以及病情再次复发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情再次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病情再次复发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将流程再造应用于护理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的流程被优化,减轻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加强了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使得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就将论述护理工作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并对其取得的效果进行阐述。
作者:尹茹;刘晓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液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择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122例成年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34例健康男性血样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重伤组INF-γ/ IL-6低于轻伤组,轻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液中的CD4+T、CD3+T细胞均明显下降,同时合并多种细胞因子下降,存在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的趋势,故加强患者的血液免疫细胞变化情况至关重要。
作者:张红其;张伟玲;王群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苈强心胶囊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用药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观察组LVEDV、LVESV、LVEF值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优化患者血压状况、完善心肌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吐尔孙古力·如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屏障膜在前牙缺失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成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前牙缺失需要骨增量种植手术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生物膜,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BCT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骨结合良好,CBCT显示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垂直向和水平向成骨良好,两组成骨效果观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区牙槽骨植骨手术中使用PRF膜和bio-gide作为屏障膜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PRF取自患者静脉全血,制取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岳增文;曹选平;刘进忠;闫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