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ICU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吴海涛;鲍海咏;刘梅;宋玉;汪浩杰;绽丽

关键词:血钠水平, 重症医学科, 颅脑疾病, 预后
摘要: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重症医学科(ICU)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颅脑疾病患者60例.对纳入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测定患者入ICU时(0小时)、入ICU后24小时血钠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直到血钠降至正常范围内或出院或死亡,分析血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43例颅脑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5例,外伤性颅脑损伤18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 12±17 51岁;平均APACHE Ⅱ评分21±4分,血钠154±2 55mmol/L;死亡组入住ICU 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动态监测血钠水平对于颅脑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68小时血钠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吞咽训练组(n=35)、综合治疗组(n=35).综合治疗组方法包括(常规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等级均高于治疗前(P<0 05),综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 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姜波;乔来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mg/日,1周后调整剂量,艾司西酞普兰15mg/日;研究组在第1天同时服用奥氮平2 5mg/日,1周后增加奥氮平至5~10mg/日,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研究组起效更快(P<0 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许庆文;洪伟涛;陈伟南;刘瑞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80例临床护理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

    作者:张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控静脉镇痛患者166例的健康教育

    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与其他镇痛方法相比,不仅镇痛效果明显,使用安全,而且体现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1],但是镇痛效果取决于患者及家属是否懂得正确使用PCIA技术,因此,为了提高自控镇痛的效果,必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Tei指数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

    目的:通过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技术测量Tei指数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甲亢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单纯甲亢组(n=30)及甲亢性心脏病组(n=30),另随机选择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定右室Tei指数.结果:甲亢各组的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甲亢心组高于单纯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W-TDI技术所测的Tei指数简便、敏感、准确性高,能较全面准确地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情况.

    作者:刘天宇;秦书俭;邹本警;李维;礼宁;王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的辅助翻身方法探讨

    脑卒中患者常伴随肢体偏瘫无力,患者无法自主完成翻身动作,而定时翻身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引发褥疮,而且能够防止患者患侧肢体受压过久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患肢的肿胀疼痛,同时通过翻身训练能有效防止患者废用性肌无力、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需要两人以上才能顺利完成翻身护理操作,我科是以治疗中风病为主的脑病专科,需要翻身护理的患者非常多,为了减少此项护理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投入,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应用单人辅助翻身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开胸术后肺栓塞预防及护理干预

    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的病死率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占致死原因的第3位[1].对PE的高危因素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术后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华欣;张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诊断为宫内早孕6~10周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阿托品静脉推注后实施人工流产术;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方法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效果分别为100%和22 3%;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12 22%.两组镇痛有效率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预防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确切,使用安全,方便,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周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病的临床护理

    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是一种不分年龄、性别,严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一分新的调查报告证实,目前全球上有约1.5亿人被直接或者间接的诊断患有这种疾病.在已经过去的将近十年之中,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的病例已增加了超过3倍.在我国,患有哮喘病的人数约有2500万,支气管哮喘病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系统疾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分别为2%~3%和1%.根据发病的起因和时间段不同,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面膜在面部烧伤患者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颜面部为暴露部位容易被烧伤,其烧伤占全身烧伤的52%.2008年8月~2011年7月采用自制药物面膜纱布对面部烧伤患者78例进行治疗护理,结果应用药物面膜纱布治疗面部烧伤,创面愈合快、用药次数少、色素改变轻、不易形成瘢痕或瘢痕增生轻微.药物面膜纱布治疗烧伤方法简单、创面愈合快、用药次数少、患者痛苦少.

    作者:玉芳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均进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前、术中护理模式,研究组除了采用常规手术前、术中护理模式外,施加舒适护理方式.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 05).结论:舒适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护理中有重要作用,治疗过程中加入舒适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及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胡绍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急性期所有病例在常规T2WI及FLAIR上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但在DWI上出现异常高信号,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5例患者发病6~12小时患者DWI上均出现明显高信号,ADC图上为低信号,结合DWI,在T2WI和FLAIR上隐约见稍高信号,但范围较小.而对于亚急性后期及慢性期脑梗死,DWI的诊断价值不如T2WI及FLAIR.DWI的程度受b值大小强度的影响,b值越高产生的弥散梯度场越强,信号下降越大,对病灶显示越清晰.全方向比单方向的DWI图像效果好,尤其是位于脑白质处的病灶.结论:DWI及FLAIR技术的运用与结合能非常准确可靠地诊断早期脑梗死,特别是在超急性脑梗死病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向军;郑旻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心功能差,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方法[1].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严密的术后护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2011年1月~2011年10月对95例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0岁以上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50岁以上女性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的原因、发生率及预防对策.方法:收治50岁以上女性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冠心病和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假阳性的原因.结果:共检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阴性患者26例,假阳性率为为26 0%,在假阳性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14例(53 8%),高血压5例(19 2%),糖尿病2例(7 0%).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排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可明显降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玲;李晓梅;李林艳;刘平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属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严重的肺外结核,是结核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与成人皆可患病,但以儿童较多,据有关报道小儿结核病病死率仍达4/10万,其中结核性脑膜炎占75%[1],一旦延误诊治,预后极差.近年来收治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11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未出现并发症.

    作者:韩林;刘倩;程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将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控制到低.方法:将收治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压疮高危患者按常规护理,另一部分按整改后的措施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常规组发生压疮7例,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黄慧茜;田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

    目的:观察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针灸加火罐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针灸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姬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560例,回顾手术治疗过程.结果:复发26例,肺叶切除术后复发24例,全肺切除术后复发0例,肺楔形切除术后复发2例.结论:多种原因造成病情复发,需要综合预防.

    作者:于泳;付晨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剖宫产术是由于产妇产道异常、胎盘异常、子痫、先兆子痫、心功能3级以上、瘢痕子宫、35岁以上高龄产妇、胎儿较大的臀位等原因使胎儿无法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由于产妇待产时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加之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容易产生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粘连,甚至肺栓塞、羊水栓塞等并发症;以及慢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远期后遗症.所以剖宫产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2000~2010年收治实施剖宫产产妇25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287例的治疗体会

    为探讨基层医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本文回顾分析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7例的治疗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上消化道出血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胃镜下的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康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