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斯琴高娃;乌云斯琴

关键词:蒙医针灸, 康复治疗, 萨病恢复期,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恢复期的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萨病恢复期患者84例,按住院编号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蒙医针灸,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萨病恢复期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调查全子宫切除术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及影响,通过护士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同时使病人能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娟;张永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目的:探究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强迫症患者30例,对其进行心理治疗,观察临床恢复状况。结果30例病例均完全治愈。结论强迫症在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下可完全康复,但治疗周期较长尤其是重度强迫症患者,部分患者由于无法承受心理压力易放弃。同时要注意治疗过程中心情的轻松愉快。

    作者:李志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和处理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结果表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8%,其中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7%,根据神经损伤的性质而采取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甲状腺手术中应重视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横断性损伤宜早期进行修复,自体静脉桥接移植是修复喉返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绍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路径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老年人和婴儿较少。急性阑尾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阑尾急性感染[1]。其原因可由阑尾管腔梗阻、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厌氧菌。临床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四种。阑尾一旦发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2]。

    作者:袁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三腔二囊管的安置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顺利应用三腔二囊管。结论应用三腔二囊管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安全。其中护理是重要环节,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应当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使其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唐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68例患者进行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缓解5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效果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薛瑞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慢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进而得出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不高,应用胃镜进行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为依据对疾病进行诊治。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肝性脑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医药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30例)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杜秘克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对照组有效率6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蓓琳;管理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中Mri检查者为33例、ct检查者为51例,观察两组在发病后6h内病变检出率及病残率、病死率的比较。结果 Mri检查组6h内病变检出率为66.7%,显著高于ct检查组的5.9%(P<0.05),且Mri检查组病残率、病死率分别为3.0%及0%,均显著低于ct检查组的9.8%及7.8%(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要将MRI检测作为早期病变检出的首要检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病情恶化,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高廷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6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陶金苓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静脉留置针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使用静脉置留针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措施。结果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很多,应当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结论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穿刺技术、合理选择静脉、合理选用针管、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灵活掌握留置时间、输入浓度高及刺激性强药物时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护意识,可预防静脉炎发生。

    作者:陈惠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药足浴疗法运用在内科临床的护理体会

    针对内科慢性病患者,通过中药足浴疗法及护理使其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在护理过程中,按治疗时间及疗程施治,采用中药足浴加按摩的方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作者:乐文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外科护理中作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外科护理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4年1月至6月间收治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素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

    icU 是医院危重病人抢救、监护、治疗的重要场所,它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icU护士的反应性、应急能力、业务技能及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护士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一旦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容易出现疏漏,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护理质量。所以,应重视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身心健康,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维护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丽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

    目的:简述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方法对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论超声是诊断心包积液首选简单、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和心电图。并且是介入穿刺治疗、动态监测、判断预后的佳方法。

    作者:万莹;朱笑飞;王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疗法的护理要点,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光照疗法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58例患儿光疗1~3天,联合药物治疗,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全身皮肤黄染消退。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及时采取光疗很快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效果明显,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光疗中给予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张维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肺胀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肺胀的中医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肺胀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价值。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地高辛与决奈达隆存在不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PALLAS 研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决奈达隆与心血管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心衰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有关,而当前这项回顾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这一结果是否与地高辛和决奈达隆的相互作用有关。在PALLAS 研究中,决奈达隆组和安慰剂组均有约33% 的患者服用地高辛。在所有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中,决奈达隆组有15 例患者因心血管病死亡,而安慰剂组仅有2 人(HR, 7.31)。同时,决奈达隆组有11 位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而安慰剂组中这一数字为0。在没有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中,决奈达隆组和安慰剂组因心血管疾病和心率失常死亡的患者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联合使用地高辛与决奈达隆和心衰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降温护理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道感染的降温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药物降温的80例患儿为对照组,余者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的8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降温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5.0%,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5d内体温恢复正常者比例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患儿,药物与物理联合降温是患儿护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患儿预后会产生直接影响。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下肢水肿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下肢水肿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0例下肢静脉性水肿和6例淋巴性水肿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其在下肢水肿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静脉瓣关闭功能不全是造成单侧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静脉外肿块的压迫和静脉癌栓是造成单侧下肢水肿的次要原因。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下肢肿胀的病变解剖结构,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快捷、方便、经济,无创的有效检查方法,在下肢肿胀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华;冯亚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