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红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正常足月分娩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点滴缩宫素。治疗组在宫口开8~10cm时给予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胎儿娩出后予静脉点滴缩宫素。随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临床病征观测记录,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并写出完备的经验总结。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是较严重的呼吸疾病,本着及时抢救,综合治疗,全面兼顾的原则,把危害降低低程度。
作者:胡文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面神经肿瘤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护理要使患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增强自信心、心理情绪稳定,患者焦虑、恐惧症状减轻。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因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而脑积水症状不显著或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的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PTH)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ventricle-peritoneal,V-P)分流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V-P分流术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TBI、PTH和V-P分流术后的随访信息,分析病人术后疗效及预后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共47例病人,行V-P分流术后随访1年,34例(72%)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人年龄、分流管置入前行CT检查评估的PTH严重程度与V-P分流术后的疗效呈正相关。结论多数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行V-P分流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年轻病人及V-P分流术前PTH程度相对较轻的病人在分流术后预后更好。
作者:陈正楼;王宏盛;胥敏;戴浴宇;王云江;火旭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贲门失弛缓症(AC)早由Thomas William在1672年报道[1],是胃-食管交界部(GEJ)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食管下端括约肌(LES)的高压及其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病因不明,有人认为是一种良性特发性奥尔巴赫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退化性疾病[2,3],也可能与感染、免疫等有关。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病的检出率逐渐提高,目前本症的治疗多以降低 LES 压力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内镜下治疗。现就该病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春霞;董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论剖宫产术前、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剖宫产后产妇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拔除尿管时间,可促进产妇术后尽快恢复。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110例,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次数,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本研究110例小儿癫痫患者治愈75例,占68.2%,显效24例,占21.8%,总有效率为90%(99/110)。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维持治疗后副反应逐渐自行消失,无肝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异常患者出现。结论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儿抗癫痫药物。
作者:庞永太;陈国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儿科是特殊的人群,静脉穿刺难度较大,家长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会引发护患纠纷[1],为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对儿科常见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措施。
作者:陈旭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的诊断要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我院194例甲状腺手术中冰冻切片并证实为甲状腺癌的56例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甲状腺癌冰冻切片51例术中确诊,1例误诊为甲状腺不典型腺瘤,2例高度疑为滤泡癌而延迟诊断,2例因肿物钙化显著不能制片而漏诊。结论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漏诊和误诊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术前明确病史,取材全面细致,掌握不同甲状腺癌的镜下图像,并由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病理医师共同会诊是诊断明确的关键。
作者:杨庆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近期收治的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取38例患者,对这3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对其术后1天、1周、1个月及之后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观察患者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引流管阻塞2例、引流管暴露1例,并且对症治疗有效的降低眼压。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于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具有明显的作用,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内压发生率也低,所以青光眼引流阀植应更好的运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治疗中。
作者:侯怀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3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FHR治疗,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7~36个月,平均20.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适合于高龄伴有重度骨质疏松,不稳定性的粗隆间骨折。
作者:魏巍;王广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以口服弥可保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病例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血脂、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李成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在不伴高脂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60位不伴高脂血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实验组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降压,对照组不使用氨氯地平或降脂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种类降压药,前瞻性观察6月,比较两组降压效果、血脂情况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结果两组患者基线高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6月两组血压均较基线血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6月的血压达标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CH、LDL、HDL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4、6月两组患者的CH、LDL及HDL均与基线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分别为(2.12±0.40)mm、(2.08±0.28)mm,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月后实验组及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分别为(1.54±0.31)mm,(2.25±0.37)m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治疗前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厚度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高血压,即便不伴高脂血症,使用后可减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
作者:湛晴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针对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以有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癌性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特点行有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癌性患者疼痛耐受度,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宏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马齿苋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槲皮素为标准品,考察马齿苋总黄酮有效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结果采用日本岛津C18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47∶53)为流动相,槲皮素在0.431~0.672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99%,RSD 1.15%。结论以槲皮素为指标测定马齿苋中总黄酮有效部位含量方法可靠。
作者:王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青光眼是临床上主要致盲的病患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瞳孔闭锁,眼压升高。急性发作时,视力骤降,同时伴有视野和视神经的损害,青光眼患者情绪的多不稳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治疗和护理起到了及其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的教育的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蔡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将进行高血压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在高血压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的3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经健康教育后症状改善率93.4%,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100%,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3.5%,知识掌握合格率66.8%;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5个月内实验组30例患者未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而对照组发生2例脑梗塞,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提高其对高血压的认知度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莲;赵井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鼻腔填塞是耳鼻喉科治疗鼻出血或鼻腔手术后出血常应用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填塞的目的是在出血部位直接加压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便于找寻出血点,起到止血作用[1]。鼻腔出血量较少时可用浸以1%麻黄素生理盐水加数滴1~2%地卡因或0.1%肾上腺素的棉片塞入鼻腔止血,如鼻腔出血量较多时,可先将浸药棉片塞入鼻腔止血,后再行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可减轻患者疼痛[2]。临床上使用的止血棉片都是由供应室提供的外科系使用的止血棉片,该棉条的型号不能直接进行鼻腔填塞,而需术者先戴上无菌手套重新加工,取一少许棉片撕制而成薄厚、大小适度的棉片后才能进行鼻腔填塞,这样既耽误了治疗的时间又造成了医源上的浪费,而我们制作成的专用鼻腔填塞的棉片高压灭菌后可直接使用,既方便快捷又实用,效果好。
作者:王丽娜;温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扩张阴道联合改良会阴保护法在接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在笔者科室分娩的2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保护会阴法;治疗组在接产过程中采用扩张阴道联合改良会阴保护法保护会阴;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结果会阴裂伤治疗组54例占38.57%,对照组99例占70.71%,两组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过程中采用扩张阴道联合改良会阴保护法保护会阴,可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保持会阴完整性,以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邱晓梅;代宏彬;董继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针灸加手法按摩综合性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150例面瘫患者临床资料,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患者给予针灸加手法按摩治疗,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加手法按摩综合性治疗面瘫可有效促进面瘫肌群支配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局部新陈代谢,缩短病程同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其临床疗效显著,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