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分析

曹慧娟

关键词:手足口病, 临床治疗,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2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了解静脉配置中心在临床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断护理人员在静脉配置中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论静脉配置中心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会进一步推动护理工作的进步,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吴蓉瑛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康复科夜间跌倒坠床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康复病人夜间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康复科住院患者发生的4例跌倒、坠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夜间跌倒坠床事件与患者、陪护、病区环境、值班护士以及护理管理等因素相关。结论通过对夜间跌倒坠床因素的分析,提醒值班医护人员加强病人住院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或防范跌倒坠床的发生,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白如琴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喉镜辅助光棒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光棒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喉镜下气管插管。观察组采取喉镜辅助光棒引导下行气管插管。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入室后15min相比,两组患者插管时及插管1min后的MAP升高,且HR显著增快(P <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插管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喉镜辅助光棒在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高,且能够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强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急性光气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光气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14年17例光气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无死亡例数。抢救成功率达100%。结论对于急性光气中毒,除了及时的诊断,积极的治疗,预防并发症以外,整个治疗过程中,精心细致的护理及观察,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减少病死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潘丹霞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临床科室医疗纠纷防范综合举措探索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医疗纠纷防范综合举措。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科室的12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了解患者住院需求以及对医疗纠纷看法的基础上对临床科室医疗纠纷的表现及发生的原因加以分析,总结综合管理举措,统计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消化内科综合服务满意度和科室优质护理满意度均逐年升高。结论在掌握患者对医疗纠纷看法的反馈结果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举措,有助于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提高医患沟通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患纠纷,有助于达到医患共创和谐科室的目的。

    作者:王红;张玉琼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9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完成所有患者的分组,对照组4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运用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在伤口甲级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进行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提高的伤口甲级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小岳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心理因素诱发脑梗塞病情加重的2病例讨论

    目的:研究探讨诱发脑梗塞病情加重的心理因素。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入院前病史、病发状态以及入院治疗后的病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例脑梗塞患者由于受心理因素影响,导致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外界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为患者的心理因素,医院的处理欠妥以及心理治疗及心理安慰的影响。

    作者:吴鼎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高危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对2012至2013年本医院22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高峰期在产后2小时内,占81.8%,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胎盘因素11例(50%),宫缩乏力10例(45.5%),凝血功能障碍1例(4.5%);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依次为流产史、疤痕子宫、高龄产妇、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巨大儿、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其中高危因素疤痕子宫8例,均发生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结论从研究结果看,产后出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产前保健,提供孕期指导,尽量避免或减少孕前的流产次数,严格掌握剖宫产指针,杜绝无指针剖宫产,加强产后2小时观察等有助于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曹静;应小燕;穆春华;焦晓梅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妇科肿瘤护生带教的临床体会

    为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及妇科肿瘤患者的满意度,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护生在妇科肿瘤患者护理实习中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生的带教,以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及早适应进入社会工作后的需要。

    作者:曹春花;周景梅;解玲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3~6岁儿童龋齿与口腔卫生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及其口腔卫生相关因素,早期发现龋齿,为早期治疗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隆尧县6所幼儿园中3~6岁880名儿童,由口腔专业医生按标准统一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口腔卫生相关因素与龋齿发生的关系。结果在880名学龄前儿童中,共检龋齿人数456名,患病率51.82%;3岁组34.09%,4岁组46.81%,5岁组63.33%,6岁组64.19%,随年龄的增长龋齿病检出率逐年上升;男童、女童龋齿患病率分别是52.45%、50.86%,两者的患病率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6岁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重视儿童口腔卫生有助于防治龋齿病。

    作者:张景素;李素霞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护士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护士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事件,探究解决对策。方法:对11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褥疮,给药错误和抽血失误是日常护理工作为常见,其次为为安保,输液不良与设备不全;从分布情况上来看,高发科室为普外科,产科和内科,其次为急诊科,妇科和儿科。结论强化院内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升护理技能,保证患者就诊安全,创建院内管理机构,能够有效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者:景晶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的护理体会

    导尿术是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将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馀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其中有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因前列腺受压、尿道狭窄,一般常规的导尿术常常易失败,笔者通过护理操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引流尿液,可以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和减少尿道粘膜损伤,避免不必要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吴欣妍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柳州市开展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控模式的探讨

    探讨柳州市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新模式的运作,建立和完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组成的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控模式。通过全面实行归口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管理,定点医院负责诊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随访、督导等防治措施,提高病人治愈率。

    作者:韦莉;俸卫东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浅谈精神科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时人际沟通的特殊形式,是指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的每一阶段和每一事物都是时刻刻的对病人心理上产生影响。对于精神科来说,由于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时间长的人,病人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护士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治疗病人,精神科护患沟通尤其重要。

    作者:金昊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妊高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妊高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结合静脉推注40ml硫酸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和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尿蛋白定量情况,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吉花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加利奈唑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临床症状改善、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痰定量PCR阴性等例数(23例、25例、29例、28例、29例、27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尿蛋白强阳性、凝血指标异常、末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情况(3例、2例、2例、2例、1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效果较佳。

    作者:王星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与发展前景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会侵入人体的各个器官,其中主要的为肺脏,称为肺结核。结核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其历史悠久,是导致全人类死亡人数多的传染病,全世界人民已经认识到结核病的危害,并提出现代结核病的控制策略,本文就是对现代结核病的控制策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王信德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阿热勒托别镇计生办2015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在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对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行计划生育可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们计生办要将计划生育政策积极落实,加大宣传,增强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及发展趋势

    临床上我们发现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虽然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病因学及病理改变上十分相识,也就使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基本一致,由于儿童的特殊性,患病后两者的相关性及发展趋势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发现儿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二者存在密切联系,明确其之间的关系,对二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楠;僧东杰;韩富根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预防控制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而我国人口基数大,慢性HBsAg携带者难以治愈,据估计目前有约9000万HBsAg阳性患者。其中2000万~3000万为需要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万进展为肝硬化,30万已发展为原发性肝癌。因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许晓芬 刊期: 2015年第7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