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电刺激对腓总神经损伤手术疗效分析

陈勇;常文凯;任步方;郭振业;江涛;卫定禄;李盛春

关键词:电刺激, 地塞米松腓总神经, 损伤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在腓总神经损伤探查松解术中使用电刺激办法,是否能够提高手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本院对2010年3月~2015年7月25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手术中对腓总神经松解后进行电刺激(60mA ,2Hz,10min),与术中不使用电刺激的疗效比较。结果经术中电刺激较使用普通方法治疗的患者,肌力、感觉、背屈功能均有更优治疗效果。结论在术中使用电刺激一种改善腓总神经损伤疗效的有效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伴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伴慢性肝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消化道肿瘤伴慢性肝病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49例。检测术前1天、术后第1、8天患者的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记录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第8天两组营养指标均有所恢复,EN组的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及恢复情况明显好于PN组。结论消化道肿瘤伴慢性肝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肝脏负担,促进机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健;石荣亚;李志锋;庞海鹏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价值

    目的:对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50例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采用中医“和法”对中医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功能性肠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和法”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功能起到全面调理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献勋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2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曹慧娟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后或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后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及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对39例(39只眼)RVO 继发CME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a组)及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b组)治疗。结果治疗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后6个月期间,a组有9例(56.25%)患者球后注射曲安奈德≥2次,b组3例(13.04%)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次数≥2次,b组3例(13.04%)患者随诊期间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结论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或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两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均明显有效果,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提高明显者两组均为BRVO患者),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降低黄斑水肿及视力提高效果优于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组,而眼压影响小、并发症少及依从性强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组明显有优势,两种方法均可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芳;齐美华;赵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问题的循证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问题的循证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1)和干预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结核病灶缩小或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问题的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预防控制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而我国人口基数大,慢性HBsAg携带者难以治愈,据估计目前有约9000万HBsAg阳性患者。其中2000万~3000万为需要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万进展为肝硬化,30万已发展为原发性肝癌。因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许晓芬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肺功能差异比较研究

    目的:脊髓损伤(SCI)是一种可以严重影响机体功能的疾病,不但会导致多个部分的损伤,甚至会导致高度致残。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脊髓损伤对呼吸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93名SCI患者康复期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SCI与非SCI在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不同损伤节段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在与非SCI患者相比较之下, C3-8和T1-6脊髓损伤患者的四项肺功能指标与各自预测值的比例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SCI全部患者的四项肺功能指标的检测值与预测值之比也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T7-12组的VC%和FEV1.0%差异显著(P<0.05),而FVC%与MVV%不显著(P>0.05);与T7-12脊髓损伤患者相比较,C3-8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四个指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T1-6脊髓损伤患者相比较,C3-8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四个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1-6与T7-12脊髓损伤患者相比较,四项肺功能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SCI患者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3-8和T1-6的SCI患者肺功能显著或者极显著下降。

    作者:莫天才;丁桃;粟庆欣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分析联合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法把2012年9月-2015年7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人数均为5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而对照组仅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GQLI-64)和血糖控制情况,且予以比较。结果治疗组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GQLI-6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霞;胡世杰;张菊苏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了解静脉配置中心在临床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断护理人员在静脉配置中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论静脉配置中心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会进一步推动护理工作的进步,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吴蓉瑛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致畸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通过对收治的2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疼痛、饮食、心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惠;张庆红;姚秋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8月在门诊治疗的68例尿布性皮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涂抹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每天3次,大小便后及时补涂。对照组涂炉甘石洗剂,每天3次,大小便后及时补涂。比较两种药物对尿布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优于炉甘石洗剂治疗尿布性皮炎。结论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效果显著,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梁瑞乾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俯卧位在护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究俯卧位在护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吸入性肺炎患儿(2013年4月~2015年5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仰卧位进行排痰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俯卧位进行排痰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排痰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4.1±1.4)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7.8±1.5)d,同时观察组患儿治愈率(85.0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在护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瑞芹;陈丹;朱玉娟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计划免疫工作中流动儿童的管理

    目前,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率较低,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已成为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我国儿童流动儿童的原因和特点,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化解决方案。

    作者:胡美辉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32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患者治疗治疗过程顺利,止血率达100%。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保证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成功的关键,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赵永红;庞丽红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在结肠癌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60例。A组单纯静脉麻醉, B组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丙泊酚和阿曲库铵的用药量多于B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在结肠癌手术中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董慧领;张惠艳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中、重度痤疮病人接受ALA-PDT治疗同时配合治疗前中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77%。结论光动力治疗对重度痤疮治疗安全可靠,同时配套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作者:訾希存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体位与排痰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体位与排痰的观察以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014年1月~2015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体位性排痰,体位主要包括前倾坐位、高枕右侧卧位以及半坐位,之后给予雾化吸入等治疗,协助患者进行排痰。结果前倾坐位方法排痰中,26例患者效果良好,12例患者通过综合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效果良好,另外5例患者的体位排痰效果较差。高枕右侧卧位方法排痰中,26例患者排痰效果良好,12例患者综合雾化吸入治疗后效果良好,3例患者的排痰效果较差。半坐位方法排痰中,5例患者排痰效果较好,4例患者综合雾化吸入治疗后排痰效果较好,5例患者排痰效果较差。结论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方法进行排痰,并综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痰阻现象,具有较高临床护理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康珈宁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长期留置尿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不同相对应措施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屈巧丽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术后妊娠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这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妊娠成功率为68.00%、并发症(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为6.00%、疾病复发率为8.00%;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4.00%、妊娠成功率为24.00%、并发症(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为40.00%、疾病复发率为42.00%。2组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妊娠成功率、并发症(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对提高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常焕云 刊期: 2015年第75期

  • 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对比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与护理前比较均发生了变化,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且观察组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更为显著。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收到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于淑珍 刊期: 2015年第7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