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云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48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给予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抗-Hbe转阳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Ha、Pciii、ln、iVc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控制肝细胞炎症,不良反应少且患者耐受性好,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彭朝荣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运用用品管圈方法,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对抢救车药品的掌握率的问题。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抢救车药品的掌握率”的活动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设定改进目标,进步率解析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对于效果显著的措施标准化后予以推广。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抢救车药品的不掌握率由实施前的61.53%降至23.07%,目标达成率为89.28%,进步率为62.5%,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使护理人员对抢救车药品的掌握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洁梅;宋宇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症状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病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44例眩晕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对眩晕患者病因予以确诊。结果本院收治的患者中有72例患者为壶腹嵴顶结石病、5例为梅尼埃病、3例为前庭神经元炎、2例为突发性耳聋、62例为Pci患者。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眩晕病因予以了解,能够提高患者病症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尹智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方法。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的关键是保持适当心率,在围术期尤其是在cPB前尽量维持有效的心输出量,术中、术后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后位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并与纵切横缝术对比。方法治疗组: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26例。对照组: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35例。结果61例患者全部一次治愈,两组无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变形等并发症,但两组在术后疼痛、出血、愈合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术式均可适用于治疗慢性肛裂,纵切横缝术更适用于肛管皮肤疤痕挛缩患者,纵切纵缝术可用于肛管皮肤无或有轻度疤痕患者。
作者:倪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钾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方法对400例计划外妊娠,自愿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0例,术前6小时肛门填塞米索前列醇片400ug,术前30分钟口服双氯芬酸钾片50mg,然后手术。对照组200例,术前未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结果应用米索前列醇加双氯芬酸钾组95%能耐受疼痛,对照组10%能耐受疼痛,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钾,能显著减轻术中疼痛,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丽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40例进行研究分析,给予患儿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并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经过动态气血分析监护,其临床疗效良好。结果4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病例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6例,辅助正压通气(PPaV)12例,间歇指令通气(iMV)22例;2例患儿因放弃治疗死亡,其他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是重症监护的必要方法,加上合理的呼吸机辅助以及严密的气血动态监测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儿的生存率,提高患儿的生命生活质量。
作者:李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ct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识别以及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50例。所有的患者在进行穿刺手术后,确诊了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26名,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9名,炎症肺结节患者5名。结果对50名孤立性肺结节进行扫描后发现恶性肺结节患者有26名,良性肺结节患者有19名,炎症患者有5名。其中,无强化反应的有5名,有强化反应的肺结节患者有11名,轻度强化的患者有8名,中度强化的肺结节患者有16名。重度肺结节患者有10名。结论针对孤立性肺结节病患,应该更多的采用ct影像技术来对病人病情做出判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魏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脂和斑块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作者:周丽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联合静滴胃复安等止吐药减轻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临床256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化疗前30 min常规静滴格拉司琼等止吐药,观察组在常规静滴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的基础上,于化疗前30 min及化疗期间予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疗法。结果配合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治疗组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患者对化疗接受程度高,显效率67.2%。而对照组患者仍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显效率为40.6%。结论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法防治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急性盆腔蜂窝织炎(又称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指腹膜以外的组织,位于盆腔腹膜的后方,子宫两侧及膀胱前间隙处的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蜂窝织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有抗感染治疗和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药物主要有青霉素或红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在特殊情况下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对PubMed收录的近10年脑脊液分流术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脑脊液分流术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刘建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双头精密输液器在儿科门诊静点室的应用。方法总结双头精密输液器在儿科门诊静点室应用的优点、注意事项。结果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减少了护士更换液体的次数,减少了患者等待更换液体的情况,能够有效缓解护士的工作强度。结论使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可带来便利,但也要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维护好病人利益。
作者:倪红涛;梁影;刘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孕妇反生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措施及其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43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发病情况、采用的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及其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患者数量明显的变化,产妇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指标接近健康孕妇组,围产儿死亡数、采用剖宫术进行分娩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手术方法能够提高孕妇和围产儿的结局。
作者:李艳菊;王宏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探讨实践教学改革在90后实习护生带教的应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本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体制改革对人才层次、能力的要求,我科针对90后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对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实践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晓亚;张琳;孙振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手术室的现状入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患双方相互促进。结果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sas、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良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认为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5人,痊愈2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35人,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
作者:管红伟;孙兆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针对患有急性胃肠炎病人选择舒适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并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给观察组病人采取舒适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病人的满意程度均较对照组优势明显,经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胃肠炎的病人实施舒适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不但能够增强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令病人早日康复,而且还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宇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元月至2013年11月的160例的妊娠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利凡诺尔用于中孕引产,比较两组患者引产的成功率、胎盘残留率、用药至宫缩发动的时间、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为98%,胎盘残留率为2%,而对照组的引产成功率为90%,胎盘残留率为6%,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成功率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玲;丁丛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行胰岛素注射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达标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理;袁兴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