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张伟娜;郭慧

关键词:心理干预, 社交恐惧症, 个性化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70例我科收治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判断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8周以后,观察组患者sad评分及lsas减分率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达到sad治疗效果明显的目的,有较高的安全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车祸受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抢救的105例车祸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无进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急救情况。结果经过院前急救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车祸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有效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

    目的:提高急诊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和能力。方法分析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与防护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缺乏培训教育等密切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防范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避免医源性感染。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护理对策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急性胰腺炎实施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结论在配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对急性胰腺炎的治愈具有良好的效果。并需加强持续的院外健康教育干预工作。

    作者:徐蓉;秦中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门诊麻醉药品应用探析

    目的:通过对门诊急诊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为临床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促进麻醉药品的管理与合理应用。方法利用网络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年度麻醉药品消耗有效数据、销售金额,结合日常处方1826张进行评价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常用麻醉药品有6类,共3种剂型;其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大。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忠信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多发伤的急救措施及护理理念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急救,本组6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0例。结论对严重多发伤应快速及时抢救,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解决威胁生命的征象,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作者:谭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饮白酒过敏性休克抢救的1例护理体会

    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常见如生物制剂、食品、药物等。但酒精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例在临床较为罕见,本文对1例饮用白酒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对其应用的护理措施及体会作一简要描述。

    作者:胡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颅内杂音1例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杂音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术后颅内积气出现杂音的预防。结果行颅脑ct检查示:硬膜下血肿消失,颅内大量积气。因此考虑杂音系脑搏动致颅内气流流动产生的响声。结论术后颅内积气是常见症状,但出现颅内杂音鲜有报道。本例患者颅内大量积气系术中冲洗后未用生理盐水将血肿腔内积气排出,脑搏动致颅内气体流动产生响声。

    作者:程红梅;孙祥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有效应用。方法在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开展全方位的、精细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影响效果。结果本组研究对象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满意度高。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魏小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粘停宁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粘停宁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00例人工流产病人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50例单纯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应用粘停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粘连发生率及患者微循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微循环相关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粘停宁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粘连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闪;张立兰;赵丽芝;张国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分析

    目的:简述二尖瓣狭窄的诊疗。方法对二尖瓣狭窄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二尖瓣在严重狭窄时杂音减轻或无杂音,临床容易被误诊。二尖瓣狭窄一旦确诊,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探析

    目的:对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合理用药进行指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汇总,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苯巴比妥等药品的病例比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Z/VPa、PB/VPa方案在安全性等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于癫痫治疗来说临床意义非常大,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楠;任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药调剂中的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2年出现影响中药调剂的20例个案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影响调剂质量的主要原因,探讨预防措施。结果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20例个案原因主要包括:中药饮片质量7例,调配出现差错5例,开药方不规范4例,称量4例。上述情况为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调剂中存在较复杂的原因,故应该加强临床药师和调剂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调剂准确,让中药的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口眼歪斜治验三则

    口眼歪斜属现代医学面神经麻痹之范畴。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审证求因,以因论治”,辅以针刺之方法,治验颇多,取效桴鼓,今略举验案三则,以示“同病异治”之理。

    作者:汪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提高护生母婴床旁护理中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生在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方法通过扎实母婴专科护理、教会护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应用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对184名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结果护生在掌握母婴床旁护理相关知识的同时,健康教育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扎实母婴专科护理、教会护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护生母婴床旁护理中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纪文君;林芳菲;王玉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时期基层医院如何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

    通过寻求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的措施,为新时期基层医院培育良好的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业务水平,形成团结、协作及敬业的医院精神面貌,树立认识新时期基层医院的医院思想文化建设重要性,为提倡学习和掌握新的医疗诊断技术,促进新时期基层医院整体思想文化素质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赵东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64排CT冠状动脉诊断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诊断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经由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ct动脉成像技术确诊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tca)用心血管造影(caG)进行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此病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埋藏深度以及壁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的除了狭窄程度的平均值之外壁冠状动脉的长度的平均值、埋藏深度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由心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够精准的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国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护理工作对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护理、糖皮质激素异常反应护理、病情监测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都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崔亚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配合手术实施。结果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结论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云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护士在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效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的模式。是世界上先进的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多发骨折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多发骨折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收治的1例因外伤导致左肩胛骨与左肱骨发生骨折的患者,患者除了左肩胛骨与左肱骨发生骨折之外,其身体是多出软组织出现裂伤并且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整体护理之后,患者无其它并发症出现,并且治愈出院。结论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霞;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