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文;洪伟涛;陈伟南;刘瑞真
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与其他镇痛方法相比,不仅镇痛效果明显,使用安全,而且体现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1],但是镇痛效果取决于患者及家属是否懂得正确使用PCIA技术,因此,为了提高自控镇痛的效果,必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病程动态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GLA)对234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早期诊断脑梗死的发生及进程了解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纤溶功能亢进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对血栓前危险评价、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检测起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检测D-二聚体而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姚爱荣;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探讨基层医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本文回顾分析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7例的治疗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上消化道出血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胃镜下的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康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收治1例双胎妊娠,第1胎分娩24小时后,第2胎正常分娩,胎儿存活无窒息,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牛海菊;林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头孢噻肟钠作为第3代头孢类抗菌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第1代头孢菌素近似或较弱,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效能[1].对革兰菌包括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对β-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毒性较低,不良反应少,常见的是过敏反应,多为皮疹、荨麻疹等,过敏性休克罕见,但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静脉给药可发生静脉炎.对肾脏基本无毒性,偶见二重感染.头孢哌酮、头孢孟多可引起低凝血酶原症或血小板减少而导致严重出血[2].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但随着其使用的不断增加,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相应也增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隐患.但用药后过敏引起眼球结膜出血鲜见报道.
作者:邹子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神志清醒,无精神症状,无生命危险的急诊外伤需行清创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出现的负性情绪、护理舒适度、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不良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急诊外科清创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舒适度,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清创时间,提高清创效果,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蔡妙凤;郭剑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段的划分标准作出新的规定:45~59岁为中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特点的糖代谢紊乱,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心身疾病.中年又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既是家庭的栋梁,又是工作岗位上的骨干,生活和事业负担较重.此时患上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心理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均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因此,在药物治疗和加强锻炼的同时,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助于病情的稳定,药物的发挥,疗效的巩固.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海英;田会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西药联合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取长补短,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但是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如果盲目地合用,忽视了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不仅降低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疾病.下面就临床应用中常出现的中西药混用的不合理配伍予以分析,供临床参考.
作者:白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脑室出血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脑窒出血,起病急骤,进展快,常因出血直接阻碍脑室系统,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产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致颅内压急剧升高,脑深部结构破坏,特别是损伤和挤压丘脑下部及脑干,产生脑疝,引起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1].采取微创技术进行脑室引流,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清除脑室内积血,使脑脊液循环通畅,可减少并发症,挽救生命.2010年7月~2011年12月对3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脑室引流术,术后辅以脱水降颅压,支持治疗及防治各种并发症,配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认为重点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见性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是保证脑室有效引流,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淑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卵巢破裂患者21例,行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结果:21例卵巢破裂患者中,7例行手术治疗,14例行保守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大多数卵巢破裂均可行保守治疗,避免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红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甲沟炎是门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用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可以缩短病程且有复发率低等优点.2007年8月~2011年7月对43例甲沟炎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其中38例进行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潮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脓肿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肝脓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病情和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32例,4例保守治疗,28例行经皮肝穿刺抽脓术,2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全部治愈.结论:对肝脓肿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翁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作用并评估疗效.方法:收治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两组进行跟踪观察,分别于观察组实施高压氧治疗后第1、2、3个疗程作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功能障碍评分(DRS)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加用高压氧治疗1个疗程后,GOS和D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压氧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偏瘫康复的效果,减低伤残率,疗效满意.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氮丁三醇用于剖宫产者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6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注射卡前列素氮丁三醇250μg.对照组4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242±46ml,与对照组368±53ml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术中静滴卡前列素氮丁三醇,预防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王云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运用方式,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224例3个月~85岁手术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224例手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减轻了患者术前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了安全感、信任感、依赖感和舒适度,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7 46%.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吴建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79岁.因头晕、乏力、纳差近1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血压130/70mmHg,精神差,贫血外貌.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心电图正常.腹部体检阴性,腹部B超示胆囊泥沙沉积.肝脾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皮肤、黏膜无明显出血点或瘀斑.颈部、腋下等淋巴结未见肿大.胸骨无压痛.外院骨髓分析报告示:再生障碍性贫血(AA).
作者:孙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肾脏的一种慢性细菌性感染,它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传统的教科书甚至泌尿外科的专业教材里极少单独列出来详细阐述,在临床工作尤其是基层医院工作中极容易出现误诊.本例误诊病例,结合文献资料的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基层医院同行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机率.
作者:陆乾辉;宋少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探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病因、病理及其声像图改变,且与子宫内其他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本文对患者行盆腔彩色超声检查,通过纵切、横切及斜切等不同切面进行扫查,测量子宫大小,观察宫腔内变化,测量并记录,并用彩色血流显像,观察其血流情况.结果本例患者超声下发现子宫异常增大,宫腔内见异常不均质中等回声.超声下可以直观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可以为临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超声具有直接、无创、及时等特点,是宫腔内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多年的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发现了一些在带教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其中包括护生方面、带教老师方面、社会方面.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不断总结和改进,制定了相关对策,从而使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王乔利;孙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疗72例颈椎病患者.结果:颈部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53例有明显改善,颈部活动范围70°~80° 17例,颈部活动范围45°~50°2例.结论: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早期较中度颈椎病护理到位有较好疗效.
作者:闫武彬;姜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