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镜辅助光棒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郭强

关键词:喉镜, 光棒, 困难气管插管,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喉镜辅助光棒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喉镜下气管插管。观察组采取喉镜辅助光棒引导下行气管插管。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入室后15min相比,两组患者插管时及插管1min后的MAP升高,且HR显著增快(P <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插管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喉镜辅助光棒在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高,且能够降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3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9~10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随访期内2例患者发生关节腔肿胀、积液,2例患者剧烈运动后术膝仍感疼痛。末次随访时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较手术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确切,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柳学武;马春蕾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原发性肝癌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HCC是男性第五常见的肿瘤,女性第七常见的肿瘤[1],是第二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5]。该病起病隐匿,病程短,预后差,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公众的健康,也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HCC的病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该病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张春晨;董勤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腹腔冲洗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冲洗引流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作者针对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给予持续腹腔冲洗引流的治疗方法。结果15例腹腔吻合口瘘全部自行愈合,未发生出血及感染。结论持续腹腔冲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引流管冲洗的护理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治疗吻合口瘘的关键。

    作者:杨晓燕;田智慧;陈小倩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经气道咳痰机对预防ICU内医院感染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气道无创经气道咳痰机对ICU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改善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科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两组在治疗两周后的呼吸力学参数、氧合状况、医院感染等相关指标,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氧合情况改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无创经气道咳痰机对预防ICU内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欢;袁受涛;宋晓春;祁祥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老年人梅毒特异性抗体容易产生假阳性分析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老年人梅毒特异性抗体容易产生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采用TP-ELISA检测法分别对年龄≥60岁的1240例老年患者(老年组)及年龄<60岁的2365例患者(对照组)的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随后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其阳性结果进行复查。结果老年组TP-ELISA假阳性率为5.08%(63/1240),对照组TP-ELISA假阳性率为0.38%,P<0.05。结论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人类宿主相关的螺旋体是老年人进行TP-ELISA时易发生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应防止误诊而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威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32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患者治疗治疗过程顺利,止血率达100%。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保证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成功的关键,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赵永红;庞丽红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中、重度痤疮病人接受ALA-PDT治疗同时配合治疗前中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77%。结论光动力治疗对重度痤疮治疗安全可靠,同时配套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作者:訾希存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术中电刺激对腓总神经损伤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在腓总神经损伤探查松解术中使用电刺激办法,是否能够提高手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本院对2010年3月~2015年7月25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手术中对腓总神经松解后进行电刺激(60mA ,2Hz,10min),与术中不使用电刺激的疗效比较。结果经术中电刺激较使用普通方法治疗的患者,肌力、感觉、背屈功能均有更优治疗效果。结论在术中使用电刺激一种改善腓总神经损伤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勇;常文凯;任步方;郭振业;江涛;卫定禄;李盛春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取本院心内科2014年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造词康人108例作为对照组,患者空腹采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其上清液,冻存于-20℃中,检测时选用循环酶法。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液浓度,能够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鉴别,并区别其严重程度,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治疗,降低发病率与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乔国洪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107例产后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产后康复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07例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对两组产妇的产后会阴切口愈合及子宫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子宫恢复率为95.45%,产妇的会阴切口愈合率为97.73%;对照组的子宫恢复率为81.40%,产妇的产后会阴切口愈合率为86.05%,,观察组产妇产后会阴切口愈合以及子宫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后喂养情况同对照组比较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康复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促进产妇的子宫恢复。

    作者:高晓菲;吕再林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对186例慢性牙根尖周炎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其中162例患者完全康复,总有效率为95.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过程中,采用完善合理的根管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推广应用。

    作者:乐景锋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价值

    目的:对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50例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采用中医“和法”对中医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功能性肠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和法”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功能起到全面调理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献勋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所有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观察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实施加强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霞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探究术后疼痛护理对骨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总结术后疼痛护理应用在骨伤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220例骨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伤患者实施全面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术后的康复率,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良登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致畸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通过对收治的2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疼痛、饮食、心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惠;张庆红;姚秋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探究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总结产房医院感染的诱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方法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加强对产房环境的严格控制,并对医护人员定期实施消毒灭菌等工作的培训,减少产房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结果通过对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有效地控制后,增强了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产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产房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能够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促进医院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作者:付娟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早发现并准确判断病人发生室颤,立即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心脏电除颤,及时准确应用急救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开放绿色通道,争分夺秒护送患者进一步专科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含琴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脾脏切除37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脾脏切除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29例(三甲医院)和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149例(二甲医院)共378例脾脏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脾脏切除病理改变以充血性脾肿大和外伤性脾破裂为多见,分别为127例和123例(33.60%和32.54%),其次为腹部肿瘤联合切除脾(66例,17.46%),其余依次为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系统疾病和脾脏囊肿性病变(分别28例、13例和9例);按医院等级分别统计,三甲医院以充血性脾肿大常见(111例),其次为腹部肿瘤联合切除脾、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分别为57例、25例和13例),二甲医院以外伤性脾破裂为常见(117例),其次为充血性脾肿大、腹部肿瘤联合切除脾(16例和9例),两不同等级医院间脾切病理病变存在显著差异(Z=-10.491, P=0.000)。术后有56人发生并发症,以感染为主,大多数病例出院时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充血性脾肿大和外伤性脾破裂是脾脏切除主要适应症,不同等级医院的脾脏切除原因明显不同,严格掌握脾切指征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近期疗效。

    作者:区瑞章;林俊汕;郑娜芬;曾宇婷;黄绮亭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有效鉴别中药材,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中药材一般是指可供医用的原料药材,药材之真伪、优劣,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但其伪劣产品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以次充好的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临床中应用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想确保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要注重对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就要借助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在分析中药材形色气味及其他特性的基础上,辨别出伪劣中药材,降低伪劣中药材流入医院的几率。文章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有效鉴别中药材的方法,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作者:朱秋;尹娜;马岩;范若莲;张丹;彭玉勤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目的:区别使用一些形状相似的常用中药材,因其主治功效有别,易引起临床使用混淆,延误临床疗效,造成医疗事故。方法经去全国各地培训学习,聆听国内医药大家的讲解,又查阅文献资料,系统地整理出一些常用中药材的来源以及采用性状鉴定的方法来鉴别药材,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中药知识的不断充实,才能认药准确。结果通过性状鉴定的方法可以区别一些常用中药材。结论性状鉴定的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15年第7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