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路径

袁坤

关键词:急性, 阑尾炎, 护理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老年人和婴儿较少。急性阑尾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阑尾急性感染[1]。其原因可由阑尾管腔梗阻、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厌氧菌。临床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四种。阑尾一旦发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润咽汤治疗慢性咽炎患者42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润咽汤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实施中药自拟润咽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润咽汤对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杨春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速效救心丸和慢心律治疗室早临床疗效观察

    室早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传统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很多,但均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速效救心丸(天津中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研制)是新一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通窍止痛等功能,但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尚少报道,为此我们根据速效救心丸新型滴丸制剂中川芎、冰片等中药独特作用,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应用该药治疗心脏室早2例。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药塌渍与微波照射联合辨证施护治疗动脉内软斑块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与微波照射联合辨证施护对动脉内软斑块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动脉内软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外加局部中药塌渍和微波照射治疗。治疗30天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81.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中药塌渍与微波照射联合辨证施护治疗动脉内软斑块疗效优于常规单纯药物治疗护理。

    作者:刘德莲;王路;徐冬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

    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确定的危险因素。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了先进的 Gits控释技术与经典的心血管药物硝苯地平相结合,获得了全新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特性。为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本文对我院53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病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阮伟锋;高国祥;张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艾灸治疗帕金森病排尿障碍31例分析

    目的:研究对帕金森排尿障碍患者采取艾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排尿障碍患者共65例,以抽签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气海、关元两穴进行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与排尿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排尿障碍患者采取艾灸治疗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应在相关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吴丹;刘文革;马历兵;何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传染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总结传染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方法分析传染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针对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传染科病房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有所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为了确保传染科病房的护理质量,确保传染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需要针对传染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这样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梁志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简述大肠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病例、查阅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对大肠癌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仍是正确诊断大肠癌的起点,尤其是直肠指检是直肠癌诊断不可忽视的检查。此外,粪便隐血试验及癌胚抗原或大肠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也均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复发转移的随访。

    作者:范明胜;吕文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有效应用。方法在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开展全方位的、精细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影响效果。结果本组研究对象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满意度高。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魏小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附22例报告)

    目的:对比分析X线及ct对纵膈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且术前均接受X线及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情况。结果 ct纵膈肿瘤检出率为100.00%,X线纵膈肿瘤检出率为86.36%,两组对比,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ct诊断符合率为86.36%,明显高于X线诊断符合率59.09%(P<0.05)。结论胸部X线对纵膈肿瘤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清晰显示绝大多数纵膈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然而,对于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及隐藏于纵膈内的小肿瘤灵敏度及特异性较低;因此,X线平片初筛发现纵膈肿瘤后,做ct进一步诊断,可有效提高纵膈肿瘤诊断符合率

    作者:党李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简析心悸的中医诊疗对策

    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心悸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医疗价值。

    作者:潘宇;吴春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周期性麻痹患者的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对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亢的比例较高,应予以重视,中医针灸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魏会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眼热烧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眼热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眼热烧伤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对症护理。结论眼热烧伤发生后,应使患者尽快离开热源或除去致伤物,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创面。眼热烧伤通常伴发于面、颈、胸部、上肢及身体其他部位广泛烧伤。因此对眼热烧伤患者需实施及时正确的早期护理,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西结合救治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运用中西结合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6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将30例实施纯西医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中西结合救治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救治后的临床总疗效、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4.1%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5.9%,较对照组的23.3%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救治,对于控制病情、预防迟发性脑病有重要作用,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

    作者:刘辉;王林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一样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实施门诊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为90.0%,对照组为42.0%,观察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24小时内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中仅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0%,对照组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16.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毛苏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氟奋乃静和氯氮平临床应用的特点分析

    氟奋乃静和氯氮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但是氯氮平具有粒细胞缺乏的危险性,因而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多采用联合用药作为补偿方法,其中氟奋乃静和氯氮平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比较常用。本文主要探讨氟奋乃静和氯氮平临床应用的特点,旨在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降低药物使用的危险性。

    作者:靳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农合制度及报销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本文首先简述了新农合制度以及报销程序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的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完善目前的新农合制度、提高新农合制度对农民的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张学彬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蒙药三子散的研究进展

    蒙药三子散是由诃子、栀子、川楝子三味药材制成,具有清血热,分离正与恶血等功效。本文对蒙药三子散的传统应用,临床观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标准、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药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白永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为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院结合具体情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本文将治疗的过程和结果作一简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志斌;付登义;陈葓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煤工尘肺78例患者肺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和致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煤工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和伤残程度鉴定。结果:在本组78例煤工尘肺患者中,肺功能正常患者的有35例,肺功能轻度损伤的患者有24例,肺功能中度损伤的患者有14例,重度损伤的患者有5例。患者的肺功能的损伤情况随着期别和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吸烟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P<0.01);二级伤残的患者有5例,三级伤残的有12例,四级伤残的患者有39例,5级伤残的患者有8例,六级伤残的患者有14例。结论:煤尘和吸烟能够对肺功能产生协同的损伤作用,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和致残程度随着尘肺期别和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作者:浦东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中应用意义探讨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中应用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理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观察组的疼痛分级、心理情绪改善状况、疾病知识的普及率及满意度等方面都获得极大程度的改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讲循证护理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外科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林颖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