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生
目的:探讨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对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亢的比例较高,应予以重视,中医针灸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魏会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His的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更好的方便医生和患者,完善患者的电子病历,使患者更加方便的就医。方法在医院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中,经过研究论证,针对医院的自身特征,成功实现了心电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为完善患者的电子病历提供了较大的贡献。结论基于His实施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收到较好的效果,成果明显。
作者:王淮龙;袁磊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结合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病情分析,研究其临床医疗的基本方法。结论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本病成年人较多发生,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及时科学的对症治疗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宏宇;张頔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蒙药三子散是由诃子、栀子、川楝子三味药材制成,具有清血热,分离正与恶血等功效。本文对蒙药三子散的传统应用,临床观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标准、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药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白永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早期妊娠孕妇的护理观察,推动早期妊娠护理的进一步发展。方法对需要早期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分别就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情况的护理做具体研究。结论早期人工终止妊娠术属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对母体有所伤害,在护理时应格外注意,同时辅以健康教育。
作者:郭淑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为了使待产妇可以顺利地分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待产妇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心理护理的方法。
作者:谢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0引言分娩和哺乳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其中以发生在产后的产母抑郁常见,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母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30期
0引言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均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侵蚀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合并子宫外转移病灶。侵蚀性葡萄胎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1]。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芳;林帆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对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了概述,并将新、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了对比。通过探究其施行以来对医疗机构的意义,提出在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如何更好的做到精细化管理。
作者:朱丹丹;朱永丽;王学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比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97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以及对美容效果是否满意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区皮肤均恢复良好,暂无复发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于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7.8%,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20.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在满足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应在临床上推广选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作为首选。
作者:陈先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比较鼻出血患者运用微波治疗止血和常规填塞方法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诊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运用传统的填塞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运用鼻内镜实施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1~3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56例为治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22例为治愈,20例为有效,18例为无效,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出血患者运用鼻内镜实施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容易操作,对患者来说伤害小,适合用于各级医院,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艳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论妇女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升高,更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变可以停留在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期,可以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因此做好急性乳腺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恢复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刁乃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中低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拨除由于位置深在,类型复杂,手术视野小,毗邻重要解剖结构。是临床上风险较高的手术。本文采用微创法对拨除的106例患者106颗阻生智齿进行回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轻中度疼痛及面部肿胀,均在术后2至3天减轻或消除。干槽症发生3例,占拨牙总数的2.8%。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只要按照规范操作,认真分析阻力,术中遵循多分牙,少去骨的微创原则。阻生牙的拨除仍是较安全的。
作者:唐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比较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中Mri检查者为33例、ct检查者为51例,观察两组在发病后6h内病变检出率及病残率、病死率的比较。结果 Mri检查组6h内病变检出率为66.7%,显著高于ct检查组的5.9%(P<0.05),且Mri检查组病残率、病死率分别为3.0%及0%,均显著低于ct检查组的9.8%及7.8%(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要将MRI检测作为早期病变检出的首要检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病情恶化,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高廷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aecg)检测更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资料,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以心悸、胸闷、胸部不适为主诉500例,发生各种心律失常356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260例。结论 aecg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并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赵瑞;王丽;段玉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对再次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产妇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的再次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产妇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本院收治再次剖宫产术徒手解决娩头困难的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产妇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至胎头娩出时间、产妇子宫切口撕裂事件发生概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颅内出血事件发生概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再次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效果相对于徒手助娩更具优越性,帮助胎儿尽快娩出并降低母婴分娩后并发症事件出现概率,给母婴健康提供足够的保障。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9例osaHs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和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结论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终成功的关键,应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聂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对帕金森排尿障碍患者采取艾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排尿障碍患者共65例,以抽签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气海、关元两穴进行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与排尿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排尿障碍患者采取艾灸治疗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应在相关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吴丹;刘文革;马历兵;何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下肢水肿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0例下肢静脉性水肿和6例淋巴性水肿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其在下肢水肿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静脉瓣关闭功能不全是造成单侧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静脉外肿块的压迫和静脉癌栓是造成单侧下肢水肿的次要原因。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下肢肿胀的病变解剖结构,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快捷、方便、经济,无创的有效检查方法,在下肢肿胀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华;冯亚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用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6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显著。结论消痤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肯定。
作者:马林;李倩;孔连委;张宏丽;芦然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