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韦格纳肉芽肿的CT表现

王月花;周建英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韦格纳肉芽肿, 坏死性血管炎, 肺部病变, 现报道如下, 实验室检查, 系统损害, 微小静脉, 首发症状, 肾脏损害, 毛细血管,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回顾分析, 肺部表现, 病理改变, 血清学, 小血管, 小动脉, 特异性
摘要:韦格纳肉芽肿(WG)是一种少见病,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小血管(包括微小静脉、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血清学检查表现为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阳性.WG常见于风湿科和肾内科,但当肺部病变出现在肾脏损害或系统损害之前时极易被漏诊,因此如何在肺部表现作为首发症状时即考虑到WG的可能十分重要.本文回顾分析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W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部CT表现,以期提高WG的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母乳喂养为新生儿提供了佳的营养方式.但随着近年来母乳喂养的推广和普及,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早期母乳量不足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在不影响母乳喂养的同时尽量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体重的丢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对近年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抽样进行了喂养观察,在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的同时,对早期母乳量不足的新生儿及时添加配方奶混合喂养,在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娅凤;蒋叶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姜黄素处理组(CU组)和对照组(SC组),分别于再灌注后2、6、24、72h和7d时观察大鼠视网膜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视网膜Caspase-3 酶的表达活性及p53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各组模型均制作成功,细胞组织学检查可见CU组损伤明显轻于其他组.CU组视网膜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多于SH组(均P<0.01),但显著少于IR组(P<0.01);CU组p53表达水平及Caspase-3 酶活性均显著强于SH组(均P<0.01),但显著弱于IR组(P<0.01).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调控凋亡相关基因p53 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赛斌;姬斌;陈碧新;张明英;黄晓燕;杨德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踝臂指数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2例冠心病患者及64例非冠心病患者分别作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测量其各自的ABI以及相关生化指标(血糖、TC、TG、HDL、LDL、尿酸、C反应蛋白及总胆汁酸),比较并分析ABI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65.54±10.01 VS 58.53±9.42,P<0.05),ABI明显低于对照组(1.0395±0.1394 VS 1.0976±0.1347,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冠心病组中严重病变者LDL明显高于对照组(106.55±77.48 VS 84.00±26.98,P<0.05),ABI显著低于对照组(0.9643±0.1926 VS 1.0590±0.1173,P<0.01),其他指标亦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实时的ABI监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ABI可以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项指标.

    作者:任品芳;王建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上气道结构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上气道结构与睡眠呼吸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106 例患儿,采用MRI检查上气道结构,检测指标包括:软腭长度、截面积,鼻咽、腭咽、口咽气道截面积,腺样体、双侧扁桃体截面积,舌骨体上前点至颈2、颈3椎间隙与下颌骨联合的低点连线的垂直距离(H-C2C3),颈舌角.并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OAI)、低血氧饱和度(LSaO2)以及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AHI与软腭长度、腺样体截面积及H-C2C3呈正相关(P均<0.05),与鼻咽气道截面积和腭咽气道截面积呈负相关(均P<0.05);OAI与软腭长度、腺样体截面积及H-C2C3呈正相关(均P<0.05);LAT仅与腭咽气道截面积呈负相关(P<0.05).结论 软腭及H-C2C3变长、腺样体肥大、鼻咽及腭咽气道截面积变小等均可能导致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加重.

    作者:倪丽艳;李源;李宁;蔡晓红;刘国钧;刘学军;李昌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CRT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及心房颤动(房颤)是两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率为2%~5%,病情严重者发病率更高.目前,心衰合并房颤的佳治疗方法仍未确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本文现就目前CRT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宇星;徐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热门话题,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尚有争议.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椎体肿瘤、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1].随着新型填充材料的研发以及该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已有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脊柱骨折的报道,但大多结合后路的椎弓根钉内固定术.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本院采用体位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48例,短中期疗效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吴跃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雷公藤甲素抑制TGF-β1的促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外源性TGF-β1及雷公藤甲素作用下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情况以及10-7 mol/L雷公藤甲素对25ng/ml TGF-β1引起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0-7 mol/L 的雷公藤甲素和25ng/ml的TGF-β1作用下皮肤成纤维细胞ERK1/2的磷酸化情况. 结果 TGF-β1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而雷公藤甲素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也呈浓度依赖性;10-8 mol/L的雷公藤甲素即可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P<0.01),10-7 mol/L的雷公藤甲素基本达到大的效应(P<0.01). 10-7 mol/L雷公藤甲素可以显著抑制25ng/ml 的TGF-β1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对ERK1/2促磷酸化作用. 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TGF-β1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作者:朱金土;杨晓红;余土根;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良式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眼球遭遇顿挫伤或爆炸伤时,极易发生虹膜根部离断.当离断范围超过5mm时,又极易形成双瞳,引起畏光及单眼复视等.我院采用改良式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对虹膜根部离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海雁;陈健康;郭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D62P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含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追踪观察6个月后比较UA组不同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UA组患者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UA组患者血小板CD62P含量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UA组血小板CD62P高含量及血清CRP高水平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管重建术)的发生率(74.28%、71.05%)显著高于CD62P低含量及CRP低水平患者(16.67%、29.63%)(均P<0.01).结论 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在UA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指标CD62P及CRP对预测UA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凯;袁国裕;陈国雄;俞晓军;王炎一;方波;王红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睡眠呼吸障碍中不仅常见而且危害大,具有心、脑、肺、肾等多系统损害的倾向[1-2],其中肾脏损害近年来已越来越受重视[3].相关研究表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可以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损伤的程度[4-5].本研究通过检测OSAHS患者尿RBP水平判断肾功能损害情况,分析尿RBP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从而探讨尿RB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慧;徐瑞龙;赵建平;袁青;李欣;楼雅芳;朱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 评价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我院采用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12例(19眼).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计算角膜内皮丢失率以及人工晶状体与角膜的距离,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所有患眼均手术成功,术后第1天11眼角膜透明,8眼角膜上皮轻度水肿,经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后,于术后3~5d消退;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角膜均透明.术后3、6个月角膜内皮计数[(2783±214)、(2749±232)个/mm2)]均较术前[(2937±196)个/mm2]明显减少(均P<0.05);而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内皮丢失率[(5.76±0.23)%]以及人工晶状体与角膜的距离[(2.69±0.37)mm]与术前3个月[(5.24±0.11)%、(2.73±0.18)mm]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虹膜固定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近期存在丢失现象,但3个月后趋于稳定,中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徐海铭;洪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膀胱镜直视下等离子柱状电极汽化切割治疗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也较多,其中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疗效也较为确切.现对我院收治并采用膀胱镜直视下等离子柱状电极汽化切割术治疗的25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虞利民;李新德;张卫星;何小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乳腺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乳腺癌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居第二位[1].乳腺癌的病程及治疗周期长,预后较差,患者普遍存在经济压力重、相关知识缺乏、形象改变等因素,导致对化疗存在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本科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边春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B型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时明显升高,已成为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1-2].国外相关文献报道, 右心功能不全时血浆BNP水平也可以明显升高[3-4].目前,国内关于BNP与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报道尚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左、右心力衰竭以及全心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动脉高压以及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以了解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徐曌;张邢炜;励伟芬;李薇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703例女性尖锐湿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尖锐湿疣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致使生殖器(包括子宫颈、阴道壁、阴道口处女膜)、尿道口、会阴部、肛门口部位表皮瘤样的增生,目前其发病率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居第3位,但有逐渐增高趋势,而且与癌变有关,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4].本文对2002年以来在本中心就诊的703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管理方法和预防控制疾病传播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葛进满;张秋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右室舒张末容积测量在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监测右室舒张末容积在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容量性肺动脉导管监测30例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负荷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右房压(RAP)、肺动脉嵌压(PAWP)等,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对液体负荷有反应,14例患者对液体负荷无反应.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液体负荷前后RVEDVI变化值(△RVEDV)与每搏量指数变化值(△SVI)显著相关(r=0.567 ,P<0.02), RAP、PAWP变化值(△RAP、△PAWP)与△SVI无相关关系(P>0.05). 基础前负荷参数RVEDV、RAP、PAWP与△SVI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治疗时,容量指标RVEDVI较压力指标PAWP和RAP在反映前负荷状态方面更为可信,但RVEDVI不能作为预测机体对液体反应性的指标.

    作者:虞意华;严静;蔡国龙;龚仕金;戴海文;张召才;陈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物理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TMJD)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及关节杂音为主要临床症状,可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和咀嚼肌群,导致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破坏.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多趋向于保守、可逆和非侵入性治疗,其中物理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1].我科自2005年采用超声波药物透入联合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治疗TMJD,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三维图像库的眼科诊断系统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眼科三维图像库诊断系统,提供传统眼B超无法显现的眼球后部及眼眶的冠状切面图像,以期提高眼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通过设计和建立探头控制技术,将B超的二维图像数字化处理后,采集到计算机中,利用新的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形成诊断报告.结果 采用旋转体切法获得眼球的二维图像数据,经图像转换后可通过三维体绘制技术重建为三维眼球图像.结论 利用现有二维B超探头,本系统可以合成眼科B超三维图像,对于特定的眼科疾病,提供了较二维图像更清晰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惠成;钮罗涌;朱朝阳;包家立;胡小君;董映;徐永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5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心力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已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子痫前期、子痫是早产、宫内胎儿死亡、死产、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得到及时控制,我科对15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行积极有效的产前、产后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幼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国南方汉族人A及AB血型的基因亚型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A及AB血型的基因亚型分布,为实现跨ABO血型器官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健康南方汉族成人体检者A型血330份,AB型血140份,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其基因亚型,将4种引物混合物同步扩增,根据PCR-SSP反应产生的特异性阳性条带判定相应的基因亚型.结果 A型样本分型成功327份,AB型样本分型成功139份.A型血基因亚型以A/A201、A/O及A201/O较常见,占95%以上,而A201/A201及A/A不到5%;AB型血中A/B及A201/B基因亚型所占的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54%和46%.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A型血存在多种基因亚型,其特点明显不同于欧美白人,不同亚型之间的抗原性差异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家全;吕火祥;曾程;任黎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