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艳
目的:测量肝癌组织的电子显微镜的高倍镜视野免疫组化中微血管密度(MVd)与彩色多谱勒成像中肿瘤参数峰值强度(Pi)数值,评价超声造影对肝癌肿块内血管生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肝癌并且有术后病理标本的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10年4月至2014年8月,共计100例,平均年龄(49.2±17.3)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男性68人,女性3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评价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肿瘤参数峰值强度(Pi)和免疫组化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Pi和MVd分别为(42.1±12.6、56.4±18.4;17.2±4.6、23.5±7.8),经过检验,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Pi和MVd有相关性(r分别为0.76、0.79;P<0.05)。结论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肿瘤参数峰值强度(Pi)和免疫组化中微血管密度(MVd)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判断评价肝细胞癌浸润组织的大小,估计肿瘤血管生长的密度大小,为手术的选择提供一定帮助,判断预后的生存率。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方法对孕妇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将曾有过药物流产经历,且无清宫史的健康孕期妇女分为药流组,曾有过手术流产经历的健康孕期妇女分为术流组,比较她们两组在妊娠期间并发症出现率高低,如先兆流产例数,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粘连等例数,还有在分娩期并发症的出现率。结果药流组在先兆流产和前置胎盘发生率方面明显比术流组低,在分娩期并发症方面,药流组中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早破等的发生率低于术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在选择流产时,可能选择药物流产能够降低再次妊娠时妊娠并发症和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当保障孕妇再次妊娠时的安全性,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姚利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子宫按摩和20u缩宫素静注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24h出血量和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来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试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11.54%,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26.92%,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24h出血量和血红蛋白的下降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安全有效的宫缩剂可以有效止血,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推荐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作者:赵秀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等级明显减少,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运动诱发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其运动耐量,值得在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后位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并与纵切横缝术对比。方法治疗组: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26例。对照组: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35例。结果61例患者全部一次治愈,两组无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变形等并发症,但两组在术后疼痛、出血、愈合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术式均可适用于治疗慢性肛裂,纵切横缝术更适用于肛管皮肤疤痕挛缩患者,纵切纵缝术可用于肛管皮肤无或有轻度疤痕患者。
作者:倪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1例由石蜡引发的故障及检修。方法查看仪器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清除完石蜡。结果设备在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检修后可以恢复正常使用。结论在工作时,一定要确认石蜡液面不低于少且不高于多液面标记。过低就会有一部分标本不能完全浸入石蜡,导致标本得不到完全浸润。过高,液体石蜡就会溢出,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类似的故障而停止工作。
作者:冯玉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中西医治疗法治疗肛瘘可有效的提高复发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可改善单纯西医治疗法的并发症,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卢红阳;刁林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针对患有急性胃肠炎病人选择舒适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并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给观察组病人采取舒适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病人的满意程度均较对照组优势明显,经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胃肠炎的病人实施舒适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不但能够增强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令病人早日康复,而且还能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宇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36例无癫痫病史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对继发癫痫与脑卒中的类型、卒中部位、卒中并发症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27.1%(64/236)。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是有关系的,累及皮层的患者易发生,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结论脑卒中为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因素之一,对脑卒中患者加强病情的观察与治疗,预防并发症,能够降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向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106例,对其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行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急诊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急诊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诊疗的成功率,同时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临床医学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和推广。
作者:褚丹;翟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侧块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患者19例,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椎管狭窄并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不稳节段用侧块螺钉内固定并突间关节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检查显示置钉位置正确,随诊24~36个月,平均28.6个月,侧块钉牢靠,无松动。结论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侧块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前后路联合手术,近期内疗效满意。
作者:刘彬;金利新;夏玉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患者较易合并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为非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2~4倍,预后较差,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合理控制饮食、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动态监测血糖,减轻或消除病人的负面心理效应,掌握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降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痊愈,减少复发率。
作者:翟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心电图改变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选择在我院住院、体检、门诊患者经心电图室诊断为早期复极心电图改变89例患者为早期复极组,在体检中心102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其Qrs时限、t波峰-末间期(tpte)、Qt间期心电图改变。结果早期复极改变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心率明显降低,P波时限、tpte、Qtc均明显缩短,Qrs波时限延长(P<0.05),P-r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复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需要和危重疾病相鉴别。因此,要更多结合临床和其它相关检查来探讨。
作者:肖湘豫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应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组病例应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骨折节段上、下相邻椎弓根皮肤处作4个2.0 cm长纵形切口,c型臂X线机透视下,钻入椎弓根螺钉,从一端切口纵形将固定棒置入肌纤维间隙内,棒的两端置入上、下2枚椎弓根钉的槽口内,拧入固定螺帽,撑开复位并矫正屈曲畸形。结果手术出血量平均85ml、住院时间平均10 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0周。术中未发生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脊神经或马尾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患者康复快的优点。
作者:汪昌发;柯文坤;李明;陈川;杜区成;桂燃燃;王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消融与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术后不良发应发生率(11.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2.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消融术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罗群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安徽省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其传染途径和特点,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而复杂,流行强度较大,主要传染途径是粪口传播途径,病毒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染的原因。必须从个人,集体以及医疗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避免病情的恶化以及控制大规模的流行。
作者:宁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分析98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采取的护理措施。结论在术后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专科护理对于改善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香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元月至2013年11月的160例的妊娠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利凡诺尔用于中孕引产,比较两组患者引产的成功率、胎盘残留率、用药至宫缩发动的时间、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为98%,胎盘残留率为2%,而对照组的引产成功率为90%,胎盘残留率为6%,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成功率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玲;丁丛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8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实施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该组患者共18例,经过治疗后达显效6例,占33.33%,有效10例,占55.56%,无效2例,占11.11%,总有效率为88.89%,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1例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为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买买提艾則孜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慢性宫颈炎的中医辨证分析与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216例老年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中医进行分型,并给予其相应的治疗。结果脾虚型治疗有效率为94.83%,肾虚阳型治疗有效率为91.30%,肾虚阴型治疗有效率为98.68%,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4.91%。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宫颈炎患者给予其中医辨证方案治疗,临床效果好,广泛推广使用对患者有益。
作者:徐筱路;刘玉凤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