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王艳香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临床疗效。方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再根据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早中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与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故临床使用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霞;刘迎春;刘耀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指导和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增加母乳喂养的指导以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泌乳充足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术后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郭秋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设计患者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出院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调研患者服务需求。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措施,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分阶段满意度测评,可促进护士的专业知识积累,护患之间的良性沟通。
作者:赵长丽;马续威;王余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病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的发热、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发病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是临床上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曾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入住老年科的社区获得性多重耐药菌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社区获得性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分型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入住老年科确诊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356例,选择在入院24小时内留取标本进行培养分析,以判断病人是否于入院前已感染多重耐药菌。结果同期发生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共51例,其中33例为社区获得性占9.26%,余为医院感染。社区获得多重耐药菌的阳性率占64.7%。结论多重耐药菌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多见于院内感染,但目前社区获得性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增高,正威胁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应引起病人及家属和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做好慢性病病人出院时的社区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田改生;杨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落实情况。方法调查流动儿童监护人,询问疫苗接种情况并记录个案调查表。结果五种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86.8%、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83%、百白破疫苗78.3%、麻疹疫苗70.8%、乙肝疫苗54.7%。结论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调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微青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蒙药结合策格(酸马奶)疗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40例患者,治愈:2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魏其其格;敖其;敖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静脉人血白蛋白与食用香油外用于新生儿臀部中度重度尿布疹(红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190例患中度重度尿布疹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静脉人血白蛋白和经高温熬炼的食用香油护理,对照组选择炉甘石液联合氧化锌膏剂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中度重度尿布疹护理效果及时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儿臀部尿布疹疗效及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中的重度新生儿尿布疹治疗效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新生儿尿布疹治疗效果比较P<0.01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食用香油法治愈的天数明显短于炉甘石氧化锌膏法,P 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人血白蛋白与食用香麻油联合使用对护理新生儿中度重度尿布疹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妇科检查、药物以及物理治疗等多个方面护理,并观察综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者感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临床上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腹壁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中总结手术方法。结论腹壁成形术能将腹部过多的皮肤和脂肪切除并收紧腹壁的肌肉,可以明显地改善腹部膨出的外形。不管是完全腹壁整形手术或是部分腹壁整形手术,都可以使有松垂的腹壁肌肉和过多的皮肤的男女取得极好的效果。
作者:钟书强;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塞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总结经验。结论急性肠梗阻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猛的常见急腹症,在行手术治疗之后,需紧密配合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此病的围手术期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室护士应在短时间内安排展开手术,手术室护士应正确配合使用外科吻合器,手术室护士应做好职业标准预防,以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柴晓丹;王献霞;韩璐;赵琳琳;陈艳华;杨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具体病征的观测,及对麻醉药物的使用规则的研读,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结论小儿烧伤手术的麻醉处理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和健康指标,采取针对性的麻醉措施,严格谨慎的实施麻醉处理。
作者:王伟明;徐丽丽;郦苗;孟鑫;李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麻醉苏醒室的功能是确保病人麻痹后能顺利清醒,病人手术后在麻醉苏醒室再接受专业培训的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密切观察及评估,甚至治疗。合理的护理操作及时发现,处理及预防麻醉后并发症,并有效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玲玲;韩杉;高娟;韩艳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并判定疗效,同时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d 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5.0%,且所有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为(60.3±5.6)分,明显大于治疗前。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在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程仁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讨论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抽取我科10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通过总结分析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预后有着很显著的消极影响,增加围产儿的病死几率,增加孕妇的手术分娩几率。要想使此类孕妇得到更好的分娩结果,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就需要使此类孕妇得到早期准确的诊断,并对她们采取及时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杜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口腔种植技术是通过人工种植术将种植体结合 GBr 技术植入人体额骨作为人工牙根的支持,已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354例患者均接受了植入术,对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均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籍艳萍;张桂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藻酸锌钙盐敷料用于混合痔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8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用藻酸锌钙敷料换药,对照组术后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肉芽生长情况,创面分泌物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藻酸锌钙盐敷料在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切口分泌物,促进切口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凡士林油纱条。结论藻酸锌钙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换药材料,临床疗效肯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影像增强器失真故障以及其维修策略方法以我院 Ge tX-Ⅲ透视胃肠机上的东芝影像增强器为例,概述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故障现象和相应的检测结果分析影像增强器产生失真故障的原因、相应的维修策略以及讨论平常的检修和护理。结果结合故障现象和相应的检测结果分析,找出了影像增强器产生失真故障的原因,并更换高压装置时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在 X 线医疗设备出现由于影像增强器故障而图像失真时,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检测数据综合分析故障原因,采取合理而经济的解决措施,可以尽量减少医院的损失。
作者:及树理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抽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加用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0例。比较2组患者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feV1、fVc、feV1/Vc、Pao2、Paco2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有效缓解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状态。
作者:马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