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ynesys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高洪亮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Dynesys, 后路椎间融合
摘要:目的:探讨Dynesys与后路椎间融合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者85例,并随机分为A组(n=42)和B组(n=43).A组都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手术,B组均采用经椎弓根Dynesys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B组切口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末次随访ODI评分、VAS评分显著比手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ODI评分、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后路椎间融合手术和经椎弓根Dynesys手术治疗效果相近,但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出血量低等特点,可有效地稳定脊柱,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Tp、VEGF-C和CD105-MV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胸苷酸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玉田县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6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P、VEGF-C及CD105-MVD在乳腺癌组织及同期癌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TP、VEGF-C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48.5%、80.9%,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为:26.7%、23.3%,二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09,23.79,均P<0.05);CD105-MVD在乳腺癌中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TP、VEGF-C及CD105-MVD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均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Tp阳性表达组CD105-MVD为(33.32±7.07),明显高于Tp阴性表达组CD105-MVD (26.79±6.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值为4.03,p <0.05).VEGF-C阳性表达组CD105-MVD为(30.93±7.40),明显高于VEGF-C阴性表达组CD105-MVD值(20.79±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值为2.26,p <0.05).结论: TP、VEGF-C及CD105-MVD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和转移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王官成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内科系统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内科系统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科护士长在病区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科护士长培训护士长学习掌握PDCA循环管理工具相关理论知识,使其具备实践应用能力;护士长对科室全体护士进行PDCA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有效提高了内科系统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科护士长和护士长的质量管理水平.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执行、控制检查、巩固成果并处理遗留问题,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浅谈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现如今,虽然自闭症在各个人群中的分布是均匀的,但是中国患者是美国患者的五倍,儿童患者又是其中的大比例,因此,不难得出,需要获得自闭症及其治疗方法知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加强对儿童自闭症的研究、诊断、治疗和干预,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他关系着上百万的儿童能否过上正常的生活,所以通过多方面查阅资料,我对儿童自闭症这一问题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积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0例ICU采用有创呼吸机患者,27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30.00%,10例死亡,病死率为37.04%;插管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数量、疾病严重程度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在ICU病房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时,应尽量避免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关干预方法,有效预防或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闫甫孝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经确诊为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其接受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诸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均会造成一定程度负面影响,相对以往常规开放手术方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安全高效,创伤低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李云升;王喜超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循证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现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健康教育领域.本文介绍循证护理学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展开更多的理性思考,寻求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持,使我们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性、规范性、目的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手术并住院的270例患者,搜集270例患者的手术资料,包括手术地点、性质、时间、类型、是否有流动人员、引流管情况和是否为接台手术.探讨哪种情况更易引起感染,根据结果制定抗感染护理对策.结果: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有流动人员的手术,较长手术时间和接台手术的感染率要更高,而在不同手术类型和是否有引流管方面则差异不显著.根据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医护人员应从五个方面制定抗感染护理对策.结论: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根据感染的易发生因素制定抗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滕文燕;滕晓燕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小儿阴唇粘连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广泛宣传小阴唇粘连的科普知识,早发现、早诊断、提高小阴唇粘连治疗率,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小阴唇粘连的分离,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结果:早期发现小阴唇粘连患者早期诊断可提高治疗率,结论:小儿外阴炎导致小阴唇粘连,应早诊断、尽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柳庆珍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三门峡市2010~201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三门峡市2010~2014年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三门峡市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三门峡市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结果:5年间三门峡市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较低的发病态势,发病前10种病谱排序变化不大,乙肝、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始终位居前4.0~4岁组年龄组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27.04%,职业分布中,农民、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41.76%、20.81%和8.00%.结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呈较平稳的态势,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有小幅度的上升,而丙类传染病的发病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梅毒和丙肝为防治的重点传染病.

    作者:崔法曾;赵建明;郭振平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要点以及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方法:通过对1203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和护理,密切观察使用后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达到成功使用的目的.结论:彻底消毒,妥善固定,是保证留置针安全使用的关键.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骨科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老年患者96例.在住院时间和出院后随访结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行手术治疗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20天.出院一个月和一年进行随访,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零.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预后良好,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冯利霞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山西肿瘤医院的临床应用现状

    探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山西肿瘤医院的临床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当前山西肿瘤医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开展试点科室等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制度,以形成我院中医护理特色路线.在现代护理程序的时间基础上,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也在得到不断的总结和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发展中有大好的前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中医护理发展应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护理特色及优势为路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中发挥的作用,促进中医的发展.本次研究就山西肿瘤医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总结和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措施.

    作者:樊茜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随访5个月,并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颁布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HSS)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个月,患者膝关节HSS评分(87.5±7)较术前(72.2±8)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好,患者恢复较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绪军;郭红敏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90例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19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95例)和研究组(9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另给予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研究组(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82.10%),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疾病可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林常青;胡承林;吴永玲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心理干预在创伤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创伤儿童患者的心理应激情况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42例创伤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结果:42例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应激障碍患儿出院前均能恢复到创伤前状态.结论:准确、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创伤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症状缓解直至消失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春梅;赵一琴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9月之间就诊于我院的脑出血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并选取43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与志愿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健康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67±0.32)mg/L,轻度组为(6.01±1.5)mg/L,中度组为(8.69±1.61)mg/L,重度组为(12.33±1.43) mg/L,轻、中、重三组脑出血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轻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重度组,差异显著(p<0.05);轻度组的总恢复率为92.68%,中度组为76.92%,重度组为52.00%,轻度组回复率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重度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显著增高,且超敏C-反应蛋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状况相关,患者病情越重,超敏C-反映蛋白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状况越差.

    作者:李永安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结肠癌手术病人手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将所选6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术后,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可给予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此方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罗放艳;张丹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黛力新联合泮托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地:分析黛力新联合泮托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小组,研究组(n=34例)以及对照组(n=35例),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黛力新联合泮托拉唑、伊托必利3种药物对患者采取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显效为23例(67.65%),有效为9例(26.47%),无效为2例(6.38%),总有效率为94.12%(3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9例(54.29%),有效为11例(31.43%),无效为5例(14.29%),总有效率为85.71%(30例),其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研究组的94.12%,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选取黛力新联合泮托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着,其效果明显高于泮托拉唑、伊托必利治疗2种药物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文;黄益良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布鲁氏菌病的护理与预防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对2015年1月至9月我科住院的1452例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药物、理疗、健康指导等一系列临床护理和对症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解除患者的焦虑不安等情绪.结果:145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均好转,无无效病例.结论: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宣教,对促进机体康复、提高好转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俊婷;李毅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接诊的4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0例高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回顾性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BG、TC、TG及AL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可得,仅有年龄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χ2=7.1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为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因此加强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甲状腺彩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安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