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重度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陈群;沈丽丽;马月利

关键词:左卡尼汀, 参麦, 注射液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 重度心力衰竭, 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患者, 收缩功能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 DCM, 回顾性分析, 异常负荷, 心脏病学,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心肌功能, 损伤程度, 失调程度, 临床资料, 联合使用
摘要: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DCM)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因,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更新了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认为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为主,存在收缩功能障碍[1].DCM患者心肌功能失调程度不能用异常负荷状况或者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来解释,其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现对我院联合使用左卡尼汀及参麦注射液治疗的DCM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的比较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药物治疗多无效,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手术及保留子宫的肌瘤剔除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子宫生理功能的进一步认识,采用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妇科医生和子宫肌瘤患者的共同愿望.我院近年来开展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并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者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玲玲;辛廖冰;张天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AOP)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3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50%,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达90%.反复发作AOP可造成早产儿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甚至导致猝死等严重后果,应及时处理[1].我院近年收治的早产儿反复AOP病例57例,其中29例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子充;蒋琦;王玉芳;潘立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近视眼Q值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角膜是主要的屈光成分之一,其屈光力占人眼屈光力的3/4.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组织的消融作用,改变角膜前表面形态及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全眼球屈光力的目的.全面深入研究和了解角膜形态及全眼球的屈光状态和视觉质量对于提高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Q值对于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引导效果在临床上已得到肯定,其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对在我院行近视屈光手术的79例(158眼)患者的双眼Q值差异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邵利琴;杨亚波;冯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CRT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及心房颤动(房颤)是两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率为2%~5%,病情严重者发病率更高.目前,心衰合并房颤的佳治疗方法仍未确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本文现就目前CRT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宇星;徐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内镜在困难性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已较为成熟.但由于个体局部解剖学变异的限制或一些系统性疾病的存在,部分病例在传统设备和技术下因视野暴露不佳或存在观察盲区而无法完成手术,并且易造成黏膜擦伤、牙齿松动及脱落、舌体麻木、反射性心跳骤停等并发症[1].支撑喉镜结合鼻内镜进行喉显微外科手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我科自2002年以来对传统喉显微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采用支撑喉镜结合鼻内镜显微手术[2]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金山;李胜;傅寅;张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联合应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缺血性肠病[1]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主要由肠系膜上动脉狭窄、闭塞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所致,是临床一种较少见的急腹症,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延误诊治.血浆D-二聚体是已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其血浆中水平可代表体内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生成情况,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在肺动脉栓塞、夹层动脉瘤、门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过程中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2-4].但在缺血性肠病中的应用少有报道,笔者对临床怀疑缺血性肠病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D-二聚体联合多层螺旋CT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春宇;方金忠;汤武亨;王善军;李松财;金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姜黄素处理组(CU组)和对照组(SC组),分别于再灌注后2、6、24、72h和7d时观察大鼠视网膜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视网膜Caspase-3 酶的表达活性及p53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各组模型均制作成功,细胞组织学检查可见CU组损伤明显轻于其他组.CU组视网膜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多于SH组(均P<0.01),但显著少于IR组(P<0.01);CU组p53表达水平及Caspase-3 酶活性均显著强于SH组(均P<0.01),但显著弱于IR组(P<0.01).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调控凋亡相关基因p53 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赛斌;姬斌;陈碧新;张明英;黄晓燕;杨德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良式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眼球遭遇顿挫伤或爆炸伤时,极易发生虹膜根部离断.当离断范围超过5mm时,又极易形成双瞳,引起畏光及单眼复视等.我院采用改良式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对虹膜根部离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海雁;陈健康;郭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阴唇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患者女性,19岁,未婚,因发现外阴肿物8年,拟诊外阴肿物性质待查,于2008年3月17日住院.患者于8年前发现右侧大阴唇小肿块,约1.5 cm×1.0 cm大小,无痛无痒.至2年后增大至约2.0 cm×1.5 cm,后迅速增大.近年感反复外阴瘙痒和溃疡出血,无右下肢疼痛.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好,无明显消瘦,既往月经规则,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平时白带不多,无阴道流液、腹痛、乏力及发热.父母及妹妹均体健.

    作者:秦朝霞;姚志韬;丁英;窦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生态制剂强化的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微生态制剂强化的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7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成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强化治疗组应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加微生态制剂,连用1周;对照组单用肠内营养混悬液.监测肠内营养前1d和第8天两组患者内毒素(E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同时测定前1d和第8天粪便中分泌型IgA(S-IgA),检测两组患者菌群失调情况并分类,并观察比较两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第8天外周ET、CRP、TNF-α)、IL-6水平强化治疗组中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同时强化治疗组粪便中S-IgA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感染等并发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粪便中细菌油镜计数结果显示强化治疗组菌群失调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强化的肠内营养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内营养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增强患者机体免疫.

    作者:许强宏;严静;龚仕金;吴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变态反应疾病,其发病率占慢性荨麻疹的70%~80%,而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部分患者单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科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治分析

    大疱性类天疱疮(GB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主要特征.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GBP主要的治疗药物.现对我院收治的GB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孝琴;赵占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B型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时明显升高,已成为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1-2].国外相关文献报道, 右心功能不全时血浆BNP水平也可以明显升高[3-4].目前,国内关于BNP与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报道尚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左、右心力衰竭以及全心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动脉高压以及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以了解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徐曌;张邢炜;励伟芬;李薇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物理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TMJD)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及关节杂音为主要临床症状,可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和咀嚼肌群,导致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破坏.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多趋向于保守、可逆和非侵入性治疗,其中物理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1].我科自2005年采用超声波药物透入联合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治疗TMJD,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LASEK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是利用酒精软化角膜上皮,并通过上皮刀作60~80μm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原位磨镶来改变角膜屈光度治疗近视,更加适用于角膜较薄、近视度数较高的患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LASEK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武英;潘冰心;楼倚天;李卫;杜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上气道结构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上气道结构与睡眠呼吸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106 例患儿,采用MRI检查上气道结构,检测指标包括:软腭长度、截面积,鼻咽、腭咽、口咽气道截面积,腺样体、双侧扁桃体截面积,舌骨体上前点至颈2、颈3椎间隙与下颌骨联合的低点连线的垂直距离(H-C2C3),颈舌角.并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OAI)、低血氧饱和度(LSaO2)以及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AHI与软腭长度、腺样体截面积及H-C2C3呈正相关(P均<0.05),与鼻咽气道截面积和腭咽气道截面积呈负相关(均P<0.05);OAI与软腭长度、腺样体截面积及H-C2C3呈正相关(均P<0.05);LAT仅与腭咽气道截面积呈负相关(P<0.05).结论 软腭及H-C2C3变长、腺样体肥大、鼻咽及腭咽气道截面积变小等均可能导致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加重.

    作者:倪丽艳;李源;李宁;蔡晓红;刘国钧;刘学军;李昌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三维图像库的眼科诊断系统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眼科三维图像库诊断系统,提供传统眼B超无法显现的眼球后部及眼眶的冠状切面图像,以期提高眼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通过设计和建立探头控制技术,将B超的二维图像数字化处理后,采集到计算机中,利用新的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形成诊断报告.结果 采用旋转体切法获得眼球的二维图像数据,经图像转换后可通过三维体绘制技术重建为三维眼球图像.结论 利用现有二维B超探头,本系统可以合成眼科B超三维图像,对于特定的眼科疾病,提供了较二维图像更清晰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惠成;钮罗涌;朱朝阳;包家立;胡小君;董映;徐永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喉癌生物治疗的研究和思考

    近二十年来,尽管喉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术后生存率的改善仍然有限.基于头颈部重要血管和颅神经的限制,部分晚期喉癌尤其是治疗后复发的病例,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再次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加之辅助性放、化疗对鳞状细胞癌敏感性不高,因此根治性手术加术后辅助性放化疗对晚期喉癌的局部控制效果往往并不佳.这正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难题,也正是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喉癌生物治疗研究的原因.

    作者:杨蓓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乳腺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乳腺癌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居第二位[1].乳腺癌的病程及治疗周期长,预后较差,患者普遍存在经济压力重、相关知识缺乏、形象改变等因素,导致对化疗存在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本科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边春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D62P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含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追踪观察6个月后比较UA组不同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UA组患者血小板CD62P含量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UA组患者血小板CD62P含量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UA组血小板CD62P高含量及血清CRP高水平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管重建术)的发生率(74.28%、71.05%)显著高于CD62P低含量及CRP低水平患者(16.67%、29.63%)(均P<0.01).结论 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在UA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指标CD62P及CRP对预测UA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凯;袁国裕;陈国雄;俞晓军;王炎一;方波;王红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