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56例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

房伟

关键词:青光眼, 浅前房, 观察,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和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6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术后浅前房进行观察和护理,并对术前和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和密切的观察后,术后的眼压以及前房深度均比术前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的临床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研究结果表面,对青光眼患者实施术后浅前房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肾性蛋白尿的中医治疗

    蛋白尿为肾脏疾病中常见的症状,蛋白尿的量增加会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而致肾小球硬化,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出现。中医予以益气健脾,补肾固涩,疏肝理气,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

    作者:刘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工娱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工娱疗法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以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方法在病人的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对于此类患者的除继续采取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特别注重心理治疗和工娱治疗,对长期住院的慢性患者从入院开始开展工娱疗活动。结论通过采取合理的适当的工娱疗法,可促进慢性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减少致残率。

    作者:戚轶;罗湖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措施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措施。方法通过在实验室化验,掌握幽门螺杆菌的基本属性和状况,总结出系统的检验措施。结论科学准确的检测措施,才能了解和掌握幽门螺杆菌的医学特点,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高晓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后护理

    1冠状动脉造影的定义冠状动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 X 线下显影的方法,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属于介入性诊断技术。2临床资料选择136例住院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心内科住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44例,年龄45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61岁,结果全部成功,未出现并发症。

    作者:王翠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此组病例患者进行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密切的临床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芳;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ICU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1ICU 病室发生感染的原因不同病种、不同部位与程度感染的危重病人集中,成为发生感染的基础因素。 ICU 病人可来源于院外直接入院的急诊室,也来自于内、外、妇科等,病人可能带有不同科室的各种杂菌及耐药菌株,并也可有不同部位的有创伤口。这些因素混在一起,增加了对 ICU 内污染细菌分析的复杂性,加之危重病人多已较长时间应用过各种抗生素,同时又为易感者,使 ICU 内感染控制造成困难。

    作者:陈红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10d 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好于对照组60.0%;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情况相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满意,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3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15例患者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综合疗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的变化,同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残余尿量平均为(129.4±6.13)ml,膀胱容量(309.6±7.84)ml,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平均为(101.7±7.15)ml,膀胱容量(364.8±6.94) ml,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膀胱容量在治疗后显著得到提高(P <0.05);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的改善状况及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莫天才;杨一帆;孔佑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场核磁共振 FLAIR 序列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序列中 flair 技术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脑梗死病人的 Mri 表现,本组病人检查颅脑 Mri 均包括 t1Wi、t2Wi、flair 序列,急性期病人25例,亚急性期45例,慢性期30例,评价分析病灶的信号强度改变、范围、大小、边缘、检出病灶的数目。结果 flair 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范围、大小、数目及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均优于常规 t2Wi。结论 flair 序列对脑梗死病灶显示以及新旧梗塞鉴别明显优于常规 t2Wi 序列。

    作者:段新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少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总结分析影响青少年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改善内耳循环、糖皮质激素、高压氧以及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总结分析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患者随访半年,18例痊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27例无效,总有效率70.00%。就诊时间≤7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就诊时间>7d组患者总有效率33.33%(P <0.05);伴发眩晕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4.00%明显低于无眩晕症状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就诊时间、伴发眩晕、全聋以及高频型听力曲线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因素。

    作者:王润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清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病125例

    目的:观察清眩汤治疗治疗美尼尔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治疗组用自拟方清眩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清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永妙;赵笑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晚期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护理。方法总结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行髂内动脉栓塞术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成功止血,术后加强护理,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绝对卧床24~48h,穿刺侧下肢制动24h,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及加强会阴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范亚丽;张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螺内酯联合速尿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120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比较,其中600例患者用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另一组600例在用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和小剂量速尿,螺内酯20mg 每日3次,速尿20mg 每日1次,跟踪、随访、治疗3年结果观察。结果后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表现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心功能明显改善、减少再次住院率及减少死亡率,结论螺内酯联合速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戎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35例 CT 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 ct 影像特点,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5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 ct 表现。结果单侧血肿33例,双侧血肿2例,共有37个血肿,单个血肿量大约70ml。血肿部位多见于额颞顶部;多为新月形血肿。结论 ct 扫描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位置、大小,结合 ct 影像中提示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综合分析,认真观察细微差异可提高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马莉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体会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卡维地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疗效可靠,可改善心肌功能,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脏疾病的彩超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的彩超诊断分析。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影像学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超声以其无创、简便、经济、可实时动态、可进行床边及术中检查等多种优势,已被公认为肝脏疾病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方志杰;魏晓莉;邢开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健康教育的实施到位

    0引言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为高明的医生是治疗未发生的疾病。真正的医疗应该是着重于“预防医学”,所谓一个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现代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仅占5%,有约20%的人群是需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群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称为亚健康状态。而护士作为一个健康使者,应该怎样把一种健康的意识有效地提供给病患及他们的家属,广而告之给更多的人群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医院护理人员为执行主体,针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开展的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林建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肛肠外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例患者发生排尿排便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患者术后16例患者发生排尿排便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3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袁鸿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护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角色转换的体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的工作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既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相结合,院外服务与院内服务相结合,卫生部门与家庭社区服务相结合。而基层医院的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级护理,正确书写各种护理表格。作为两个不同机构中的护理人员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护理的新进展

    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血液或药液(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称为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使病人得到有效安全地治疗,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国内护理学者对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静脉输液的途径、静脉输液操作新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笔者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