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琼
中药材一般是指可供医用的原料药材,药材之真伪、优劣,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但其伪劣产品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以次充好的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临床中应用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想确保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要注重对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就要借助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在分析中药材形色气味及其他特性的基础上,辨别出伪劣中药材,降低伪劣中药材流入医院的几率。文章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有效鉴别中药材的方法,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作者:朱秋;尹娜;马岩;范若莲;张丹;彭玉勤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妊高症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应用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收治的,将80例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产前与产后血压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护理前血压情况差异不大(P>0.05),差异不具有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妊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高症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全面性及针对性,能有效控制产妇的血压,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杜瑞娟;高娥 刊期: 2015年第75期
回顾性分析6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阴道血肿的资料,在有效处理的基础上给予了产时、产后等方面的护理,以减少血肿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肖桂梅;李金存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为了解水痘流行情况,控制水痘疫情。方法对学生和教职员工按个案调查表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通过对这次水痘疫情的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水痘暴发疫情。
作者:王庚来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防止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方法预防是关键,重点做好护理。结果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结论掌握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到位,预防是关键,降低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率。
作者:田素敏;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肺曲霉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例明确诊断肺曲霉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明确诊断肺曲霉病患者抗真菌治疗后追踪随访,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例取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无肺曲霉菌感染易患因素者肺曲霉病少见,此类肺曲霉病患者应警惕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认识不足容易导致漏诊。
作者:徐光艳;王功茴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致畸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通过对收治的2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疼痛、饮食、心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惠;张庆红;姚秋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分析康复病人夜间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康复科住院患者发生的4例跌倒、坠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夜间跌倒坠床事件与患者、陪护、病区环境、值班护士以及护理管理等因素相关。结论通过对夜间跌倒坠床因素的分析,提醒值班医护人员加强病人住院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或防范跌倒坠床的发生,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白如琴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胃肠手术后并发肠瘘的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手术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3例患者中治愈10例,治愈率为76.9%;手术组1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治愈率为84.6%,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管是采用保守治疗法还是采用手术治疗法,均需要在掌握患者具体病情的基础上,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提高胃肠手术并发肠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范云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侯淑珍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对妊高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妊高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结合静脉推注40ml硫酸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和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尿蛋白定量情况,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吉花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临终阶段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其临床阶段的具体应用及效果。结果在该例肝癌病人临终阶段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病人在生命的后阶段感受到了人文关怀,使病人有尊严、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获得了病人家属的理解、尊重和满意。结论在肝癌病人临终阶段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使其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后阶段,获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满意。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对186例慢性牙根尖周炎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其中162例患者完全康复,总有效率为95.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过程中,采用完善合理的根管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推广应用。
作者:乐景锋 刊期: 2015年第75期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奉行“人道、奉献、博爱”精神,自愿奉献个人时间,不计报酬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服务在采血一线,为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者:罗锐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75例,选取年限均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之间,对75例患者的氟喹诺酮类药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左氧氟沙星所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多,其次是环比沙星、加替沙星以及氧氟沙星;随着年龄增长,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各项氟喹诺酮类药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治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会有多种因素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提升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脑梗后自理缺陷患者的护理分析。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脑梗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程序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理缺陷的恢复壮况。结果: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程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对于生活满意度。
作者:夏金艳 刊期: 2015年第75期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HCC是男性第五常见的肿瘤,女性第七常见的肿瘤[1],是第二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5]。该病起病隐匿,病程短,预后差,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公众的健康,也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HCC的病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该病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张春晨;董勤 刊期: 2015年第75期
通过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健康的几大因素,促进人类健康。人们生活在一个工业发达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临环境对人体的损害,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物污染,自由基氧化,人们无法获取均衡而全面的营养元素,预防医学将成为未来健康的趋势。
作者:韩刚 刊期: 2015年第75期
计生站与卫生院的整合工作是切实可行的。整合计生站与卫生院是我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卫生改革的新尝试。把计生站与卫生院的管理集中化、行业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改革的必要措施,也是医疗体制实现健康发展的趋势。
作者:王凤君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2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曹慧娟 刊期: 2015年第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