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劲秋;张英;史俊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其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将4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后抑郁分值降低,差异明显(P <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让患者对治疗有新的认识,而且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
作者:籍晓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对误差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对误差进行减免。方法随机抽取血常规标本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我院分析后得知,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包括温度、时间、取样、测量方法等。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需选取高素质、高度专业化的采集人员进行。同时,在进行检验时需考虑相关的外界因素,对血常规检查制定出一套系统性的检验模式。
作者:李卫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为避免交叉感染,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分析了影响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效果的原因。结果选择正确的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方法。结论严格执行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
作者:肖云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10d 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肠鸣音恢复、排气、拔出胃管、以及治愈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9.33±5.25 h);排气时间为(38.71±5.32h);拔除胃管时间为(39.54±4.80h);治愈时间为(9.05±2.43h);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能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加快排气,提前拔除胃管,减少治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的向上提升,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却呈明显上升趋[1]。呈现这样一个反差,原因出在哪里。
作者:李文明;王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尿中红细胞检验特点,为提高疾病检出率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研究组肾小球疾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完成两组尿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尿潜血检验及镜检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肾小球疾病患者尿潜血实验阳性率为81.31%,显著高于镜检阳性率61.25%;对照组健康人群尿潜血实验阳性率为16.61%,显著高于镜检阳性率7.96%,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尿液潜血实验阳性率对比结果及镜检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尿液中红细胞检验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经尿液红细胞检验结果准确判断病情并给予积极治疗,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昝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整体护理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考虑的是患者各个方面,通过语言的感受,帮助患者依靠自身的、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在整体上恢复到一个新的平衡状况,以达到佳健康水平[1]。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2]。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我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在本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病历1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患者动脉腔的填塞程度来判定治疗效果,由造影结果显示,136例患者动脉瘤腔填塞程度100%有96例(70.6%),95%~100%21例(15.4%),90%~95%12例(8.82%),80%~90%7例(5.15%)。经过血管介入治疗后,由 Gcs 评分对疗效进行统计,治疗效果良好的有107例,轻残28例,重残1例,死亡0例。结论采用血管介入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动脉瘤的破裂,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
作者:李兰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接受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单纯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2.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医治效果,且其不良反应轻微不会对疗程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巍娇;焦凯;解学荣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组及高龄组,通过询问、查阅病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与跌倒时的状态,根据X线摄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分析骨质疏松骨折的诱发因素。结果150例患者中,93例为女性,57例为男性,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股折部位分析,股骨颈74例,比例为49.33%,椎体42例,比例为28%,28例前臂远端,比例为18.67%,余者6例为其它部位,比例为6%。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低钙饮食、跌倒、脆性骨折史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从饮食、运动、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降低骨折发生机率。
作者:陈喜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分析其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及声像图特点。结果100例患者中,经超声诊断94例与手术病理符合,符合率94%。中转开腹2例,出现并发症3例,误诊1例。结论在 lc 前后采用超声诊断具有简便迅速、安全可靠、可重复强、准确率高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查秋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给予整体化、系统化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总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王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的 ct 征象,提高 ct 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以椎间盘膨出为主的 ct 征象与病例资料。结果93例患者皆有不同程度对硬膜囊推压,脂肪间隙消失,左右侧隐窝变窄或消失;7例患者,虽有层面显示椎间盘轻度膨出于椎体边缘外,但膨出的间盘不大于相邻椎体大层面(即假性椎间盘膨出),且无腰椎退变并存征象和明显临床症状,列为误诊。结论 ct 诊断腰椎间盘退变时,应注意轻度间盘膨出的假象,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 ct 征象,减小误诊。
作者:刘强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骨折联合诊断及钛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32例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联合诊断,并采用钛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结果32例均均获得明确诊断,术后随访24个月髋关节 Harris 评分优42.86%,良52.38%,可2.38%,差2.38%。结论联合诊断、钛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隐匿性股骨颈骨漏诊率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作者:柴伟杰;康华;沈洋;于欣;张晓峰;马红卫;李占良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三项(Pt、aPtt、fiB)的生理变化及意义。方法对905例临产孕妇与857例健康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 Pt、aPtt、fiB 值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来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断肢(指)再植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断肢(指)再植患者从功能护理、心理护理,感觉护理、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降低这种创伤对患者带来的一切影响。结论对患者断肢(指)再植的愈后,进行专业系统的康复护理可缩短康复周期,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断肢(指)再植的康复护理是新时代骨科学,给患者带来的又一个福音。
作者:郑丽颖;张艳秋;林晓华;郭巍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策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收治的31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疾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结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本研究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875:1,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9±10.2岁,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含量在16.4±2.1mmol/l,入院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患者均伴肝、肾、肺等功能不全等。经过临床治疗,显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的显效率为96.77%(30/3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普通的胰腺炎患者存在较大差别,高血脂会降低患者疾病的预后,其临床治疗方法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临床上需要就行甄别。
作者:叶源春;张长青;黄子成;孙安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为了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出院指导采用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出院指导采取传统口头式教育。比较2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教育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处方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减少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晔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收治的69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高龄、意识障碍、卧位不当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死亡率较高,通过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感染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巍;潘小英;于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口腔正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借助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比较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有着良好的耐受性能,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面形良好,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借助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操作简便,可靠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