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蓉芝
目的:探讨护生在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方法通过扎实母婴专科护理、教会护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应用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对184名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结果护生在掌握母婴床旁护理相关知识的同时,健康教育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扎实母婴专科护理、教会护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护生母婴床旁护理中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纪文君;林芳菲;王玉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室早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传统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很多,但均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速效救心丸(天津中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研制)是新一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通窍止痛等功能,但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尚少报道,为此我们根据速效救心丸新型滴丸制剂中川芎、冰片等中药独特作用,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应用该药治疗心脏室早2例。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早期妊娠孕妇的护理观察,推动早期妊娠护理的进一步发展。方法对需要早期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分别就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情况的护理做具体研究。结论早期人工终止妊娠术属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对母体有所伤害,在护理时应格外注意,同时辅以健康教育。
作者:郭淑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讨论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科150例肺炎患儿,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儿的脉率、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等恢复正常,与住院时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鹤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交流晚期老年痴呆的临床护理心得,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5例晚期老年痴呆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论患者均可得到良好的照顾。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属于失能患者,在护理上需要护理人员更加耐心细致,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状态。
作者:刘淑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医院建设的精髓和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提出医院文化建设应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医院应从提高决策者文化意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坚持人本思想,培育医院精神,打造服务品牌等方面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高效发展,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斌;李玉荣;李统虎;周雷;方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肺炎的效果,减轻病患痛苦。方法在实验室内使用serodia-MYc0Ⅱ试剂对样本血清进行化学检验,收集其数据,分析测定结果。结论 serodia-MYc0Ⅱ试剂对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作用明显,可精确区分出其阳性、弱阳性、阴性。针对结果医生可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晶晶;赵冬梅;张雁;周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伊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伊托比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伊托比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患者胃镜下食管炎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的胃镜下食管炎食管炎的变化和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伊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雷尼替丁联合伊托比利,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光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1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总的医院感染率是8.93%。随着新生儿体重的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不同体重组发生医院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8.2%在皮肤粘膜。结论低体重儿易发生医院感染,提示要特别注意低体重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对策干预,确保了统计数据源的正确性,指标口径以及数据计算的严谨性,正确设置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充分发挥统计网络互通的作用。结论对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吴小艳;卜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粘停宁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00例人工流产病人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50例单纯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应用粘停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粘连发生率及患者微循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微循环相关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粘停宁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粘连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闪;张立兰;赵丽芝;张国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选用选用24h动态血压检测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血压均有所下降,但降压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25%)优于对照组(77.50%),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优于贝那普利单纯应用效果,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朝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患在治疗前后脑脊液检查结果的变化分析。方法分别检测45例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患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脑脊液中细胞数量、总蛋白数量、葡萄糖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儿童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儿童病患中,治愈3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死亡1例。在治疗后期脑脊液细胞计数、压力与治疗之前进行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在治疗后期总蛋白数量、葡萄糖水平和氯化物水平与治疗之前进行比较有显著的改善。结论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及相关治疗可有效改善:化脑儿童病患的脑脊液细胞数量、压力水平、总蛋白水平、葡萄糖及氯化物水平。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通过研究国人在硬膜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从而得出结论: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的蓄积,主要是由于罗哌卡因在体内消除代谢能力较强所致。
作者:巴吐尔·热西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o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分级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莹;魏博;张国锋;沈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侧枝循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的表现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选择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出现24小时以内)进行常规Mri和sWi检查,并在2周,3个月内进行复查。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周围侧枝血管的显示程度进行分级。得出相应临床niHss评分,并与sWi显示程度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有34例显示梗死周围侧枝血管的存在,占比例为74%。其中ii级显示16例(占35%),i级显示18例(占39%),0级显示12例(占26%)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有正相关性(rs=0.696, 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侧枝血管在sWi的表现具有一定特点;量化分析侧枝血管的显示程度,有助于判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侧枝循环情况,对评价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志宏;郭宇;李鑫;王昕光;杨笑一;张代辉;柴家荣;张淑慧;齐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aecg)检测更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资料,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以心悸、胸闷、胸部不适为主诉500例,发生各种心律失常356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260例。结论 aecg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并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赵瑞;王丽;段玉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在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中采用双钢板固定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28例,均给予双钢板固定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能解剖复位,且经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治疗,28例患者术后均能达到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42±0.73)个月;根据腕关节和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价,优14例,良1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适症状出现。结论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疗法治疗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安全性理想、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承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合理用药进行指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汇总,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苯巴比妥等药品的病例比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Z/VPa、PB/VPa方案在安全性等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于癫痫治疗来说临床意义非常大,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楠;任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顺利应用三腔二囊管。结论应用三腔二囊管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安全。其中护理是重要环节,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应当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使其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唐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