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切除术后护理

刘芙青;张淑珍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85例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实施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中27例治愈出院,复发3例。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有效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理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3年度开展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作为观察组,与2012年度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抽取200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患沟通中实施护理肢体语言后的患者满意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开展肢体语言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在临床中沟通。

    作者:胡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39例产妇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有关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护理对策。结果此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切口愈合率达到100%。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病例要注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率。

    作者:王红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用五行学说变化规律探讨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治疗重症失眠之辨证论治

    运用五行学说探讨重症失眠与五脏气机失调的内在联系,明确重症失眠的病位在心,但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其总的病机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导致心神不安而产生不寐症状。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其次,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肝阳扰动、心胆气虚等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重症失眠。本文以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为君方加减变化,临证用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辨别虚实,精气血之盛衰具体应用收效满意。

    作者:贺玉梅;闫勉利;汪岩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SAPHO 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0引言SAPHO 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 hyperostosis, osteitis)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为临床少见病。多发于成年,大多数预后良好。本文报告2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对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鞠文峰;王艳苓;杨建;郑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缩宫素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的促子宫收缩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连敏;范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监护与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做好机械通气监测、人工气道管理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探讨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率或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应用呼吸机通气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进行吸痰及合理的气道管理。结果24例患者18例(75%)完全脱机恢复自主呼吸,2例转院,2例因经济原因及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机械通气患者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包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科肠镜下多发性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讨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等。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均一次性将结肠息肉取出,并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住院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具有安全、可靠、痛苦少、治疗快,恢复快等特点,是临床中多发性结肠息肉切除术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过程中的有效护理配合,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洲丽;王治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宫宁颗粒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宁颗粒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站收治的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宫宁颗粒,对照组服用消炎痛,观察两组的月经量、经期、周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宁颗粒可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具有抗纤溶活性,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阴道出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兴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3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收治的经本院无痛胃镜检查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胃镜常规术前检查的操作要求,在确保相关抢救设备到位后给予异丙酚,等患者身体反应消失且肌肉放松后对其进行插镜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及检查后无出现不适感觉,满意率为100%。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能够有突出的诊断效果,且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运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的方法措施和管理体会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发展至上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门系统性的研究学科,同时也成为了一项完善的管理内容。文中对妇产科护理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营地方式,以期有效提升妇产科护理效率。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40例体会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洗澡和抚触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目的:对洗澡与抚触在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5月所接收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抚触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抚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洗澡与抚触,并且对新生儿的体重、排便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护理之后发现,在出生6天、15天以及28天的体重与每日排便次数上,抚触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在每日哭闹次数上,抚触组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期新生儿进行洗澡与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几种血液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50例同期在医院进行血液检查的健康体检者。采集观察组静脉检验血液标本,采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被检者血液检验结果中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各项参数、心肌肌钙蛋白(ctn)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被检者血液检验结果中 rdW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检测中血小板各项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测中 ctn各项参数以及 cK-MB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预后危险因素是 rdW 增大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变化,根据 ctn 和 cK-MB 的数值能判断心肌受损的程度。所以 rdW、血小板各项参数、ctn 和 cK-MB 这几项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萨病36例体会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为97.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蒙西医结合疗法对萨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梁格根哈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随机将我科室收治的120例待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进行分析讨论,对其中一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产后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结果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产后出血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产前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经过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于待产孕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终能够提高产科的生产率,增加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莫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手法旋转的96例临床体会

    0引言头位难产在分娩过程中时有发生,而以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常见。降低其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现选择进入活跃期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施行经阴道徒手指转及经腹部以同一方向推胎儿背为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纠正胎方位,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小板检测值影响的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小板检测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58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0例,观察组选用静脉采血方法,对照组选用末梢采血方法,收集4ml 血液,分别放置于抗凝采血管和一般塑料采血器皿中,混匀后于即刻、15min 和30min 测定1次血小板,比较两组血小板检测值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放置于抗凝采血管和一般塑料采血管的血液的即刻血小板检测值差异不显著(P >0.05),但抗凝采血管中15min 和30min 的血小板检测值明显高于一般塑料采血管中的血小板检测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血小板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小板检测时应使用抗凝采血管采取静脉血,15~30分钟内测定,结果准确性高。

    作者:孙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0引言人工关节置换术起源与发展已有100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作为关节成形的重大成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其雄厚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分析结果公认为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功能、重造一个正常关节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前镇痛在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实践体会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指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神经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所引起的疼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或术后止痛的目的[1]。

    作者:应苏瑾;周月利;吴椒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与中药外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联合中西医介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分别接受中西医介入治疗及中药外用联合中西医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静脉炎发生率及平均疼痛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缓解率(89.86%)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7.25%)、平均疼痛评分(3.48±0.7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外用联合中西医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癌症性疼痛感受。

    作者:苏成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