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太英;谢金波;姜来;卞诗文;张弛
0 引言1882年 Langenbuch 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胆道系统变异大,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病变时有发生,病人较为痛苦,常被诊为胆囊术后综合征,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胆囊术后综合征是指胆道运动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并不多见,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有很多病例都能找到引起症状的真正原因。
作者:刘儒晟;栗耀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2014年收治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2006年-2010年收治应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诸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医治效果,且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后创伤程度轻、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出现概率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爱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 病例资料1.1 资料患者,男,64岁,自诉10余年前发现右足小趾包块,质硬,无压痛,未予治疗,后逐步发现右手、右肘关节多发包块,并时有发生红肿、发热、疼痛症状。
作者:陶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存在于胃癌组织中,可能来源于胃成体干细胞、骨髓细胞或由其他干细胞转化而来。目前胃癌干细胞的鉴定、分离方法主要依靠胃癌干细胞标志物,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细胞。大网膜乳斑及上皮间质转化有助于胃癌细胞的鉴定分离。胃癌干细胞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明显相关。本文就胃癌干细胞的起源、鉴定分离与胃癌的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武慧军;欧阳晓晖;苏秀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整体护理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考虑的是患者各个方面,通过语言的感受,帮助患者依靠自身的、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在整体上恢复到一个新的平衡状况,以达到佳健康水平[1]。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2]。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我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 pH 值、Pao2、Paco2、tcsao2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 <0.05)。研究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7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宏云;唐红平;丁学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并恶性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肿瘤晚期并恶性腹水患者临床资料,均经腹腔穿刺灌注化疗和射频热疗治疗,并给予护理关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表(QlQc30)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结果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提高晚期肿瘤伴恶性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利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肺脓肿病理常识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护理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肺脓肿的护理要有针对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征表现,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确保诊疗效果。
作者:吴立杰;李晓凤;吴立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比较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金属材料、树脂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天然牙的摩擦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均让人满意,因此,在对口腔修复材料进行选择时,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结论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缺点,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使用效果,降低其环境、材料等因素对口腔修复材料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田洪卓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以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劲秋;张英;史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2013年本院自建院以来首次通过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评审,总结本院实际,结合其他同等级民族医(中医)医院护理管理经验,发现普遍存在护理人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护理常规不切合实际及辩证施护运用不熟练;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操作项目过少;民族医护理特色体现不足等问题,提出对策,共同探讨。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患者,女,52岁。于4月前出现上腹部、右上腹部隐痛,时有加重,能耐受,无牵涉痛,进食后加重,无恶心、呕吐,间断出现解黑便,时有头昏、乏力,无黑朦、晕厥、意识障碍,无心慌、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气促及呼吸困难,无尿急、尿痛,伴双下肢浮肿,体重减轻约3kg。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病理示(十二指肠乳头)中—低分化腺癌。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软,上腹部、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浮肿。
作者:普爱亮;张捍;鲁明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 saP 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进行灌肠及大便引流,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灌肠的 saP 患者进行对照,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药液保留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及护理工作量的差异。结果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灌肠在药液保留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护理工作量等评价指标与常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灌肠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并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玮;陈斌;毛芙蓉;杨函;唐敏;刘红;郑建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讨论中医治疗经间期出血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月经干净约7天左右(中医所说的“絪缊乐育之时”),周期性阴道出血持续2至7天,血量少于正常,称为经间期出血。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辨治:滋阴清热止血。
作者:林丽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分娩虽然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一系列的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在护理当中,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以促进产妇以佳的心理状态顺利渡过分娩期,预防和减少心理疾患和各种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分娩期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健康。根据多年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分娩期心理问题,就此对分娩期的心理观察与心理护理做如下阐述。
作者:叶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按临床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每次量50ml),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使用血必净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治疗七天后患者 Pao2高于治疗组, Paco2低于治疗组(p <0.05)。随后观察表明,治疗组机械通气天数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5),但两组患者病死率大致相当(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促进炎症改善,更快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焱;秦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Diabetes Obes Metab 杂志提前在线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肠促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该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超过130万例患者,其中有5195例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研究者发现,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比值比为1.03,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瑞典隆德大学临床代谢病研究所 Bo Ahrén 教授对此进行了点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阴道 B 超与腹部 B 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并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13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 B 超检查,对照组用腹部 B 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及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分别早7、8天。结论阴道 B 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具备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等诸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切皮前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病例,随机分为 a(20例)和 B(20例)两组。a 组于手术结束后实施静脉持续镇痛,B 组于切皮前先行肋间神经阻滞,手术结束后再实施静脉持续镇痛。比较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B 组各时间点的 Vas 和 PsQi 各项评分都比 a 组下降。结论切皮前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
作者:滕培兰;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小儿洗胃的方法,提高洗胃效率。方法将30例误服毒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采用经口腔插管洗胃法,传统组经鼻腔洗胃法,比较效果。结果两组在洗胃时间、胃管堵塞、鼻粘膜损伤方面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结论经口腔插管小儿洗胃更能省时、彻底的清除胃内毒物,提高洗胃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冯会玲;鹿奉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