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

曹慧珍

关键词:眩晕, 风痰上扰, 半夏白术天麻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1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61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在控制发作、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改善血管弹性及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复发率少,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更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针对2012年度的手术室的管理进行分析,将1月至5月为对照组,实施陈旧的管理模式,将6月至12月为观察组,此时期实施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管理细节化、优质化,比较两组时间内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细节化、优质化后有效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能够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手术室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细节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体会

    0引言心脏骤停是人类危险的急症,就其紧急程度和危险程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之相比,是指心脏有效的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脑供血突然终止,4~6分钟后发生不可逆性脑死亡。

    作者:刘旭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恢复期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对恢复期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恢复期精神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程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患者抑郁程度明显较治疗前减轻,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比较其康复效果,期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的复发现象。

    作者:郑春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严重胸外伤患者的36例急救及护理

    目的:针对严重胸外伤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6例严重胸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急救与护理后,死亡1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好转,均伤愈出院。结论对于严重胸外伤患者来说,及时的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治愈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控制中作用和措施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控制中作用和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确服药率,戒烟戒酒、复查率以及饮食控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正确服药率、戒烟戒酒、复查率以及饮食控制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预防保健知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会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病案资料复印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提高对病案复印重要性认识,加强病案复印管理。方法采用随机原则,抽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复印病历申请单和相关病案首页资料为研究对象。结果主要是由患者本人与家属申请复印,用来报销和了解病情。结论当前病案查询、复印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对象来源广泛,加强医院病案复印管理,是保护病人隐私,维护医患和谐,保证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于莉;张淑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64例肿瘤化疗使用PICC的患者进行分析,在化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PICC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有效的提高PICC的使用效果。结果此组患者在通过使用PICC进行肿瘤化疗时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显效率为78.1%,有效率为20.3%,无效率为1.5%。结论在肿瘤化疗期间使用PICC置管可以减少肿瘤患者化疗的痛苦,在进行PICC置管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化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各种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导管并发症时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减少临床危险发生。

    作者:张书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主动静脉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0引言随着护理学科不断发展、专业研究不断深化,静脉输液这一以往被全社会认为是简单操作的护理技术也正转向专业化、专科化静脉治疗发展。

    作者:李淑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综述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及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结论明确手术室护理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从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加大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使因护理过失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到低。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病理基础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术后病理检查,对50例乳腺癌患者的腋下淋巴结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癌性转移性淋巴结声像图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长径大于0.5cm,内部均匀低回声,无明显髓质结构,其内部及周边可探及CDFI血流,相应的病理基础为癌性转移性淋巴结内部结构被癌细胞破坏,癌灶内部可见少量血管,淋巴结门处可见丰富的血管。

    作者:常清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浅谈骨与关节外伤的放射线诊断

    目的:探讨骨与关节外伤的放射线诊断的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仪器的应用规则的研读,针对多位患者的临床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骨与关节外伤的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多桂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艾滋病口腔表现的诊断

    目的:探讨艾滋病诱发的口腔疾病的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口腔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临床病征观测,制定全面系统的诊疗措施。结论艾滋病口腔表现形式多样,根据具体病征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路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待产妇12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关于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后产妇产后出血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终能够提高产科的生产率,使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使患者满意度大大的提高。

    作者:马生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观察在开放式乳突术中外耳道后壁重建和鼓室成型56例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开放式乳突术中外耳道后壁重建和鼓室成型56例临床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于收治56例中耳乳突病变患者,对各个患者使用外耳道后壁重建和鼓室成型方法展开治疗,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有42例(75%)的患者听力能力提高了20分贝以上,12例患者(21.43%)听力能力提高了5~20分贝,2例(4.35%)患者听力能力提高小于5分贝。结论对于开放式乳突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外耳道后壁重建以及鼓室形成手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听力能力,是一种成功的治疗方法。

    作者:海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肺癌脑转移癌颅内病灶的41例CT图像特点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脑转移颅内病灶的CT图像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肺癌脑转移患者41例,所有患者接受全身CT扫描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分类,观察不同类型脑转移瘤病灶目、脑内分布情况,观察并比较不同类型脑转移癌的CT图像特点,包括病灶的分布情况、强化扫描后特点及转移瘤周围组织水肿情况。结果4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中,腺癌21例,鳞癌14例,腺鳞癌3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2例;脑转移癌的密度、边缘及形态以肿块结节型为主;脑内共见转移瘤灶83处,其中顶叶脑转移灶多;腺癌及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比率高;脑转移癌瘤周水肿以重度水肿比率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脑转移癌的CT图像具特点各不相同。

    作者:张毅;张俊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14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RV)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145例,用西咪替丁10~20mg/(kg·d)静滴,加蒙脱石散口服。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9%,其中发病3天以内者显效达82.6%,总有效率为97.8%;迁延性者显效70.0%,总有效率为90.0%;慢性者显效33.3%,总有效率为66.7%。结论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且早期用药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思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影响抑郁症患者精神科门诊治疗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抑郁症患者在精神科门诊治疗的因素。方法对过去一年来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161例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式的回顾分析。结果161例患者中81%的患者不认为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其中,67.7%(109/161)的患者初次就诊未选精神科门诊;31.1%(50/161)的患者认为自己患有的是身体健康疾病,因此去普通门诊就诊;只有两例患者初次就诊选择精神科治疗,约占总人数的1.2%。结论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和家人亲属的关注及引导就诊是影响患者在精神门诊治疗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玉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针对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以有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癌性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特点行有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癌性患者疼痛耐受度,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宏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根据直肠癌术后早期的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早期出现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实施护理。结果实施护理能够减少直肠癌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冯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因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而脑积水症状不显著或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的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PTH)合并严重意识障碍病人侧脑室-腹腔(ventricle-peritoneal,V-P)分流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V-P分流术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采集病人的一般资料、TBI、PTH和V-P分流术后的随访信息,分析病人术后疗效及预后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共47例病人,行V-P分流术后随访1年,34例(72%)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人年龄、分流管置入前行CT检查评估的PTH严重程度与V-P分流术后的疗效呈正相关。结论多数症状不典型的PTH病人行V-P分流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年轻病人及V-P分流术前PTH程度相对较轻的病人在分流术后预后更好。

    作者:陈正楼;王宏盛;胥敏;戴浴宇;王云江;火旭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