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宁;马启华
胰腺中段切除术是针对胰腺颈部和体部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而设计的一种胰腺节段切除的手术方式,又称中心胰腺切除术或中间胰腺切除术。Guillemin[2]在1957年首次应用于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的治疗,1959年letton[3]报道对胰腺外伤患者进行节段性胰腺切除,治疗效果良好,1993年rotman[4]等报道了14例患者行胰腺中段切除治疗胰腺颈部肿瘤,由于保留了更多的正常胰腺组织,使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得到大限度的保全,此种手术方式迅速得到了胰腺专科医师的重视。因此胰腺残端处理方式成为众多外科医生研究热点,但目前为止仍没有系统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残端处理消化道重建方式有三种:单吻合、双吻合、胰-胃吻合。在实际操作中单吻合应用较多;双吻合应用较少。所谓双吻合方式是指胰腺近切端、远切端分别与空肠吻合。而单吻合是指胰腺近切端关闭、远切端-空肠roux-en-Y吻合。胰-胃吻合时胰腺近切端关闭、远切端与胃后壁吻合。1957年,Guillemin[8]等首先为1例慢性胰腺炎做了中段胰腺切除和双吻合术。1959年letton[9]和Wilson对2例胰体外伤病人行胰头断端闭锁,胰尾空肠roux—en—Y吻合术取得成功。胰腺双吻合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胰腺中段切除术中近切断处理困难时才选用双吻合方式,但近部分学者提出,双吻合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能预防残端的胰瘘。应在胰腺中断切除术中常规行双吻合,有助于减少胰瘘的发生率。在此观念上目前仍有分歧,无统一认可的吻合方式。
作者:额尔德木图;杨成旺;孟兴凯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0.5%碘伏石蜡油纱在烧伤创面处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覆盖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使用0.5%碘伏石蜡油纱布对患者烧伤部位覆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热感疼痛、消肿时间、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热感疼痛人数为0,对照组热感疼痛人数为16;观察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118.3±24.2)h,对照组消肿时间为(192.2±20.7)h;观察组治愈率为95.7%,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2.6%,总有效率为91.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以上各组数据分别相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使用0.5%碘伏石蜡油纱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恢复情况,提高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可推广使用。
作者:祁万乐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为了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文结合1例具体病例谈一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敏恒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1],已经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用药,因此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如何及时的发现并对不良反应的患者做出抢救措施,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及其家属所期待的。本文通过对本院一例因注射甲磺酸加贝酯而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为大众对不良反应的认知提供临床实例。
作者:姚叶星;姜国伟;徐萍;吴曹贞;朱蓓德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60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动态观察,其肺部体征轻微,与X线胸部阴影显著表现不符。其胸部X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5例(占8.3%);支气管肺炎13例(占21.7%);肺门影增浓8例(占13.3%);肺纹理增粗、走行紊乱19例(占31.7%)。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X线表现显著,且出现较早,诊断需认真分析X线的征象,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艾尔肯·阿合买提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癌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积极影响。方法对101例妇科癌症患者围手术期存在不同的心理特征加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101例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配合手术治疗,基本在预期时间康复出院。结论有针对性做好妇科癌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恐惧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陈维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院38例糖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出院,1例因严重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精心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和出院后生活质量相当关键,同时还能向患者传受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护理办法。
作者:刘彩霞;李跃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休克病人的病情分析,研究其临床护理方法。结论休克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意用药情况,更要预防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循环障碍综合征,由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是感染性休克的关键。因此临床上一定要做好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及健康。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探讨高质量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现有妇科常规术前准备工作进行改进。结果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了人文化关怀。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手术的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作者:刘扬;滕娟;刘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2010年卫生部号召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积极响应,认真配合,以实际行动达成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活动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周丽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烧伤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人的临床症候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结论烧伤是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烧伤不仅伤及皮肤或相邻组织,并能影响全身重要内脏器官。尤其大面积烧伤常并发严重感染及休克,死亡率很高。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治疗应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患者的中医临床分型采取科学合理的中医治疗,对促进烧伤患者的痊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滕健;李峰;韩晓梅;张红松;郑婉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讨论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科150例肺炎患儿,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儿的脉率、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等恢复正常,与住院时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鹤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0引言分娩和哺乳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其中以发生在产后的产母抑郁常见,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母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通过讨论宫颈环型电切除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而得出结论: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好,简单易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通过探讨新护士培训招聘的新模式,进而得出结论:新护士通过选拔-培训-再选拔-招聘的新模式,是选拔适用性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毛崇秋;王玉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护士素质与社区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基本途径。方法从护理工作的需求,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要求,以及上级部门对护理工作的具体指导,提出护士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结果从护士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谈新时期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结论当代护士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修养,不仅要有高雅自然的风度,还要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以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勇攀护理科研的新高峰。
作者:熊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患儿中运用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诊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共7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其高频超声辅助检查,并与同期抽取的7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比照研究。结果从淋巴结的位置来看,观察组检出右侧腹淋巴结的概率是60.0%,这要较对照组38.6%更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在脐周部位观察组则要较对照组偏少(P<0.05)。从淋巴结的纵横比来看,观察组的比值是(2.14±0.17),要较对照组的(1.23±0.10)更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在淋巴结长径≥10mm、同部位淋巴结数量≥3个以及淋巴结出现点条状血流等方面,两组对比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患儿运用高频超声诊断,对于确诊病情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
作者:贡兆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4至2012年收入我院的6733名建册孕妇和6542名产妇的围产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孕妇建册率为100%,早建率为64.3%,高危妊娠发生率为6.7%,产后访视率为97%,围产儿死亡率为10.3%,婴幼儿死亡率为11.4%,产妇死亡率为30.1/10万,产后六周复查率为77%,经过专人管理,围产儿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极其重要,应加强人们对围产保健的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的专人管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进行该项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早时间、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早时间为(18.5±3.4)h、(25.8±4.6)h,对照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及泌乳的早时间为(25.5±3.9)h、(38.7±5.2)h,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满意度为88.89%,对照组产妇术后满意度为5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产妇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赵倩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贯以对症护理为主,辅以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痊愈,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池俊娣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