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影响分析

曾和枝

关键词:护理层级管理, 护理服务质量,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不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54例患者行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及病房管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显著,且影响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针与西药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腹针及西药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为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58例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随访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每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4周治疗后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随访2、4周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随访4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给予腹针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疗效,与西药比较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健康教育在肛肠科的应用

    目的:肛肠科手术治疗一般手术比较小,手术时间比较短,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痛苦比较大,伤口愈合时间长。方法我通过对患者心理行为、生活行为给予健康指导,对手术后注意事项、饮食习惯等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180例肛肠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三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并发症,且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为100%。结论减少疾病痛苦和复发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刘煜婧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抗生素骨髓泥占位器在跖趾关节感染中的使用

    目的:提供一种抗生素骨髓泥占位器治疗跖趾关节感染合并骨髓炎的方法。方法1例跖趾关节感染并骨髓炎患者,采用彻底清创、抗生素骨髓泥占位器植入、直接缝合创口的方法治疗。结果抗生素骨髓泥占位器治疗跖趾关节感染并骨髓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

    作者:姜永辰;张晓磊;郝世忠;牛立峰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

    目的:分析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为心内科对老年患者治疗心源性猝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并对其住院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结果引起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在生活中的心理情绪、激烈运动及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因素。结论由于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因为多种原因会心源性猝死现象,因此,医护人员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护力度。

    作者:丽娜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创伤患者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将84例在我科住院行创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手术体温变化、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寒战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患者手术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体温护理,能有效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降低寒战及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分析微波在宫颈糜烂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微波在宫颈糜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消糜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微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37,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631,P<0.05)。结论使用微波治疗方法对患有宫颈糜烂症状的病人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熊化玲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

    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它替代了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是一种血液净化疗法。

    作者:马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对股动脉断裂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我院于2010年以来收治了3例股动脉断裂患者,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是20,28,36岁,均为刀伤,左侧股动脉断裂2例,右侧股动脉断裂1例,当时患者大量失血,被他人用绳索结扎后送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状态欠佳,意识清醒,呼吸急促,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血压脉搏都测不到,处于休克状态。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护理,对患者行股动脉血管清创吻合术,获得成功。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半年后随访,患者行走自如,无后遗症发生。

    作者:邢桂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6例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辅助通气模式行序贯性机械通气。与26例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插管行机械通气,后常规应用SIMV+PSV模式常规脱机的相应指标做回顾性比较。结果序贯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死亡率、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优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许敏;杨洁;柯莹;郭宇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胎儿法洛四联症的超声诊断

    胎儿典型法洛四联症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内径较主动脉内径窄,右室前壁增厚不明显。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文章结合具体病例对胎儿法洛四联症的超声诊断情况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李群芳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老年人口腔问题防治与保健

    我国从201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年人的口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且不容乐观。老年人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口腔的各种组织跟身体的其它部位一样也在变得脆弱。而口腔问题与个人的饮食和形象息息相关,所以口腔问题的防治与保健与保健对于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塑造个人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相雄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近期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60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根据试点病区标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舒适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是切实可行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朱海蓉;段雅静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被诊断为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共52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采用单纯植骨术,36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1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对52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根据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根据术后随访结果,48例患者恢复状态优良,4例患者恢复状态差或者骨折未愈合。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配合相应的术后功能锻炼,能有效达到骨折愈合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杜荣明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循证护理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5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和发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发生时间比对照组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迟其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丹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严重脓毒症并毛细血管渗漏(CLS)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严重脓毒症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患者均按2012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的早期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采用间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每日治疗12小时;治疗组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治疗组APACHE-II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24、48、72h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同期明显增高(P<0.05)。结论不间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改善预后。

    作者:许敏;玛依努尔阿力木江;布娅;孙敬;阿依吐尔汗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外科整形修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外科整形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各种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16例,瘢痕挛缩畸形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松解,解除挛缩,使用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等不同外科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所植皮片全部成活,皮瓣转移后无坏死。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患者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外科整形修复方法进行修复可取得满意的预期效果。

    作者:陈召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中医辨证治疗Sneddon综合征1例

    目的:通过此病例汇报,介绍Sneddon综合征这种罕见疾病。方法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改善病情。结果中医辨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Sneddon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回雪颖;郭伟光;麻继超;张海丽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中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进而威胁生命,且病后大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本文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对62例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玉茹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扁桃体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手段。做好扁桃体术前护理和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特别是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治愈出院。

    作者:丁洁英 刊期: 2015年第64期

  • 采用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刀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经小针刀治疗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评价及其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38例;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2例;疼痛减轻,生活可以自理,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较差]7例;疼痛未减轻,功能无改善,3例。结论小针刀疗法能够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并改善膝关节功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同德 刊期: 2015年第6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