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谢小燕

关键词:产妇, 分娩, 心理特点
摘要:为了使待产妇可以顺利地分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待产妇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心理护理的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与防治

    自1977年Gruentzing进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领域取得迅猛发展,目前全球每年约超过200万冠心病患者需要行Pci治疗,但其远期效果自介入治疗开始就一直受到再狭窄(isr)困扰,isr目前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其机制及防治措施做简略综述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差错防范探讨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为病人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因此如何加强与防范护理差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术中护理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梅婉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配合手术实施。结果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结论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云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氟尿嘧啶配合聚肌胞治疗多发性甲周疣1例

    甲周疣是发生指(趾)甲周围的一种顽固性寻常疣,临床上处理棘手,用传统的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方法或外科手术切除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创伤大,难愈合,复发率高。我们采取利多卡因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及聚肌胞注射液按1:1:1配制成混合液,于皮损基底处注射的方法,配合口服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口服液,达到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毛广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研究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恢复期的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萨病恢复期患者84例,按住院编号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蒙医针灸,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萨病恢复期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斯琴高娃;乌云斯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V1R波增高、STV2改变对下壁心梗的诊断

    目的:探讨V1r波增高、stV2改变对下壁心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壁心梗患者56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V1r波增高、stV2改变情况。结果下壁伴右心室心梗、下壁伴正后壁心梗患者在V1r波增高和V2导联st段改变上与单纯下壁心梗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出现V1r波增高、stV2改变时则高度怀疑下壁心梗。

    作者:鞠华敏;岳善峰;王正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0.5%碘伏石蜡油纱用于烧伤创面处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0.5%碘伏石蜡油纱在烧伤创面处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覆盖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使用0.5%碘伏石蜡油纱布对患者烧伤部位覆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热感疼痛、消肿时间、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热感疼痛人数为0,对照组热感疼痛人数为16;观察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118.3±24.2)h,对照组消肿时间为(192.2±20.7)h;观察组治愈率为95.7%,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2.6%,总有效率为91.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以上各组数据分别相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使用0.5%碘伏石蜡油纱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恢复情况,提高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可推广使用。

    作者:祁万乐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舒芬太尼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8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颈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麻醉满意评级情况。结果阻滞10min、20min及剥离腺瘤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率、血压均更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麻醉满意Ⅰ级、Ⅱ级例数更多(P<0.01)。结论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满意度高的特点。

    作者:李霄兵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探讨如何沟通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当今探讨的热点话题,护患关系和谐了,有利于患者就医信心的提升,能够营造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对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加以探讨。

    作者:王芳;封永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医院建设的精髓和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提出医院文化建设应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医院应从提高决策者文化意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坚持人本思想,培育医院精神,打造服务品牌等方面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高效发展,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斌;李玉荣;李统虎;周雷;方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消化道溃疡临床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从医院选择患者60例,均为消化道溃疡,且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方法不同,且针对疗效进行严密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明显好转,但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法,优点较为明显,如疗效显著,疗程补不长,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方面也表现良好,可见,针对慢性消化道溃疡,联合用药治疗方式佳。

    作者:朱志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脑中风患者56例康复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康复期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脑中风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教育、饮食护理和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8例试验组患者完全治愈9例,疗效显著1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到了82.2%;28例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疗效显著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是67.9%。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康复期脑中风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玲;龚新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通过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认识,深入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发现其内在规律,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以及以后的康复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多发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均应重视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细致全面的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孙咏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采用阴道B超设为观察组,余者60例采用腹部B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诊断符合率、显示孕囊包块时间及手术选择时间。结果观察组66例患者确诊62例,诊断符合率93.9%,对照组60例确诊42例,诊断符合率7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显示孕囊包块时间及选择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阴道B超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B超。

    作者:李琼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X线胆道造影技术在胆囊疾病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X线胆道造影技术在胆囊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怀疑有胆囊疾患,而临床不典型患者,实施口服胆囊造影检查。结论 X线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肾、输尿管、膀胱及输卵管疾病的诊断亦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慧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其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并伴有轻度呼吸道等症。该病的潜伏期较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传染。流感病毒的分型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对人们的威胁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全世界已发生过多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本文对针对流行性感冒提出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为防止流感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郭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西结合救治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运用中西结合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6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将30例实施纯西医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中西结合救治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救治后的临床总疗效、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4.1%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5.9%,较对照组的23.3%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救治,对于控制病情、预防迟发性脑病有重要作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

    作者:刘辉;王林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重症糖尿病足的1例治疗及护理体会

    为了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文结合1例具体病例谈一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敏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46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韩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