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药三子散的研究进展

白永全

关键词:蒙药, 三子散, 文献研究
摘要:蒙药三子散是由诃子、栀子、川楝子三味药材制成,具有清血热,分离正与恶血等功效。本文对蒙药三子散的传统应用,临床观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标准、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药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CT冠状动脉诊断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诊断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经由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ct动脉成像技术确诊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tca)用心血管造影(caG)进行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此病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埋藏深度以及壁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的除了狭窄程度的平均值之外壁冠状动脉的长度的平均值、埋藏深度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由心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够精准的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国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

    目的:简述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方法对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论超声是诊断心包积液首选简单、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和心电图。并且是介入穿刺治疗、动态监测、判断预后的佳方法。

    作者:万莹;朱笑飞;王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众多,疗效亦不尽相同,除外人工关节置换,临床治疗上有牵引外固定、多种内固定方法。长期卧床牵引已被公认为消极的治疗方法,疗效差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除非有手术禁忌证,否则应积极手术治疗。本文就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及时机选择,闭合复位手术的优越性,操作技巧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高国祥;阮伟锋;张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消毒供应室实施零缺陷管理探讨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其管理中有必要引入“零缺陷”管理理念,探讨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追求和实现“零缺陷”质量目标,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诊疗、抢救工作的需要,让消毒供应室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毛举桂;钟灿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橙皮苷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综述橙皮苷的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对橙皮苷在药理特性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结论橙皮苷是一个药理活性确切、功用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除其在医学上的用途外,还在运动药学和运动营养学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其相关研究工作还有望得到进一步深入、系统的开展。

    作者:徐洪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健康教育及原因分析

    目的:对于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从而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科室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共23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健康教育。结果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不够重视以及宣教不到位与病人的病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医护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有关双硫仑样反应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禁忌证,嘱咐病人禁止喝酒,以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脑出血各期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脑出血各期的Mri征象,评价Mri对该病各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的Mri征象,并讨论其各期的诊断价值。结论对于脑出血各期,尤其是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根据各期的Mri征象,结合ct与相关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作者:王银川;李晨阳;李楠;詹志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院前急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引起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诸多。结论针对院前急救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萍;陈正芬;张颖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命名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55例到我院接受常规健康检查的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测量糖尿病患者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人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白蛋白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庆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长期皮下输注胰岛素可持续缓解1型糖尿病

    这项回顾性观察研究共纳入了200例1型糖尿病患者,旨在评估平均6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期间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起始CSII治疗时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位8.7%,起始CSII治疗6个月后,患者HbA1c水平降至7.5%(P≤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HbA1c水平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低于CSII治疗前水平(P≤0.00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分析新生儿呕吐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呕吐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出生后出现呕吐病症的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呕吐原因有喂养方式不当、出现咽下综合征、肠道感染、便秘、颅内压升高等,经过相应护理,患儿均在1个月内停止呕吐。结论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中应注意区别,给予患新生儿相应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和治愈新生儿的呕吐症状。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疗分析

    目的:简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疗。方法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处理与室早处理相同;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处理则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防治。

    作者: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颅内杂音1例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杂音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术后颅内积气出现杂音的预防。结果行颅脑ct检查示:硬膜下血肿消失,颅内大量积气。因此考虑杂音系脑搏动致颅内气流流动产生的响声。结论术后颅内积气是常见症状,但出现颅内杂音鲜有报道。本例患者颅内大量积气系术中冲洗后未用生理盐水将血肿腔内积气排出,脑搏动致颅内气体流动产生响声。

    作者:程红梅;孙祥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时期基层医院如何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

    通过寻求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的措施,为新时期基层医院培育良好的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业务水平,形成团结、协作及敬业的医院精神面貌,树立认识新时期基层医院的医院思想文化建设重要性,为提倡学习和掌握新的医疗诊断技术,促进新时期基层医院整体思想文化素质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赵东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阶段行相关干预处理后对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共22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干预处理,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及其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的恢复,以及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提高,两组间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阶段的干预处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对患者远期预后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作者:许泽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某军校老干部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某军校老干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2013年我们对某部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和在职教员,进行血尿酸、血压、血脂、血糖测定等各项体检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干部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47.6%。其中,合并高血压者59.5%、合并高脂血症者38.1%,合并糖尿病者35%。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呈正相关。

    作者:刘军桥;薛朝堂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性护理治疗后,在24小时之内停止出血的患者有29例,48小时停止出血的患者有6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依据。同时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恢复,有利于减少出血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桂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子痫前期抗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证评价

    子痫前期是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了使子痫前期妇女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确保母婴健康,当前都对此类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现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子痫前期妇女进行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进而得出结论:通过aid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B超在妇科宫腔手术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B超监护在妇科门诊宫腔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筛选了198例有高危因素患者,采用在B超监护下按操作常规进行相应的手术。结果应用B超监视下行宫腔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结论B超监护下操作有高危因素的宫腔手术,成功率高、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昀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