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封永红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aecg)检测更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资料,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以心悸、胸闷、胸部不适为主诉500例,发生各种心律失常356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260例。结论 aecg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并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赵瑞;王丽;段玉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寒战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硬膜外麻醉的55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有5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醉后寒战的产生与患者的心理、单个个体、环境、术前情形和手术等都有联系,麻醉后寒战经非药物及一些药物的医治以后,全部患者表现病情减轻。结论防止麻醉后出现寒战反响不良,我们要及时做好体温、室温维护,术中及时补液、留心病况的改变,物理和药物医治对其十分有用。
作者:韩秀莲;赵玉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介绍医院建立健康教育专项管理体系的经验,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构建三级健康教育专项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耐多药结核病(Mdr-tB)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搭建以患者为“主导”模式的健康教育平台。对专项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专项管理体系的建立,患者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专项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提高了Mdr-tB患者认知和遵医行为,促进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个性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作者:肖慧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招远市性病病人的就医行为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方法对我院性病门诊的156例病人就医行为、性行为及性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上述性行为增加了感染和传播性病的机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论性病病人就医行为不够积极主动,需加以引导,应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控制性病的传播。
作者:李玉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对策干预,确保了统计数据源的正确性,指标口径以及数据计算的严谨性,正确设置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充分发挥统计网络互通的作用。结论对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吴小艳;卜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6例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治愈14例,好转12例。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张亚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护理心得。方法把在我科接受腹腔镜切除术的阑尾炎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实验组接受干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成功,而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和护理满意程度都差于实验组(P<0.05)。结论阑尾炎病人接受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马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提高急诊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和能力。方法分析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与防护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缺乏培训教育等密切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防范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避免医源性感染。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为了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文结合1例具体病例谈一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敏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通过寻求加强医院思想文化建设的措施,为新时期基层医院培育良好的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业务水平,形成团结、协作及敬业的医院精神面貌,树立认识新时期基层医院的医院思想文化建设重要性,为提倡学习和掌握新的医疗诊断技术,促进新时期基层医院整体思想文化素质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赵东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进行该项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早时间、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早时间为(18.5±3.4)h、(25.8±4.6)h,对照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早时间为(25.5±3.9)h、(38.7±5.2)h,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满意度为88.89%,对照组产妇术后满意度为5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产妇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赵倩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急诊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为临床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促进麻醉药品的管理与合理应用。方法利用网络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年度麻醉药品消耗有效数据、销售金额,结合日常处方1826张进行评价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常用麻醉药品有6类,共3种剂型;其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大。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忠信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众多,疗效亦不尽相同,除外人工关节置换,临床治疗上有牵引外固定、多种内固定方法。长期卧床牵引已被公认为消极的治疗方法,疗效差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除非有手术禁忌证,否则应积极手术治疗。本文就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及时机选择,闭合复位手术的优越性,操作技巧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高国祥;阮伟锋;张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管理中,采用临床路径应用具有安全可靠,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对鼻息肉患者应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鼻息肉患者共7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根据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76.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鼻息肉摘除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苏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带状疱疹患者局部或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结论抗病毒药物对于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明显,且可终生免疫。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也有显著效果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无糖型)、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心肌梗塞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探讨对发生便秘的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位发生便秘的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和总结其发生便秘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35位患者在3~5天内排出软便,21位患者在6~10天排出软便,4位患者在11~15天排出软便。结论心肌梗塞患者发生便秘和多种因素有关,为了避免此类患者用力排便而诱发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帮助和促进心肌梗塞患者顺利排便。
作者:韩艳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急救,本组6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0例。结论对严重多发伤应快速及时抢救,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解决威胁生命的征象,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作者:谭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现代护理管理中激励是医院领导的重要职能和手段。激励指的是通过外部刺激达到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一个持续的心理过程。从护理管理的角度来理解,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绩效[1]。因此,医院领导者要善于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体制,掌握符合护士心理和行为活动客观规律的激励技巧。从而使护士增进知识,获得服务和技术的优势,增加对医院的归宿感。本文重点阐述了激励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使用和方法。
作者: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