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慧卿
目的:观察和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静脉点滴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静脉点滴维生素C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作者:古碧霞;张尹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近期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60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根据试点病区标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舒适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是切实可行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朱海蓉;段雅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治疗。本文就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作者:李先花;华启云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对我院6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使临床诊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6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M患儿以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结肿大、鼻塞、眼睑浮肿为主要表现,血常规检查外周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EB病毒抗体均阳性,经抗病毒及支持治疗均痊愈。结论儿童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系统,通过分析儿童 IM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
作者:郭淼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加强法律意识和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岗位培训,转变服务理论,学会换位思考,公开收费标准。结果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江霞;梅华丽;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在临床护理中的干预措施。方法对45例重症肝炎患者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顾莉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品管圈的作用及改进措施。结果总结出了品管圈在医院管理当中的作用及今后需改改进的方面。结论品管圈是能够推进医院有效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这种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维敢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老年外科急腹症的诊治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外科急腹症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治特点。结果74例老年外科急腹症病例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保守治疗48例,治愈62例,好转9例,死亡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95%。结论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具有全身组织器官处于退行性变化,生理储备功能降低,身体防御功能低下等特点,容易出现并发征,临床诊治时应仔细观察、全面检查与分析,避免漏诊误治,才能提高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亮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子汤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郁脾虚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护肝片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柴芍六君子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ALT及AST水平变化情况、证候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ALT、AST水平以及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比观察组低13.33%。比较2组患者各项数据,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柴勺六君子汤对肝郁脾虚型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作者:单红利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经过长期精心的护理,轻度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都已经可从事简单的体力及脑力劳动;中度昏迷患者均有所改善;有8例重度昏迷患者病情减轻,转为轻度昏迷。结论颅脑外伤病情具有复杂、突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对颅脑外伤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做到周到、细心、全面的护理。
作者:刘冬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不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54例患者行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及病房管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显著,且影响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和枝 刊期: 2015年第64期
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弘扬雷锋精神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和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手段。雷锋精神是大爱、奉献、坚定的信念、美德的延续,它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支撑,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精神力量支撑的探索。推动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建立强化保障机制、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机制、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教育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来强化教育引导,本文以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为例进行剖析。
作者:毛永强;李爽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在消毒供应室中包括设立护理监控小组、培养安全意识、在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等措施,并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前,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率为83%(83/100),实施细节管理后,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率显著提高,达到94%(94/100),前后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和检测合格率均显著上升,实施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贯穿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实施。
作者:郝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密达、复合维生素B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96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ml,每日3次,思密达粉剂,每次1g,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每次半片,每日2次,5天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密达、复合维生素B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柏雅坤 刊期: 2015年第64期
全麻支撑喉镜手术是治疗会厌囊肿的主要手段。做好会厌囊肿的术前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的观察,特别是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防止并发症及有利康复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腺癌组织中C-myc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HE染色法检测80例前列腺腺癌组织和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myc和CyclinE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表达水平和前列腺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前列腺腺癌中C-myc和CyclinE阳性率为67.5%和71.2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myc和CyclinE阳性率为22.50%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在前列腺腺癌的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yclin E在前列腺腺癌的肿瘤分化程度(P<0.05),但Cyclin E在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和CyclinE在前列腺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前列腺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二者的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腺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帆;宋晓燕;连晨;李星智;刘俊峰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术后膀胱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术后膀胱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4年11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托特罗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炎患者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初始尿意容量(FDV)、大膀胱容量(MCC)及大尿流率(Qmax))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膀胱炎患者治疗后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术后膀胱炎患者采取透明质酸钠联合托特罗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疗效显著。
作者:张玉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胆囊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且发病率比较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一定影响。文章主要分析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熊辉;吴红利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1例61只眼,其中31例31眼接受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其余30只眼接受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0.5mg,0.05ml),治疗12个月后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雷珠单抗治疗组31眼和康柏西普治疗组30眼均完成12个月随访,雷珠单抗组及康柏西普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于注药后12mo,CM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2mo,康柏西普组平均注射次数少于雷珠单抗组平均注射次数。结论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均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能改善视力,两组疗法短期内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雷珠单抗相比康柏西普注射次数较少,有一定优势。
作者:赵云志;白赫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目的:观察对比腹针及西药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为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58例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随访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每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4周治疗后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随访2、4周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随访4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给予腹针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疗效,与西药比较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