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付言实;崔萌;卞诗文;杨玲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的向上提升,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却呈明显上升趋[1]。呈现这样一个反差,原因出在哪里。
作者:李文明;王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使用无乳糖奶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临床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液体疗法及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培菲康等,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更换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通过止泻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3.3%。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2,P=0.028);平均止泻时间及整个病程在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103,t=-4.890,P<0.05)。结论在新生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措施中,无乳糖奶粉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有助于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作者:李玉侠;徐艳;程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75%,有效率为14.58%,无效率为10.42%,总有效率89.58%;观察组显效率为91.67%,有效率为8.33%,无效率0.00%,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俐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子宫破裂保守治疗效果、适应症;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3年,作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子宫破裂12例,其中病情稳定者4例,与家属沟通后均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应用缩宫素、止血、抗炎,同时备血,做好手术准备,定时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变化;结果4例均保守治疗5-7天痊愈出院;结论分娩后发现的子宫破裂口不大,无明显出血,病情稳定时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景雪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通过探讨影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现护理人员素质偏低,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管理缺陷等因素制约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转变护理观念,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以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作者:周娟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和管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患儿共100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在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护士的考核优秀率、病人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 <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以及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过程中护理心得。方法收集在 nicU 治疗的早产儿206例分析讨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的睡眠时间、进食多少、体重恢复时长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距(P <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新型护理措施使早产儿尽快恢复健康,促进发育,有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杜洁;辛桂梅;李正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介入放射科住院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护理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鲍婉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采用复方甘草甜素40ml+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4周,4周后改为复方甘草甜素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8周。对照组用肝太乐、维生素 c 等一般保肝药物,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于疗程结束后显效率56%,总有效率8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付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并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病人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34例和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的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的方法后发作及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对预防发作及预后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讨论痛风患者的诊断及护理。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做出合理有效的护理。结论痛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作好防寒保暖措施。保持痛风石形成处皮肤清洁,保护好患处皮肤,避免摩擦、损伤,防止溃疡形成,并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此外,疼痛影响休息、睡眠,疾病反复发作、器官功能异常、关节畸形等,常产生情绪低落、忧虑、孤独等,护理人员应耐心宣讲有关疾病、饮食、自我护理等知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作者:苍秋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黑眼圈及眼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有黑眼圈眼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七叶皂苷钠搽剂60例,对照组地塞米松各60例。分别用七叶皂苷钠搽剂、地塞米松软膏外涂,患者呈卧位,均匀涂抹在黑眼圈及眼袋部位,以不溢出为宜,然后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摩5分钟,每日3~4次,7d 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七叶皂苷钠搽剂总有效率高达95%,由于对照组地塞米松软膏组,p <0.05,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搽剂能安全有效地消除黑眼圈、眼袋,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松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意外,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从本院2013年6月院内转运的210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20127月进行院内转运的1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送,观察组实施转运前、中、后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转运缺陷发生率1.43%,护理纠纷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3.33%;转送科间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5.56%。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于珍妮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保守治疗、胃穿孔修补术及胃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4例患者中,3例采用保守治疗,治愈2例,余者1例中转手术治疗;36例行胃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情况:2例肠粘连致不全梗阻,3例肠间脓肿,2例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d。结论急性胃穿孔诊治过程中要做到及早检查、及时确诊,详细、全面的了解患者病史,准确诊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讨论输血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随机分为输血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 Hct、Hb、手术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结果术前两组Hct 及 Hb 比较无差异,术后输血组高于未输血组,两组患者 Hct、Hb 术后均降低,差异显著,P <0.05;输血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输血治疗能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
作者:何二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 病例资料1.1 资料患者,男,64岁,自诉10余年前发现右足小趾包块,质硬,无压痛,未予治疗,后逐步发现右手、右肘关节多发包块,并时有发生红肿、发热、疼痛症状。
作者:陶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孕妇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诊疗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总结。结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与非妊娠者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类同,但对孕妇的诊疗更要有针对性,根据临床病征和身体指标做出切合实际的诊疗计划。
作者:蔡太英;谢金波;姜来;卞诗文;张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协助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1],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本文主要指出当前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以及加强医患沟通的途径,从而实现有效医患沟通,达到医患和谐的目的。
作者:杨彩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老年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制定出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和临床病症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氧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心力衰竭伴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夜间给氧可减轻低氧血症,应重视调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和适度运动,并进行心理治疗。
作者:郑树发;刘凤利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4年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肿瘤体积大小和月经改善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肿瘤体积和月经等均可有明显改善,对保障提高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备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