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魏巍;王广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 人工股骨头置换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3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FHR治疗,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7~36个月,平均20.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适合于高龄伴有重度骨质疏松,不稳定性的粗隆间骨折。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右结肠憩室炎、回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分析

    目的:探寻右结肠憩室炎和回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被误诊误急性阑尾炎的右结肠憩室炎及回肠憩室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概括总结误诊原因。结果10例急性阑尾炎误诊患者中确诊为右结肠憩室炎者6例,确诊为回肠憩室炎者4例。误诊原因:其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一致,在临床工作中术前难以确诊。结论为降低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需要全面分析患者可能的病因、病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来判定患者病情,必要的时可采用腹腔镜检查来避免误诊。

    作者:陈北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腔皮肌炎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皮肌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口腔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患者注意卧床休息营养和保暖,结合对症处理和药物治疗,口腔皮肌炎能够达到理想的医疗目的。

    作者:姜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乳腺癌X线表现

    0引言乳腺癌危害女性健康重要杀手,近年来对其关注和报道越来越多,全世界大量女性患者被乳腺癌及其并发症缠绕[1]。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凯凯;王发芬;林德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开展对糖尿病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保健意识,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延缓并发症的迟早发生。方法主要院内外健康教育方式;评价方法。结果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出院后患者一年与住院当天抽查结果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前一天的调查结果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延迟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井文;王雪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132例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2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术中治疗。结果通过合理治疗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个月后复查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且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奥扎格雷钠、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经过头颅CT及MRI扫描后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同时给予长春西汀30m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64例,给予同剂量奥扎格雷钠。疗程均为15天。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长春西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王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青年重症肺结核60例观察与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青年重症肺结核发病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总结了重症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预后效果。结果重症肺结核患者多伴有呼吸道重症,病灶范围较广且全身症状明显;行链霉素、异烟肼及氨基水杨酸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5.0%,转阴率较高,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结论青年重症肺结核患者行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切实抑制疾病恶化,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李先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门诊注射室感染预防及控制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分析注射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与控制措施。结果通过确立主控目标,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人员、环境、物品的管理以及垃圾分类,规范洗手行为及预防针刺伤。结论加强注射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不仅降低医院感染率,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鄂冀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0引言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和)清晨发作、加剧。婴幼儿发病前往往有1~2天的上呼吸道感染,起病较缓;年长儿大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起病较急。小儿支气管哮喘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彩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坚决杜绝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在手术室的应用,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通过规范安全核查方法,仔细认真做好核查流程,并签字确认保存。结果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流程以来,使手术患者安全地完成手术,提高了手术安全系数降低了手术护理风险,无一例手术患者与手术部位错误发生,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结论严格落实安全核查流程,彻底杜绝了手术室常发生的差错事故与医疗纠纷,增强医护人员责任感与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Dex在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参与术后镇痛管理的效果及目前的临床研究进行介绍。寻找合适的小剂量Dex辅助镇痛药物参与PCA的实施,从而既能发挥Dex在镇痛中的优势,又能避免由于Dex的应用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作者:刘洪飞;张祖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临床常用的常规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存在一针成功率不足,因此针对血管不同状况和部位,而采取的进针角度也应因人、因机体当时状况而异。本人在老年患者的浅静脉穿刺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肖玺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因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而脑积水症状不显著或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的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PTH)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ventricle-peritoneal,V-P)分流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V-P分流术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TBI、PTH和V-P分流术后的随访信息,分析病人术后疗效及预后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共47例病人,行V-P分流术后随访1年,34例(72%)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人年龄、分流管置入前行CT检查评估的PTH严重程度与V-P分流术后的疗效呈正相关。结论多数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行V-P分流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年轻病人及V-P分流术前PTH程度相对较轻的病人在分流术后预后更好。

    作者:陈正楼;王宏盛;胥敏;戴浴宇;王云江;火旭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倍他乐克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20例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倍他乐克。12.5~25mg/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疏血通注射液结合倍他乐克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结合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确有明显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联合用药的方法。

    作者:刘迎春;陈亮;张宝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和呼气功能,缩短病程,因其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亚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降压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7例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病降压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析。方法对6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外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发病前诊断率极低,本文报告67例均为发病后明确诊断。其中57例成功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7例予升压治疗恢复到发病前血压水平,症状均明显好转,3例因自身原因放弃治疗。结论高血压病治疗前应完善相应影像学检查,防止颅内外动脉系统狭窄降压后灌注不足出现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袁春林;帅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入院宣教的内容及重要性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医院的就医的环境、医疗水平、护理服务要求不断的提高。在就医的过程中应从做好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入院宣教可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信赖,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减少诱发因素,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尽快的恢复,回归家庭。社会。

    作者:李小莉;张雪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内外科合并症且剖宫产术程顺利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联合用药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各30例,剖宫产术结束清理完阴道后,米索前列醇组以米索前列醇0.4 mg纳肛;缩宫素组以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联合用药组以米索前列醇0.4 mg纳肛,同时以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各组出血情况。结果术后2 h、24 h米索前列醇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1);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和联合用药组(P<0.01)。米索前列醇组和联合用药组之间术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曹桂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建设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飞跃阶段。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过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党与政府所实施的惠民、便民、利民的政策正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惠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本国策的执行。其中尤以计划生育为突出。以下本文就以计划生育作为切入点,深刻探讨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政策协调问题。

    作者:王峰;许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CT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CT表现。结果一侧盆腔发病者11例,双侧盆腔者18例,呈类圆形、梭形,壁菲薄,囊内呈均匀的水样密度,无强化。部分压迫临近膀胱、直肠、髂外动静脉。结论 CT有助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义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