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付;鲁延荣;王园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表对120例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1例院内压疮。结论采取压疮高危因素量化评价表对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王培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26例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结论注重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保证。
作者:赵宇;王洁;苑春荣;张继;马洪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血清中 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观察并讨论 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这一处理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和检查健康者各20例,检查健康者于检查的当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于住院后的第二天,分别对其空腹静脉采血4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他们血清中的 crP 水平,并作出比较分析。结果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中的 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例检查健康者血清中的 crP水平,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中毒越严重的患者血清中的 crP 水平越高。结论测定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中的 crP 水平对了解和判定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月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是常见的产科妊娠期疾病,据报道发生率为0.1~2%[1],该病能导致孕妇发生重度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韦尼克脑病,甚至死亡。而妊娠剧吐导致电解质紊乱多数表现为低钾血症,目前,尤其是对低血钾病理生理过程及补钾治疗的临床措施,仍需提高认识。
作者: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在正作为孕产主流的80、90后尤为突出,她们想要得到更人性化、更细致、更贴心的医疗服务,这就给我们的医疗保健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孕前保健、孕中期保健、产时保健、产后康复都为此做了更细致和更严谨的调整。在产后康复工作中,乳腺保健是进入产褥期的第一项保健服务。怎样做好乳腺保健,让每一个新妈妈都无痛、无创、无忧的转变社会角色,完成哺乳期的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产褥期的乳房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哺乳期的乳房又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胡会花;贾俊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护理的基本常识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和护理实践,得出全面系统规律性的总结。结论饮食疗法,可改善透析的效果,从而保挣慢性维挣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舒适的生活,有助于恢复社会活动和工作。
作者:王雅楠;毛丽丹;孙宏宇;张学颖;万莹;王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SAPHO 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 hyperostosis, osteitis)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为临床少见病。多发于成年,大多数预后良好。本文报告2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对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鞠文峰;王艳苓;杨建;郑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随机将我科室收治的120例待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进行分析讨论,对其中一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产后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结果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产后出血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产前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经过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于待产孕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终能够提高产科的生产率,增加减少患者康复时间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莫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护理干预组合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改善情况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患肢功能。
作者:何桂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抑制患者继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126例,免疫抑制患者和非免疫抑制组患者各63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测和结核杆菌皮肤试验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结核病,探讨分析免疫抑制患者继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对于结核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女性绝育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受术者无一例失败,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绝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连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老年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患者30例,年龄60~76岁,随机分为术前 aHH 联合尼卡地平降压组(aHHn 组, n=15)和对照组(n=15)。于术前1h 分段实施 aHH,使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至28%左右。分段采集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 co、cVP、MaP、Hr 、Hct、sB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血液的稀释(q ≥6.14,均P <0.05)。观察组 cVP 值 tl 较 t0升高(q=3.44,P <0.05),对照组 t2及 t3明显低于 t1(q=4.23、5.17,均P <0.05)。观察组 co 值 t1~ t3时刻较 t0提高(q ≥4.96,均P <0.05),对照组 t2及 t3明显高于 T1(q ≥8.76,均P <0.05)。结论老年患者分段实施术前 aHH 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机体的氧代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代里根;李玉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3年度开展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作为观察组,与2012年度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抽取200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患沟通中实施护理肢体语言后的患者满意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开展肢体语言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在临床中沟通。
作者:胡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烧伤病人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为以后的临床用药做好准备。结论对于电烧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不仅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能达到顺利完成手术的目的。
作者:王金鹏;罗宏柏;郑万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加特布他林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观察近3年我院儿科住院2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0例,加特布他林组。布地奈德加特布他林加特布他林治疗。结果加特布他林治疗,(P<0.01)。结论加特布他林治疗,,扩张支气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登清;魏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随着医学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用法律来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提升,而与其相对应的护理人员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法律观念相对滞后,特别是手术室护士,对于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侵权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易出现忽视或侵犯病人合法权利的行为[1]。因此,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法律意识十分必要。
作者: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 icU 感染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5岁患者,感染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P <0.05)差异有对比性。而对照组>5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50%,远远高于观察组6%的感染率,(P <0.05)差异有对比性。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方法,可控制感染发生率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联合中西医介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分别接受中西医介入治疗及中药外用联合中西医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静脉炎发生率及平均疼痛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缓解率(89.86%)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7.25%)、平均疼痛评分(3.48±0.7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外用联合中西医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癌症性疼痛感受。
作者:苏成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特点,以高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质量,减轻其痛苦。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产妇中随机性抽取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将其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研究组中采用的是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和特点。结果研究组中采用护理干预后出血发生率和在2h、24h 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气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上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芬太尼组(f 组);两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后,s 组以舒芬太尼静注,f 组以芬太尼静注,然后均给予依托咪酯及阿曲库铵;记录诱导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在诱导后, sBP、dBP 及 Hr 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1);在插管后3min,f 组 Hr 高于插管前(P<0.05),s 组 Hr 与插管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全射麻醉诱导中应用,可以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插管条件更好。
作者:陈晓艳;李晓光;陆金彪;付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