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骨瓣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分析

梁晓波;刘跃亭

关键词: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大骨瓣组和常规组,大骨瓣组行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大骨瓣组术后1d、3d、7d 颅内压值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随访6个月,大骨瓣组共25例患者预后良好,明显大于常规组例(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相比,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可更好的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预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50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50例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显示有43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占86%;室性早搏有19例,占38%;房性早搏有3例,占6%;房颤有4例,占8%;短阵性室速有6例,占12%;短阵性房速有4例,占8%;房室传导阻滞有8例,占16%;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有2例,占4%;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有3例,占6%。结合入院第一份心电图,有38例患者显示为心肌梗死图形,包括18例典型性心肌梗死以及20例不典型性心肌梗死;另外12例患者为非心肌梗死图形。另外,有37例患者为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74%。心肌梗死定位显示,有14例为前壁心肌梗死,有16例为下壁心肌梗死,有7例为下壁合并前壁心肌梗死,有2例为前间壁心肌梗死,有1例为下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结论心电图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患者的心电图缺乏典型性,因此在实施心电图检查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肌钙蛋白以及心肌酶谱进行动态观察,明确诊断。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气道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黎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输血治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输血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随机分为输血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 Hct、Hb、手术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结果术前两组Hct 及 Hb 比较无差异,术后输血组高于未输血组,两组患者 Hct、Hb 术后均降低,差异显著,P <0.05;输血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输血治疗能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

    作者:何二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对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间的肾绞痛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采取氯阿托品以及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邓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痛风的临床诊断及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痛风患者的诊断及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做出合理有效的护理。结论痛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作好防寒保暖措施。保持痛风石形成处皮肤清洁,保护好患处皮肤,避免摩擦、损伤,防止溃疡形成,并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此外,疼痛影响休息、睡眠,疾病反复发作、器官功能异常、关节畸形等,常产生情绪低落、忧虑、孤独等,护理人员应耐心宣讲有关疾病、饮食、自我护理等知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作者:苍秋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教学任务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目的:探讨教学任务分析技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教学任务分析技术的方法和意义。

    作者:冯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诊救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入院监护、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观察评价救治效果。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急诊患者入院后要进行及时诊断,采用药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手段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何春来;董杰;曹凯;杨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析葡萄胎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葡萄胎的护理主要通过心理护理,严密观测和定期随访,确保患者焦虑程度减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感染。

    作者:葛艳恒;贾桂丽;谢金波;吴艳霞;施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头部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头部创伤患者的急救办法。方法对头部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结论头部创伤发病急而危重、病情变化迅速,及时、快速、高质量的现场评估,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提高治疗质量,降低院前死亡、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丹;付言实;崔萌;卞诗文;杨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与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股骨干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无旋转缩短畸形发生,取钉后无再骨折等并发症。据髋关节功能范围、疼痛程度,采用 Joa 评分: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复杂,股骨颈骨折漏诊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并积极采用手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PTCH1表达水平可预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

    该研究评估了可用于预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伊马替尼应答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使用 TaqMan 低密度芯片共检测了73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的2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结果在另外一个56名患者的队列中进行了验证。经多变量分析发现,PTCH1表达是预测伊马替尼疗效有意义的因子;低表达 PTCH1的患者在所有的变量和队列中均有较差的临床应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按照孕周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根据孕妇自身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胎儿感染8例,新生儿窒息6例,死亡病例4例。结论不同孕周对治疗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3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同时给予地塞米松,20mg/d,术前30分钟应用一次,术后连续应用一周;对照组单纯给予地塞米松,20mg/d,一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给予20%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率,并统计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分别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神经功能开始逐渐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一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76.3%和62.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在消化道反应、应激性溃疡、感染等并发症方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具有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率,同时能减少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应激性溃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无副作用,术前使用一次,术后连续使用一周,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海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青光眼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青光眼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病理性眼压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正常眼压值是11~21mmhg,尤其是对此病导致的视网膜视神经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也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靑光眼成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它的发病与疲劳,近视,棈神紧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是眼科重要的并伴有相应症状的一种眼科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视力会迅速下降,严重者数日内失明,该病患者发病前常伴有情绪激动,过度兴奋,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常可促使眼压急剧升高与波动,这些因素圴可成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且患者易产生对病情极为不利的心理反应,不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吴丽琼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冠心病患者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目的:讨论冠心病患者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疼痛发作时立即给予硝酸甘油片剂含服,吸氧,1~2l/min,休息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直到胸痛缓解。一般无须卧床休息,鼓励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熟悉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和诱因,减少或避免诱因。心绞痛发作频繁时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肌注哌替啶。心绞痛发作时就地休息,并给以心理支持。

    作者:段虹宇;朱家祯;姜蕊;陈春玲;赵晶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脊柱外科监护病房夜班护士睡眠状况调查以及夜班工作对睡眠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监护病房夜班工作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科监护病房护士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夜班工作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我科监护病房的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PsQi 指数为(11.23±2.89)分,P 主要问题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后反应等。与护理轮班制度、各类学习考试占用夜班护士的睡眠时间、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还与护士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重视监护病房夜班护士的睡眠问题,各类学习考试尽量避开护士下夜班时间,加大护理人员的配置,延长值夜班的周期率,适当的增加奖金比例。

    作者:姚美玲;柳明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 ICU 护工洗手依从性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 icU 护工洗手依从性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影响因素解析,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 icU 护工对手卫生的认知率、洗手依从性和洗手正确性,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行 Qcc 后,icU 护工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洗手依从性以及正确性有明显提高。结论 Qcc 不仅提升了 icU 护工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性,并且培养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作者:何庆华;范红英;雍艳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口腔正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借助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比较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有着良好的耐受性能,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面形良好,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借助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操作简便,可靠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癌患者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的内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郝柏杨;柴栋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改良利器盒在临床应用的实际意义

    现阶段各医院临床护理普遍应用的利器盒,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现存在一些不便之处,主要内容如下:每次毁形要旋开利器盒盖,剪刀剪断需毁形的卫材,大部分为注射器和输液器,针头弃入盒内,再旋转关闭盒盖。因该利器盒开口偏小、桶身体积小、不稳固易碰倒,针头经常撒落盒外,如清理不及时,护士被误伤肢体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滴管中残余药液和血液会污染到剪刀,剪刀作为媒介会将血液接触到其他物品如治疗车、消毒桶等等,造成二次污染;且剪刀也容易损坏,其咬合部位仍然会伤到护士的肢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以致工作质量下降,相应地降低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何晓慧;赫秀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