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本文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脂和斑块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作者:周丽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治疗颅脑损伤过程中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依照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分为两组,高压氧组和对照(各50例)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间差异结果高压氧组47例重度患者已呈清醒状态,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73.37%,高压氧组Gcs评分(14.3±1.41)高于对照组(7.36±1.13),而且平均清醒时间(56.2±8.3)小时,较对照组(234.6±7.5)小时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此方法妥全性高,可靠性强,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使患者提前恢复清醒。
作者:王建武;薛广志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应通过各种组织措施和护士自身的努力,使nicU护士工作压力减轻,维持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质量和保持身心健康。方法本文就nicU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探讨。结果我们发现护士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氛围、夜班轮换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病人病情危重、抢救及死亡多、工作量大、待遇偏低等,使得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增多。结论只有从护士的压力源入手,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科学排班、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等,才能使护士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工作。
作者: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rPr)三种方法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共40448例用tP-elisa筛查出745例阳性标本,阳性标本则进一步做tPPa和rPr。结果用tP-elisa法检测出阳性的745例标本,进一步做tPPa确证试验,tPPa阳性690例(其中rPr阳性212例),两种方法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5.050,P=0.000)。结论 tP-elisa二步法是较好的梅毒筛查试验,但在临床监测中仍有一定数量假阳性,用tPPa确证能有效排除tP-elisa的假阳性问题,rPr是现症梅毒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戈庆红;马浩杰;翟光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符合药流条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流产,研究组54例患者在使用药物流产后给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流产之后应用缩宫素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前列腺切除是前列腺增生症主要的治疗措施,手术会造成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常规进行持续膀胱冲洗,从应该有效的控制冲洗液的温度、冲洗的速度入手,保持引流通畅,可以大程度减少膀胱冲洗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雪凤;刘俊峰;纪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呼吸机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呼吸机采取集中管理方式。结果改革呼吸机管理制度之后基本没有了盲目的引进;呼吸机资源配置也比以前合理;机器维修保养责任清楚;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机器故障率大大降低;机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呼吸机作为常用的急救设备,在临床一线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呼吸机的操作、管理与维修在临床工作中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因此,对呼吸机的管理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
作者:高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就诊的30例头颈部血管畸形的患者,包括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扫描成像检查,同时其中15例增加ct检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Mri检查,其头颈部血管均可得到清晰成像,病变部位与周边结构联系清晰可见;且试验组检查效果较对照组成像更清晰、对机体伤害更小、无辐射、无创。结论磁共振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美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共56例进行研究,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人在经过全面高效的护理措施后,病情明显好转的有40例(7l%),放弃治疗的有10例(18%),6例(11%)死亡。结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护理干预,它不仅能够降低死亡率,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金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孕妇课的创新,提高妇产科护理满意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随着现代医学社会模式的转变,加之孕产妇对孕期护理知识需求量的剧增,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孕期知识却给喜欢求助网络的孕产妇造成了更加迷茫与困惑的境地。规范化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医院妇产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产士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以及保障母婴安康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2年至2013年在孕妇课的授课人和授课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首先是主授课人,由原来的医生主讲转变为助产士主讲,由原有的单调被动说教授课形式转变为形式多样互动新颖的讲课模式。结果通过助产士的参与创新孕妇课,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连续性、针对性对孕期教学授课,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印象,并为孕产妇提供了一个咨询和表达个人意见的交流平台,提高了孕妇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时解决了孕期及产后母婴保健问题。结论助产士参与孕妇课的创新充分体现了助产士对孕产妇服务的延伸,使孕妇提前与助产士认识熟悉,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建立了信任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双方的信任、理解、支持,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深受广大孕产妇的好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
作者:冯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纳德和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除此外加用布地纳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76.6%,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气急缓解时间和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布地纳德和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急性盆腔蜂窝织炎(又称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指腹膜以外的组织,位于盆腔腹膜的后方,子宫两侧及膀胱前间隙处的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蜂窝织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有抗感染治疗和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药物主要有青霉素或红霉素及头孢菌素等,在特殊情况下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米氮平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及单用米氮平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疗程共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根据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米氮平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吕晓静;杨旭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孕妇反生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措施及其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43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发病情况、采用的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及其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患者数量明显的变化,产妇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指标接近健康孕妇组,围产儿死亡数、采用剖宫术进行分娩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手术方法能够提高孕妇和围产儿的结局。
作者:李艳菊;王宏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给优质护理服务赋予了全新内容,要想施行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就必须负责各项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全程的整体护理。为了使整体护理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就要在此过程中一直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使其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作者:梁坤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析对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共44例,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组(lfHd组14例)、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15例)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15例)。在患者入选时、治疗6个月后采集所有患者的血尿标本,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入选时三组患者之间的残余肾功能、血脂、血磷、β2微球蛋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经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较入选时明显降低,但lfHd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高于HfHd组和Hd+HP组。治疗后患者的血脂、血磷、β2微球蛋白,HfHd组和Hd+HP组明显低于lfHd组,HfHd组和Hd+HP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过程中,残余肾功能均有所下降,但HfHd组、Hd+HP组与lfHd组比较,残余肾功能下降率较低,同时与lfHd组相比,能够更好的降低血脂、血磷、β2微球蛋白水平。
作者:邓志雄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基本医疗常识和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的研读,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诊疗方案。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医治首先及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重视病情评估和病原学检查,减少不必要住院和延长住院治疗,注意日常的观察,加强护理。
作者:于永军;赵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银屑病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方法对银屑病因病机及分型治疗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结果中医外治法治疗银屑病有独特的优势且相对较安全。故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结论银屑病病位表浅,中医外治法有着其特有的优势,总结这些外治方法的疗效和优势,对进一步提高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白雪;于希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本文就糖尿病肾病饮食疗法原则以及糖尿病肾病常见的饮食疗法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和高血压,改善脂肪代谢障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文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能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动脉疾病、失明等并发症,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并称为世界三大疑难疾病。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近提出的“五套马车”原则强调了饮食治疗,因此开发降血糖的天然药物,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热门而重要的课题。传统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治疗糖尿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降血糖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药物资源和宝贵的研究经验。本文章综述了传统民族药茶的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成果,为糖尿病的饮食和糖尿病的辅助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岱青;曾克;斯琴格;张辰宇;乌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