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的临床观察

杨淑丽

关键词:间苯三酚, 宫颈, 产程, 活跃期
摘要:将100例正常初产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治疗组于宫口开大3~4cm时,给予0.9%氯化钠10ml 加间苯三酚80mg 缓慢静注,15分钟后重复应用一次。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产妇产后2h 内的出血量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认为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能明显缩短产程,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护理文件书写三层五级质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评价

    品管圈: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图1)。品管圈活动过程就是理性解决问题程序的引申,以往的管理方式大多由上而下、指示命令,而通过品管圈可由基层人员共同拟定解决对策,达成共同解决组织问题的主要目标。因此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全体组织上下一体,团结和谐,提升员工满意度,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2014年2月我院内窥镜中心组建亮镜圈,选定“减轻病人痛苦,降低胃镜检查漏诊率”为主题,选85例患者运用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进行原因分析、解决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良好的结果(图2),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芙蓉;陈斌;何海燕;李玮;阳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

    目的:为避免交叉感染,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分析了影响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效果的原因。结果选择正确的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方法。结论严格执行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与保养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

    作者:肖云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文章通过临床重症患者的严格护理要求来思考我国的护理教育,尤其是护理实验教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对比浅析,来改良我国的护理教育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郑桂月;郑贤玉;梁立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射频消融术对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微波治疗方法与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与不良反应与复发性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的同时,实施具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够较小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唐云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98例临床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对患者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出院后定期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将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有73例,占总数74.5%,情况有好转的有15例,占总数的15.3%,无明显效果的10例,占总数的10.2%,总有效率为89.8%,并且无明显并发症的情况出现。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在后期康复率较高,鼻内镜鼻窦手术能有效提高鼻息肉、鼻窦炎等鼻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远期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汪迪松;余海辉;黄钊兵;刘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谈论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结论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在抗菌药足量及合理的治疗下,病情仍无法控制,应当机立断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董春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1例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中成药注射剂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的临床认识。方法对1例成都骨伤医院康复科药物性肝损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出现严重肝损伤症状,既往无肝病史,检查结果排除各类型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症状出现后,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等保肝降酶治疗,经治疗两周后患者肝功酶指标明显降低,后改为口服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结论部分中成药注射剂可导致肝损伤,临床上应该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合理安全的使用中成药注射液,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作者:唐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癌干细胞研究概况

    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存在于胃癌组织中,可能来源于胃成体干细胞、骨髓细胞或由其他干细胞转化而来。目前胃癌干细胞的鉴定、分离方法主要依靠胃癌干细胞标志物,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细胞。大网膜乳斑及上皮间质转化有助于胃癌细胞的鉴定分离。胃癌干细胞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明显相关。本文就胃癌干细胞的起源、鉴定分离与胃癌的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武慧军;欧阳晓晖;苏秀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心得

    0 引言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异质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等为临床特征。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20:1。其发病与遗传及营养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营养不平衡导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痛风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类代谢性疾病,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

    作者:杨国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策略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 stectomy,lc)发生的并发症原因、易发因素、探讨其预防策略、经验及操作技巧及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8-2014、4开展215例 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发生并发症的分析,处理,及治疗结果。结果因时刻牢记胆囊管及胆道变异的可能性,术中采用分离胆囊壶腹开始,保持胆囊三角区空虚的原则,可有效避免医源性胆道损伤。

    作者:黄熙斌;魏有厂;孙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探讨

    我科于2000年10月01日至2001年02月01日对20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产生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庆;祁恩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Trivex 静脉旋切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 trivex 静脉旋切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8例(共71条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 trivex 静脉旋切法治疗。结果手术后患者症状消失46例(57条下肢)、症状改善12例(14条下肢)。结论 trivex 静脉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

    作者:郑军卯;段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PDCA 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0 引言PDCA 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普遍实用的管理哲学。我科在护理质量控制中引入 PDCA 循环管理模式,经过实践,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意外,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从本院2013年6月院内转运的210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20127月进行院内转运的1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送,观察组实施转运前、中、后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转运缺陷发生率1.43%,护理纠纷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3.33%;转送科间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5.56%。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于珍妮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如何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是医院面临的长期课题,医院消防管理工作是确保医院职工和病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带的重要手段。医院具有人群相对集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和发生火灾之后人员转移的难度比较高等特点,也决定了医院的消防工作的难度很高。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医院消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等,为今后全面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金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规范急诊收入院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路径的临床意义

    目的:规范急诊收入院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路径,提高服务性治疗质量,消除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病死率。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在急诊科夜间就诊,并收入我院其他科系的患者181人。对上述入院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程序。结果提高了服务性治疗质量,消除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间接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规范急诊收入院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路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舶;刘柏岩;吕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对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心律失常病例共48例,按简单抽签法分组,将24例实施心电图监护、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增加美托洛尔服用的2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估2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5.8%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明显(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值恢复效果更理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为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效果,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陈君华;沈湘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腹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56例

    目的:观察腹针配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56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45例,占80.36%;好转11例,占19.64%;总有效率100%。结论说明腹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陈丽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析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分析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情况。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80例带有感染性的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9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进行阿莫西林治疗,在观察组中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皮肤不良反应32例,占35.56%,对照组的皮肤不良反应46例,占51.11%。观察组的肠胃系统不良反应26例,占28.89%,对照组的肠胃系统不良反应34例,占37.78%。观察组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有13例,占14.44%,对照组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面的有21例,占23.33%。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方面的不良反应有6例,占6.67%,对照组患者在呼吸方面的不良反应有13例,占14.44%。观察组患者中具有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有2例,占2.22%,对照组患者中具有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有4例,占4.44%。观察组患者在骨骼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有3例,占3.33%,对照组患者在骨骼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有6例,占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比索洛尔治疗9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股梗死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各项心力衰竭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 <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 lVef 和 lVesV 以及 BnP 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金友利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