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素;李素霞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各种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的推广使用,对各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活动均取得了一定成果。结论应继续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以满足目标人群对于艾滋病知识的需求,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崔瑞菊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致畸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通过对收治的2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疼痛、饮食、心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惠;张庆红;姚秋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8月在门诊治疗的68例尿布性皮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涂抹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每天3次,大小便后及时补涂。对照组涂炉甘石洗剂,每天3次,大小便后及时补涂。比较两种药物对尿布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优于炉甘石洗剂治疗尿布性皮炎。结论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尿布性皮炎效果显著,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梁瑞乾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60例。A组单纯静脉麻醉, B组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丙泊酚和阿曲库铵的用药量多于B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地塞米松辅助全身麻醉在结肠癌手术中优于单纯全麻。
作者:董慧领;张惠艳 刊期: 2015年第75期
在计划生育本国策的背景下,男性婚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有利于优生,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主动有效地掌握好受孕的时机和避孕方法,因此,男性要积极地进行婚前检查,了解婚前需要检查的项目和方法。
作者:吐尔逊江·艾买提汗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滤泡癌(FTC)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FA)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常规超声两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FTC患者33个结节和46例FA患者48个结节的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FTC结节较FA结节常见如下特征:形态不规则、无细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并存其他甲状腺病变;而结节单双发、内部回声均匀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FTC和FA超声声像图特征上具有较多相似处,重点分析结节形态、声晕、边界、回声、钙化和是否并存其他甲状腺病变。
作者:王艳华;贺立新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究造口袋在腹部伤口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符合要求的腹部伤口病人9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造口袋的方法对伤口进行处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换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伤口情况比较发现:实验组伤口皮肤完好,而对照组伤口皮肤出现炎症、红肿、糜烂等情况;实验组渗漏量可准确计算,对照组渗漏量无法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换药情况比较发现:实验组换药时间较短、换药频率较低、换药成本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造口袋在腹部渗漏伤口护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甘露;贝兰;朱莉;张金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情绪和急性放射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鼻咽癌初治病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以及放射性反应症状。结果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急性放射反应症状也明显减少。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急性放射反应症状发生。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刘莉;王岩 刊期: 2015年第75期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HCC是男性第五常见的肿瘤,女性第七常见的肿瘤[1],是第二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5]。该病起病隐匿,病程短,预后差,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公众的健康,也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HCC的病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该病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张春晨;董勤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行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术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2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18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并对两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腮腺浅叶切除患者低,但是肿瘤的复发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区域性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的优势,能够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琰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分析总结术后疼痛护理应用在骨伤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220例骨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伤患者实施全面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术后的康复率,增加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良登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文拉法辛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就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对于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均有效果,但文拉法辛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济明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产科收治的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4例)经肛门置入前列甲酯栓;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起效时间为(14.58±8.71)min,对照组为(29.33±15.82)min;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平均出血量为(70.45±9.80)ml,对照组为(92.04±16.32)ml,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起效快,降低出血量,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15年第75期
导尿术是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将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馀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其中有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因前列腺受压、尿道狭窄,一般常规的导尿术常常易失败,笔者通过护理操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引流尿液,可以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和减少尿道粘膜损伤,避免不必要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吴欣妍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对186例慢性牙根尖周炎采用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其中162例患者完全康复,总有效率为95.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过程中,采用完善合理的根管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推广应用。
作者:乐景锋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蒙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肾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蒙医治疗组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3.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医治疗慢性肾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朝乐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通过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7月在我院留置PICC后带管出院维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基本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及个性化健康教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正常拔管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正常拔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够减轻患者出院后的思想顾虑、促进出院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降低PICC带管出院维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使糖尿病病情变得恶化复杂,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对控制病情、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梁梅娟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后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及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对39例(39只眼)RVO 继发CME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a组)及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b组)治疗。结果治疗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后6个月期间,a组有9例(56.25%)患者球后注射曲安奈德≥2次,b组3例(13.04%)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次数≥2次,b组3例(13.04%)患者随诊期间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结论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或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两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均明显有效果,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提高明显者两组均为BRVO患者),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降低黄斑水肿及视力提高效果优于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组,而眼压影响小、并发症少及依从性强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组明显有优势,两种方法均可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芳;齐美华;赵静 刊期: 2015年第75期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脑梗后自理缺陷患者的护理分析。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脑梗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程序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理缺陷的恢复壮况。结果: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程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对于生活满意度。
作者:夏金艳 刊期: 2015年第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