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彪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指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与60例2型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511,P=0.002<0.05);2型糖尿病患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CRP、IL-6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P<0.05)。观察组血清CRP、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炎症指标偏高,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炎症指标明显降低,说明丹参注射液对炎症因子据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毕福影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讨论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防控策略,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方法挖掘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和常见风险应急预案,增加护士风险意识,加大风险防控力度。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防控,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段伟球 刊期: 2015年第55期
选择分娩的30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生产总时间、自然分娩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应用气囊仿生助产可以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出生质量、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产后出血率并能有效缩短产程。
作者:马海英 刊期: 2015年第55期
0引言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和病理类型引起肾小球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1],该病由于患者高脂血症以及有效血容量降低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引发抗凝、凝血及纤溶系统障碍。
作者:韩丽英;白慧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手术护理路径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中的配合作用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收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只采用基础护理管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护理路径管理,相关医护人员要制定详细完善的临床手术护理手册,并严格按照手册上的内容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准备时间、进行时间以及手术中发生的与护理有关的突发事件做好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为(15.2±4.9)分钟、手术持续时间为(33.2±7.8)分钟、2例患者术中发生了突发事件,实验组这三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很大差异(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患者在接受手术护理路径管理后,手术准备费时、手术持续费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除此之外,患者术中产生护理问题的比重也有所降低,因此,手术护理路径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霞;张建花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把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好转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乌司他汀结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可将患者病情及时改善并把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临床推广治疗意义。
作者:张亚琳;白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大型医院患有颈性眩晕患者9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三组(即甲乙丙),每组30例,每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甲组采取中医的治疗方法,乙组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丙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将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与统计。结果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为86.23%,中医治疗效果为60.83%,西医治疗效果为62.5%,中西医结合的无效患者远远少于中医、西医的无效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比中医与西医单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科学、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洪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牙本质过敏症(DH)主要指的是患者牙本质针对外界产生的刺激终表现出的一种尖锐以及短暂的疼痛症状。近几年,针对此类疾病患者,临床主要选择激光的方法进行治疗,终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针对患者选择高能量激光以及低能量激光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操作方法简单以及临床疗效显著等系列的优点,本文主要针对激光治疗DH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柳怡囡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探讨提升眼科护理质量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70例眼科患者展开了调查,结果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有患者心理风险、感染风险因素、视力下降风险因素、暗室风险因素、伤口裂开等风险。结论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眼科护理风险防范,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4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海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评价不同屏障膜在前牙缺失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成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前牙缺失需要骨增量种植手术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PRF膜,对照组在Bio-oss植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生物膜,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BCT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骨结合良好,CBCT显示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垂直向和水平向成骨良好,两组成骨效果观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区牙槽骨植骨手术中使用PRF膜和bio-gide作为屏障膜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PRF取自患者静脉全血,制取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岳增文;曹选平;刘进忠;闫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Dulagl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其对辅以饮食和锻炼的患者效果更好。Dulaglutide是一种新治疗选择,在Ⅱ型糖尿病的所有处理中可单独使用或添加至已存在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张金秀;苏会亮;张亚楠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抢救,观察组患者施行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急诊时间、评估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施行急诊护理路径将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判断,避免护理中出现错误操作,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率与治疗成功率。
作者:朱福君;张会文;冯碧霞;李兰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术后再感染发生原因。方法收集2014至2015年本院因根管治疗术后疼痛、不适、肿胀等再次就诊病例57例(57颗患牙),按患牙部位、并发症种类分类分析。结果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咬合痛、咬合不适、窦道及局部肿胀,多见于磨牙(占78.95%)。发生原因为根管欠充和超充、根管遗漏、根管内遗留器械和根纵裂等。结论根管欠充和超充、根管遗漏、根管内遗留器械和根纵裂是根管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避免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关键在于医生要熟悉牙齿解剖结构,考虑到可能的根管变异,从阅读术前X线片至根管充填结束,认真对待根管治疗的每一步。
作者:郭会乐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索抗生素+抗妇炎胶囊实践于慢性宫颈炎的医学价值。方法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以抗生素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以抗生素+抗妇炎胶囊为主,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实践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有效率是73.33%。观察组接受抗生素+抗妇炎胶囊治疗后,有效率是95.56%。抗生素+抗妇炎胶囊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宫颈修复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接受抗生素+抗妇炎胶囊治疗的观察组长。抗生素+抗妇炎胶囊的治疗情况优于抗生素。结论抗生素+抗妇炎胶囊实践于慢性宫颈炎切实可行,患者恢复较快。
作者:王铭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基础性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行综合性治疗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单纯针灸治疗)和观察组(62例,加用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2.2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8,P=0.035<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疏调气机,而且疏肝养气、健脾利湿,有效激发增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良性好转。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索对微生物标本实行革兰染色镜检意义。方法选取268例送检不同微生标本并对其做涂片染色处理,进而接种培养,并对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标本中,痰标本167例,尿液标本27例,分泌物45例,其它标本(以胸腹水和脓液标本为主)29例,其中标本不合格13例。合格标本255例阳性培养65例,痰标本,尿液标本,分泌物与其他标本涂片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依次是76.7%,62.6%,87.2%以及80.1%。结论对微生物标本采取革兰染色镜检能够有效检验送检标本质量,避免培养结果出现太大误差,并提升标本阳性检出率,对微生物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者:高淑萍;朱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护理干预情况,旨在制定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方法主要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10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50例,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后期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是比较可行的,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率,还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宁芳荣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抽取我院的96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 A组患者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粗丝线环形缝合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相关手术情况差别不大, A组总有效率比B组和C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方式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更快地恢复,尽快的康复出院。
作者:沈小亮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