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江虹

关键词:内感染, 加强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医院感染预防中不断加强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医院感染预防过程中,医院各科室不断加强护理管理,通过比较实施加强护理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各科室不断开展和加强护理管理方法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在医院感染和预防中,不断加强医院各科室的护理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对临床事业有重要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式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实施中的体现

    目的:探讨护理式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实施中的体现。方法根据我院产科实施护理式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结果护理式管理开展后,产科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结论护理式管理可以使产科病房的工作效率和护理安全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柳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同时系统化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上呼吸道感染能力的恢复,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会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MSCTU 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尿路成像(MsctU)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 MsctU 资料,扫描包括平扫、肾皮质期、肾实质期、肾排泄期,所有原始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结果36例泌尿系统结石中,单纯肾结石的为8例,单纯输尿管结石13例,单纯膀胱结石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膀胱结石1例,肾、输尿管及膀胱多发结石2例,MsctU 均能很好显示结石形态、大小、位置、肾及输尿管积水程度。结论 MsctU 可多方位立体显示结石及肾积水情况,对泌尿系统结石能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为临床医师手术提供直观资料。

    作者:罗英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癌干细胞研究概况

    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存在于胃癌组织中,可能来源于胃成体干细胞、骨髓细胞或由其他干细胞转化而来。目前胃癌干细胞的鉴定、分离方法主要依靠胃癌干细胞标志物,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细胞。大网膜乳斑及上皮间质转化有助于胃癌细胞的鉴定分离。胃癌干细胞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明显相关。本文就胃癌干细胞的起源、鉴定分离与胃癌的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武慧军;欧阳晓晖;苏秀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镜加外套管辅助下取出上消化道尖锐异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胃镜加外套管辅助胃镜取上消化道边缘尖锐、过长的异物的价值。方法对上消化道吞服异物的27例患者,采用胃镜加秋田套扎器外套管辅助下,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并观察异物取出成功率及副作用,操作过程予以二氧化碳气泵代替空气。结果本组食管、胃、十二指肠异物共27例患者,共有30件异物,28件异物均成功取出,其中有儿童有7件,有2例食管异物因严重嵌顿转在手术室外科取出,取异物例数成功率93.3%,无不良反应。取出异物中大的为12cmχ3.0cm,均成功取出,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加外套管辅助下,取上消化道内边缘比较尖锐、过长的异物,成功率高而且安全,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二氧化碳代替空气可以有效缓解腹痛、腹胀等。

    作者:赵伟;杜志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其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将4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后抑郁分值降低,差异明显(P <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让患者对治疗有新的认识,而且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

    作者:籍晓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

    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整体护理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考虑的是患者各个方面,通过语言的感受,帮助患者依靠自身的、心理的、社会的影响在整体上恢复到一个新的平衡状况,以达到佳健康水平[1]。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2]。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我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尿中红细胞检验特点探讨

    目的:探讨尿中红细胞检验特点,为提高疾病检出率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研究组肾小球疾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完成两组尿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尿潜血检验及镜检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肾小球疾病患者尿潜血实验阳性率为81.31%,显著高于镜检阳性率61.25%;对照组健康人群尿潜血实验阳性率为16.61%,显著高于镜检阳性率7.96%,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尿液潜血实验阳性率对比结果及镜检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尿液中红细胞检验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经尿液红细胞检验结果准确判断病情并给予积极治疗,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昝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兴趣是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文章提出几点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包括灵活的课堂导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推动药理学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李月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MRI 在腮腺腺淋巴瘤诊断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 瘤)Mri 表现及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有完整 Mri 资料的2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共发现48个肿瘤,42个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其中36个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方;单侧单发患者11例,单侧多发患者12例,双侧多发患者4例。肿瘤形态较规则,一般以圆形、椭圆形为主,部分为分叶状,边界大部分清晰;大部分病灶 t1Wi呈低信号,其中15个病灶内可见高信号,t2Wi 与 stir 呈混杂高信号,32个病变合并大小不一明显长 t2囊性信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中度到明显强化,13个病灶内可见小血管进入,12个病灶可见小血管包绕或贴边改变。结论腮腺腺淋巴瘤 Mri 表现在病变的发生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扫描方面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特点, Mri 对腮腺腺淋巴瘤术前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刘海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75%,有效率为14.58%,无效率为10.42%,总有效率89.58%;观察组显效率为91.67%,有效率为8.33%,无效率0.00%,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俐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谈呼吸科护士高情商的培养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要想保持竞争优势,除了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高超的技术力量外,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情感能力,即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即提高护士情商已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的必然之举。

    作者:俞德荣;丁锦珍;赵媛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按照 JCI 标准实现床旁检测(POCT)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 Jci 认证标准(5th)aoP 患者评估——实验室服务相关规定中的有关床旁检测(Poct)的相关标准,对我院床旁检测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床旁检测(Poct)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床旁检测的工作质量,确保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探讨阿司匹林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阿司匹林强效的抗血栓作用,能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减缓微小血管的硬化,延缓心、脑、肾及眼的继发性改变。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临床治疗功能多的药物之一,这一常用药物的显著功效是止痛、退烧和消炎。后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具有强效的抗血栓作用,能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专家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世界上百项的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减少1/3,脑梗死减少1/3,心脑血管死亡减少1/6。阿司匹林抗血栓效果好,价格相对低廉,所以成为风靡全球的预防心脑血管病药物。

    作者:郭晓文;谢文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脊柱外科监护病房夜班护士睡眠状况调查以及夜班工作对睡眠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监护病房夜班工作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科监护病房护士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夜班工作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我科监护病房的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PsQi 指数为(11.23±2.89)分,P 主要问题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后反应等。与护理轮班制度、各类学习考试占用夜班护士的睡眠时间、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还与护士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重视监护病房夜班护士的睡眠问题,各类学习考试尽量避开护士下夜班时间,加大护理人员的配置,延长值夜班的周期率,适当的增加奖金比例。

    作者:姚美玲;柳明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探讨12例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并发川崎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川崎病患儿,依据动脉有无扩张分作对照组与扩张组,对照组64例,扩张组12例,比较与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与扩张组患儿在发热天数、血常规、cd3、cd4/cd8、cd8、血沉、血清蛋白以及 c 反应蛋白等指标上具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d4/cd8、c 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显著上升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独立相关。结论 cd4/cd8、c 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显著上升可能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

    作者:霍欢晓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对口开窗留桥引流术治疗28例会阴部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脓肿对口开窗留桥引流术治疗会阴部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85例会阴部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一次性切开引流术治疗的对照组140例和采取对口开窗留桥引流术治疗会阴部肛周脓肿的观察组14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一期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瘘发生率及脓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一期治愈率96.5%,创面愈合时间23.2±0.95天,1年后随访肛瘘发生5例,对照组一期治愈率88.6%,创面愈合时间28.9±1.03天,1年后随访肛瘘发生16例,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对口开窗桥引流术治疗会阴部肛周脓肿效果明显,是治疗会阴部肛周脓肿的理想方法。

    作者:何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PTCH1表达水平可预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

    该研究评估了可用于预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伊马替尼应答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使用 TaqMan 低密度芯片共检测了73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的2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结果在另外一个56名患者的队列中进行了验证。经多变量分析发现,PTCH1表达是预测伊马替尼疗效有意义的因子;低表达 PTCH1的患者在所有的变量和队列中均有较差的临床应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早期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了解严重脓毒症患者接受早期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联合血液灌流(H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应用 cHVHf 联合 HP 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单纯接受 cHVHf 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在结束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相对于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Mf-α)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洗方案治疗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患者存活率和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数,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陈华;刘宏;徐华峰;宁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机错综复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迁延不愈,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本人在临床当中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分型论治。取得良好疗效,小谈心得,望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赵鹏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