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亚;张琳;孙振宇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慢阻肺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用三伏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另外30例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果通过对两组共60例的慢阻肺对比研究,三伏贴对治疗慢阻肺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三伏贴对慢阻肺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平均缩短住院时间2.5天,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彩霞;陈俊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脊索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脊索瘤手术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及口腔护理,预防感染。结论脊索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高质量护理是手术成功、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徐云霞;赵兰英;杨守华;代淑梅;孙淑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等级明显减少,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运动诱发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其运动耐量,值得在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选择正确的注射途径和注射溶媒至关重要。抗菌药的注射途径、溶媒的选择不当不仅影响临床疗效,更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用药的合理性现终结如下: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特点及不同时期行相应的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护理指导。让病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的过程及安全性,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住院及门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48例。术前常规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ffa检查。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1)轻中度nPdr。(2)重度nPdr及非高危Pdr。(3)高危Pdr。采用法国光太532nm眼底激光机做相应激光治疗。术后随访2mo~2a。在这个过程中,多数病人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我们针对病人的文化程度,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而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论本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以重度nPdr及非高危Pdr患者为主,高危Pdr患者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其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轻、中度nPdr较重度nPdr及非高危Pdr患者疗效好,高危Pdr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早期激光干预治疗,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及相关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显著降低患者因紧张恐惧而引起的全身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左婷玉;肖倩;李学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体位训练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活动指导,及时处理并发症是病人康复的关键。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琼;余茂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探讨了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应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前采取有效干预,从而得出结论: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留置针,正确封管,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选择封管液,有效固定,加强护理巡视,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师存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介绍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症状、治疗精要和检查手段。结论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抗凝治疗等措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徐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重度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并发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上述病例鼻中隔偏曲患者78例。结果经过6个月-2年随访,总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成形术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对鼻中隔及周围损伤小,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反应轻,疗效极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石文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消融与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术后不良发应发生率(11.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2.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消融术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罗群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对鼻息肉伴发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方案治疗鼻息肉伴发鼻窦炎患者100例并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应用传统根治手术方案治疗的鼻息肉伴发鼻窦炎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对比之下观察组更具优越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对患者术后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为15.0%,观察组复发率为4.0%,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鼻息肉伴发鼻窦炎患者选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突出,治疗后患者复发事件发生概率较低,具有可靠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万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门诊94例小儿副鼻窦炎的诊断结果,以提高对鼻窦炎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间142例迁延性咳嗽或慢性咳嗽的门诊患儿,经副鼻窦ct确诊为副鼻窦炎的94例患儿,进一步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142例迁延性咳嗽或慢性咳嗽的门诊患儿,经过副鼻窦ct诊断发现ct阳性率共96例,有94例小儿副鼻窦炎患者。主要包括上颌窦炎患者有74例,其中双侧患者是54例,左侧和右侧患者分别是10例和10例。筛窦炎患者有38例,其中双侧患者是24例,左侧和右侧患者分别是11例和3例。蝶窦炎患者有19例,其中双侧患者是9例,左侧和右侧患者分别是7例和3例。额窦炎患者有3例,其中双侧患者是2例,右侧患者1例。全组副鼻窦炎10例,上颌窦炎、筛窦炎、蝶窦炎患者有7例。结论在小儿副鼻窦炎患者诊断过程中,患儿出现反复的咳嗽、伴或不伴有流涕、鼻塞如若体检发现咽后壁滤泡增生,呈“鹅卵石”样外观,咽后壁见黏痰附着或脓性黏液滴注者是小儿副鼻窦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依靠ct诊断来加强对小儿副鼻窦炎患者的诊治,减少漏诊,并能使鼻窦炎及时治疗,治愈咳嗽。
作者:沈健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eH)及合并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动态血压水平及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所有高血压病患者,共269例,男158例,女111例。按有无Ⅱ型糖尿病分为高血压组130例(观察组),高血压伴糖尿病组139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caVi、aBi指标检查。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动态血压与caVi、aB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对照组患者各时段的平均收缩压(sBP)、脉压(PP)、caVi呈增高趋势,而aBi和夜间血压下降率降低,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杓型血压占43.5%,对照组杓型血压占23.3%,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caVi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差、日间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脉压差呈正相关,aBi与24 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脉压差等指标呈负相关。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可增加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脉压及收缩压负荷水平,并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caVi,aBi指数可较好的预测高血压病(eH)合并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有caVi ,aBi异常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意义重大。
作者:贾凤英;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通过探讨血尿酸(血清Ua)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得出结论:血尿酸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老年aHf的诊断水平及预后预测价值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海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56例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和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发生的5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调查资料数据表明,31例给药错误中的22例都是由查对不严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加药时不检查药品的质量及有效期而导致给病人应用过期药物;用药时查对不到位,到病人床前不核对床号及姓名就应用药物而造成的错误用药;交接班不到位导致医嘱漏执行等。结论护理不良事件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注重培养护士安全风险意识,注重观察病人动态情况,护士长要加强科室工作全方位的管理,避免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增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化elisa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和步骤,确保检测过程及结果达到预定的标准。方法总结和分析在平时工作中的经验。结果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能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准。结论做好免疫室内质控,对于提高免疫诊断水平意义重大。
作者:杨晓芳;张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侧块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患者19例,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椎管狭窄并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不稳节段用侧块螺钉内固定并突间关节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检查显示置钉位置正确,随诊24~36个月,平均28.6个月,侧块钉牢靠,无松动。结论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侧块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前后路联合手术,近期内疗效满意。
作者:刘彬;金利新;夏玉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应通过各种组织措施和护士自身的努力,使nicU护士工作压力减轻,维持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质量和保持身心健康。方法本文就nicU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探讨。结果我们发现护士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氛围、夜班轮换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病人病情危重、抢救及死亡多、工作量大、待遇偏低等,使得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增多。结论只有从护士的压力源入手,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科学排班、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等,才能使护士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工作。
作者: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操作患者进行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转运后的安置。结果早期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使护理工作更主动、更系统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提高服务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病死率高,管道多等特点,在转运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意外,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和配合抢救的能力,争分夺秒进行救治。
作者:高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为选择一种在紧急情况下用于外科手臂消毒的有效消毒剂及方法。方法对临床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经临床对比分析,聚维酮碘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谱广的消毒剂,而且经济、省时、稳定性能好,适用于野战情况下外科手臂消毒。
作者:韩德辉;刘颖;邵晓红;许桂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