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诊治体会

孙永强

关键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手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穿孔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22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临床有效率为97.18%(69/71),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给与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得到恢复,除了1例胃肿瘤所致的穿孔患者之外,其余70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基本恢复健康,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不同穿孔原因、穿孔部位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推广使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目的:研究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距离初潮年龄的间隔平均时间为4-5年,主要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盆腔包块等。I期13例、II期14例、III期10例、IV期8例,4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1例接受了妇科常规诊断和治疗。结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和痛经,实施手术治疗和术后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乌日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新生儿枫糖尿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了解新生儿枫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报告本院确诊的枫糖尿病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论述本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结果枫糖尿病新生儿主要表现为反应淡漠,吃奶少,吸吮无力,间断性肌张力增高伴抽风发作,体味重,尿有异味。脑核磁共振DWI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侧脑室旁白质、内囊后肢、丘脑、脑干以及小脑髓质多发较广泛对称性异常高信号,对应T1WI、T2W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血遗传代谢病筛查示亮氨酸、缬氨酸增高,尿有机酸检测:2-羟基异戊酸、2-酮-异戊酸、2-酮-3甲基戊酸及2-酮-异己酸增高,均提示枫糖尿病。结论枫糖尿病在新生儿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漏诊或误诊,确诊需行血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尿有机酸检查,脑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损害情况。

    作者:董崇娟;刘少璐;鞠海超;孙明晓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螺旋CT和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和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治疗的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此40例患者均行X线片和螺旋CT扫描股骨颈三维重建处理,采用回顾的方式进行总结,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结果,X线片的骨折检出率、分型正确率明显低于采用螺旋CT的骨折检出率、分型正确率。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骨折空间关系上具有很大优势,可准确显示出骨折情况,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可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国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3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环境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等多项措施,改善患者肾功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特别是门诊患者,刚进入医院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和低落的情绪,易导致护患纠纷。本文将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简要介绍。

    作者:于爱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病例抽取80例进行此次研究,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7月份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别,实验组比对照组短, P<0.05,而术中出血量以及肠管损伤率则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肠内排列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值得推荐。

    作者:田书锋;欧阳召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急诊溶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急诊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超早期急诊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溶栓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溶栓率54%,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急诊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溶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妍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产褥期护理的体会

    如何加强产褥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促进产妇恢复和婴儿健康,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就如何做好产褥期生理和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减少产妇在产褥期注意不够和处理不当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变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5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普拉克索治疗12周,总结治疗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65例帕金森患者经过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治愈40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85%。治疗后MMSE、WAIS-RC、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缓解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坷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用临床患者344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84例,非细菌感染组160例,正常对照组128例,检测其早期血中PCT、CRP和WBC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和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新勇;张月玲;申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方法及器械的润滑保养

    本文着手于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具体方法,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与保养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结合腹腔镜手术器械正常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情况继续分析,总结出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正确管理方法,为我国今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实践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张玉臻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身抚触按摩法,实验组采用经络按摩方式进行抚触。40天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40天后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日奶摄入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他三项指标数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无论是足月新生儿还是早产儿,采用经络按摩法进行抚触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较传统的全身按摩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齐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肝胆双清颗粒治疗胆囊炎100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双清颗粒对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胆囊炎患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对胆囊炎患者总有效率96%。结论肝胆双清颗粒对胆囊炎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丽洁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摘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与探索

    目的:探究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摘除术中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之间就诊的需行胆囊摘除手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5例,依从患者的意愿,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腹腔镜下胆囊摘除,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摘除,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7.14%,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安全可靠,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加洲;吴先臣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在妊娠中期引产中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在妊娠中期引产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妊娠中期引产的62例孕妇,所有孕妇均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优质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比较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中期引产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护理工作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玲;张自然;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我院4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

    目的:研究我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监护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出现的47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后,47例患者均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严重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尽相同,就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异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3.40%),皮肤疾病(21.28%),神经系统疾病(17.02%),循环系统疾病(14.89%),休克(10.64%),泌尿系统疾病(8.51%),全身反应(4.26%)。结论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用药适应症需做到准确的掌握,并且准确的掌握患者的机体情况,尽量减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危害降到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明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其自我护理行为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例),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随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现实结果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下,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作者:陈小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体检发现高血压400例分析

    目的:分析对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护理宣教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我科发现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宣传教育前后和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宣教前、护理宣教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以及随访1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每日运动小于半小时、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体重指数、病情掌握等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宣传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血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肋骨骨折的CT诊断要领

    目的:探索螺旋CT在胸部外伤疾病的应用,总结肋骨计数方法,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胸外伤患者的CT图像,总结CT平扫、后处理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我科通过大量阅片实践联合应用CT后处理技术,总结出精确的计数肋骨的方法,提高影像诊断符合率。

    作者:方娟娟;陈圆圆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早产儿的护理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应有全面的足够的认识。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其呼吸中枢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其吸吮功能差,喷门括约肌松弛,易呛咳,吐泻,体温中枢未成熟,皮下脂肪极少。体表面积相对大,长因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皮肤极为娇嫩,易破损感染等。方法护理人员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护理,首先要为患儿做好保暖护理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在护理患儿时应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遵照医嘱合理的喂养,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作出相应处理。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除治疗措施正确外,精心的护理,细致的观察也至关重要。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