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艾灸联合治疗颈椎病38例疗效观察

高长镝

关键词:针刺, 艾灸, 颈椎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艾灸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56例采用针灸疗法的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56例采用针刺疗法的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PQ颈痛量表评分更低(P<0.01)。结论采用针刺艾灸联合治疗颈椎病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不适感受,减低nPQ颈痛量表评分,且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甲强龙联合氨茶碱持续静脉输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今,医疗、护理纠纷越来越多,如何保障患者的利益和保护好医疗工作者的利益已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首先简述了甲强龙联合氨茶碱持续静脉输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安全隐患,继而对如何预防以及处理这些护理安全隐患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寻找科学合理的解除隐患的对策。

    作者:文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

    目的:提高急诊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和能力。方法分析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与防护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缺乏培训教育等密切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防范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避免医源性感染。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分析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的心理状况,总结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7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观察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对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达到9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排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在积极的心态下更容易战胜病魔,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对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这一方式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三腔二囊管的安置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顺利应用三腔二囊管。结论应用三腔二囊管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法,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安全。其中护理是重要环节,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应当根据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患者的特点,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使其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唐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探讨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糖尿病冠心病治疗的7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则给予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等。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试验组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2%与89.2%。两组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在糖尿病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秦传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探讨如何沟通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当今探讨的热点话题,护患关系和谐了,有利于患者就医信心的提升,能够营造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对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加以探讨。

    作者:王芳;封永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取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血压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病情稳定出院。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目的:对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找出防范措施,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方法分析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手术室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有所减少,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证。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应当对手术室的护理加强管理,建立相关制度,杜绝和防范手术室安全隐患。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简述大肠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病例、查阅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对大肠癌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仍是正确诊断大肠癌的起点,尤其是直肠指检是直肠癌诊断不可忽视的检查。此外,粪便隐血试验及癌胚抗原或大肠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也均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复发转移的随访。

    作者:范明胜;吕文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36例的方式探讨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结合产妇的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分成阴道试产组以及剖宫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为86.7%,阴道试产组的出血量明显剖宫产组低,住院时间比剖宫产组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子宫破裂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在合理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情况下,选择阴道试产进行再次分娩,更具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97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以及对美容效果是否满意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区皮肤均恢复良好,暂无复发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于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7.8%,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20.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在满足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应在临床上推广选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作为首选。

    作者:陈先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o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分级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莹;魏博;张国锋;沈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3例骨科创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皮肤缺损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Vsd治疗,配合植皮术,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23例患者经Vsd治疗,均有新鲜肉芽组织形成,配合植皮后,创面均得以修复。结论采用Vsd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莉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简析心悸的中医诊疗对策

    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心悸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医疗价值。

    作者:潘宇;吴春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2010年卫生部号召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积极响应,认真配合,以实际行动达成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活动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周丽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1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总的医院感染率是8.93%。随着新生儿体重的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不同体重组发生医院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8.2%在皮肤粘膜。结论低体重儿易发生医院感染,提示要特别注意低体重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高剂量甲氨蝶呤能够减少DLBCL高复发风险患者的CNS复发率

    该回顾性分析评估了使用高剂量甲氨蝶呤防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出现CNS复发的疗效。该研究纳入200名患者,107名为高复发风险患者,93名为低复发风险患者;均使用R-CHOP或相似的方案进行治疗。给予40名高复发风险患者预防性治疗,33名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鞘内脂质体阿糖胞苷治疗,7名患者单独使用鞘内阿糖胞苷。总所有高风险患者中,接受预防治疗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复发频率较低(2.5% vs 12%; P =0.08)。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职业倦怠在护士群体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护士的工作岗位特殊,尤其是儿科护士,她们的心理与身体受着双重的考验,因此职业倦怠在儿科护士中更加明显。本文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解决的策略。

    作者:秦文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存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胃癌作为我国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察觉后往往已经成了晚期,护理干预如果不及时的话对于胃癌患者手术后的存活将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手术患者日后的存活质量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影响。方法针对我院56例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护理干预组除了正常的护理之外,加强了护理干预工作,如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康复训练、合理调整患者饮食等多方面进行。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护理干预组在情绪焦虑方面比常规护理较低,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上强于常规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的胃癌术后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由此可见,采用不同的疏导策略进行心理安慰,从而增强自身应激能力。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给予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质量。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骨科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在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院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引起院内跌倒坠床的原因诸多。结论通过对骨科患者跌倒/坠床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危险因素降至低,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日和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冯孝娟;张颖;王子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