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试验组,包括28例男性患者以及22例女性患者,并同期抽取50例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脂水平比较:干预后试验组的tG、tc、ldl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Hdl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试验组干预后,心绞痛、心悸、运动不当、饮食不当发生率比对照组少,血脂下降、体重控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陶金苓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edta-K2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仪器法、直接稀释法计数血小板,手工推片瑞氏染色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结果 edta-K2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结论 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应引起重视并加强镜检复核。
作者:王志达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于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从而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科室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共23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健康教育。结果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不够重视以及宣教不到位与病人的病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医护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有关双硫仑样反应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禁忌证,嘱咐病人禁止喝酒,以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确定的危险因素。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了先进的 Gits控释技术与经典的心血管药物硝苯地平相结合,获得了全新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特性。为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本文对我院53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病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阮伟锋;高国祥;张洪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56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鼻出血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牛银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胆管肿瘤病患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管肿瘤病患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患者术前和围术期进行护理。结论重视胆管肿瘤病患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0引言目前治疗宫颈癌有效的方法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此手术创面大术区解剖变异较大,易引起并发症。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3.8%-21%[1],国内为2.6%-44.9%[2],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膀胱自主排尿功能及早恢复,将会有30%-70%的患者在2周内需要再次留置尿管,研究显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与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密切相关现将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姬艳妮;王瑞;周丽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要想使肠梗阻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除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这样才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付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的常见急病之一,尤其是重度患者早期即出现呼吸循环衰弱,故早期基本生命支持,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果合理使用阿托品,患者的治愈率较高。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合理利用阿托品。
作者:刘利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阶段行相关干预处理后对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共22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干预处理,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及其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的恢复,以及远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提高,两组间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阶段的干预处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对患者远期预后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作者:许泽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肺炎的内科护理方式,减轻病患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相关科研理论结合我院肺炎病例护理经验做总体分析。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会促进肺炎的治疗和痊愈,同时注意继发性肺炎的护理辅以相应的健康教育。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输液室工作效率的原因以及提高方法。方法将10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组各5名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对照组按传统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优等化服务工作模式,以此来评估两组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反馈意见。结果观察组护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输液模式对于提高门诊输液室工作效率、患者的满意程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高秀平;李燕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阑尾术后出现阑尾残端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阑尾患者4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5例行阑尾切除术,4例并发阑尾残端瘘,本组发生率约1.1%,发生原因有手术并发症和医源性损伤,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手术方式治愈。结论阑尾术后出现残端瘘应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方式,可有效治愈。
作者:廉乾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通过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认识,深入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发现其内在规律,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以及以后的康复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8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颈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麻醉满意评级情况。结果阻滞10min、20min及剥离腺瘤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率、血压均更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麻醉满意Ⅰ级、Ⅱ级例数更多(P<0.01)。结论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满意度高的特点。
作者:李霄兵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本次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原因,探讨如何加强农村伤寒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根据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标准进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本次检测吴堡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河塘水共42份,熟食店熟食、操作台面、半成品等共40份,其中的一份河塘水中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其中的一份食品中检出伦敦沙门氏菌。结论该起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是地面水源型疫情,由于不洁用水,或食用受河水污染的熟食引起发病。
作者:仲春林;徐秀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了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好。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和致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煤工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和伤残程度鉴定。结果:在本组78例煤工尘肺患者中,肺功能正常患者的有35例,肺功能轻度损伤的患者有24例,肺功能中度损伤的患者有14例,重度损伤的患者有5例。患者的肺功能的损伤情况随着期别和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吸烟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P<0.01);二级伤残的患者有5例,三级伤残的有12例,四级伤残的患者有39例,5级伤残的患者有8例,六级伤残的患者有14例。结论:煤尘和吸烟能够对肺功能产生协同的损伤作用,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和致残程度随着尘肺期别和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作者:浦东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icU 是医院危重病人抢救、监护、治疗的重要场所,它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icU护士的反应性、应急能力、业务技能及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护士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一旦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容易出现疏漏,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护理质量。所以,应重视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身心健康,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维护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丽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