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远;王辉;尹德民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置入 Picc 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肿瘤 Picc 置管的患者96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关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关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肿瘤化疗的患者,常会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做好相关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带来舒适。
作者:包十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0引言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预计到2025年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突破3亿[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农村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服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规律监测血糖,这种繁琐而复杂的治疗方式容易给病人带来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3],Fisher[4]等人调查研究发现,70%的患者存在糖尿病痛苦。农村,这一近几年发病的高峰人群,存在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缺乏,造成了血糖的控制不佳和并发症的发生,更加重了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痛苦程度。
作者:潘爱兰;郑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 ct 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病征的临床观测和 ct 检查的操作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 ct 检查经验总结。结论 ct 对胆囊癌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横断面成像及密度分辨率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东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健康指导在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成效。方法选取某社区更年期妇女10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随访组与对照组,均为53例。对前者实施单独电话随访或者入户交流来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资料,每年1次;对于对照组进行集体形式的健康教育同时发放健康知识资料手册等,频率与随访组相同。将一年后妇女的健康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一年后两组妇女关于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护士对于两组妇女的健康满意度进行调查与比较,发现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与集体采取健康讲座相比,单独健康管理的模式对更年期妇女成效较优。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产前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孕妇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病历资料和妇产科临床观测,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糖尿病合并妊娠容易发生并发症,监测并发症的重点是肾脏(f 类),以及视网膜(d 类和 r 娄),胎儿则重点监测畸形及胎儿成长(体重过大或过小),通过饮食控制盒胰岛素的治疗,可达到产前治疗的理想效果。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肺叶开胸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均进行肺叶开胸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肺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肺叶开胸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肺感染的发生机率以及引流管拔管时间。
作者:孙玉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10d 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好于对照组60.0%;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情况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满意,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7名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和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和舒适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和护理前焦虑值评分为(60.11±5.48),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8.89%,疼痛发生率为95.42%;治疗和护理后焦虑值评分为(39.25±6.11),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4.65%,疼痛发生率为69.83%。由此可见,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恶心、呕吐及疼痛发生率大大降低,术前术后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具有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予以舒适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于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0引言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炎症蔓延而来,发病一般较急。发热高低不等,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全身症状一般有头痛,精神萎靡,食欲减振,烦躁不安,可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及哭闹不安。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以婴幼儿多见,主要发生在春冬寒冷季节及气候聚变时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作者:萨仁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影响青少年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改善内耳循环、糖皮质激素、高压氧以及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总结分析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患者随访半年,18例痊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27例无效,总有效率70.00%。就诊时间≤7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就诊时间>7d组患者总有效率33.33%(P <0.05);伴发眩晕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4.00%明显低于无眩晕症状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就诊时间、伴发眩晕、全聋以及高频型听力曲线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因素。
作者:王润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工作在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00例患者定位为对照组,将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同种方法抽取的200例患者定义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实验组则进行风险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对相应护理管理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而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意义。结果实验组经风险管理后,患者投诉事件及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风险护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该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命安全获得保障,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管理方法的满意程度,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作者:刘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血液或药液(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称为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使病人得到有效安全地治疗,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国内护理学者对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静脉输液的途径、静脉输液操作新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笔者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高危产妇4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在第三产程早期即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静脉注射催产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或者舌下含服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2 h 的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治疗2h 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 h 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 后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稍低,而心率、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高危产妇的治疗中,米索前列醇治疗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桂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
作者: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前子痫发生的原因及对其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患产前子痫病症7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硫酸镁、碳酸氢钠、葡萄糖、异丙嗪、氯丙嗪、哌替啶对产妇产前子痫病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本组研究78例产妇通过联合用药护理的干预措施,子痫症状均消失,血压值均恢复正常,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采用良好的子痫前后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子痫病症发生,促进产妇身体的迅速恢复。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 Pci 介入治疗右室心肌梗塞时低血压的急救配合与护理。方法对126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通过 Pci介入治疗,其中32例发生低血压,8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24例再灌注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临床症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30例低血压患者成功行 Pci 介入治疗后转归,2例患者死亡。结论对急诊Pci 并发症应早发现,早治疗,精心护理,做好手术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忠华;吴炜;于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因为要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需求,需要不停探讨所谓系统性的护理人员专业方向的培训体系,以坚持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护士队伍建设,高专高职内,对于护理人才的培养培训模式也需要不停的创新和改革,增强护理专业方向的竞争力与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简广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于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分析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为临床防治传染病提供帮助。结论对于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助于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信心。
作者:郭林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护理体会。方法对3l 例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使用crrt 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 crrt 治疗2d 后 na+、尿素氮(BUn)、K+、肌酐(scr)等指标变化,水肿减轻情况,治疗的耐受性等。结果全部患者对此治疗的耐受良好都能接受,患者上述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全身性水肿亦明显减轻。经过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 crrt 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并减轻其临床症状。
作者:赵红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孕妇的孕期管理,避免缺陷胎儿的出生。方法常规对每位孕妇做孕期检查。结果妊娠双胎复合畸形很少见。结论 B 超在孕期检查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B 超值得在孕期检查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