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依汗古丽·阿不来提;努苏来提
目的:研究产科出血并发症以及成分输血的临床治疗手段以及成效。方法资料针对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03例产科出血并发症患者。103例患者采取成分输血的方法治疗,结合资料仔细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死亡率。结果103例患者当中,治愈的患者有94例,治愈率为91.1%,其中99例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6.11%,死亡的患者有1例,死亡率为0.97%。结论想要在治疗的过程中赢得更多的时间,让患者早日出院,就要及早发现并治疗产妇的出血并发症,成分输血具有显著疗效,这对拯救患者宝贵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荣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电图计分法在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108例拟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综合心电图计分。将患者分为多支病变组和非多支病变组。分别计算两组综合心电图计分法计分、对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经观察发现,多支病变组的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明显高于非多支病变组(P<0.05),且综合心电图计分法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呈正相关。结论综合心电图计分使病情的诊断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对冠心病疾病的诊断分析,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蔡全云;董若怡;侯玉娟;耿芳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老年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面对这一来势迅猛的“银色浪潮”,如何延缓衰老,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医疗护理的照顾,实现老年生活健康化、老年护理专业化、养老事业社会化。转变老年护理的传统观念,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事业,改革老年护理教学课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提出改革思路和对策,则是本文重点论述问题。
作者:魏茜;魏平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贲门失弛缓症(AC)早由Thomas William在1672年报道[1],是胃-食管交界部(GEJ)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食管下端括约肌(LES)的高压及其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病因不明,有人认为是一种良性特发性奥尔巴赫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退化性疾病[2,3],也可能与感染、免疫等有关。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病的检出率逐渐提高,目前本症的治疗多以降低 LES 压力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内镜下治疗。现就该病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春霞;董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面神经肿瘤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护理要使患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增强自信心、心理情绪稳定,患者焦虑、恐惧症状减轻。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腔皮肌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口腔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患者注意卧床休息营养和保暖,结合对症处理和药物治疗,口腔皮肌炎能够达到理想的医疗目的。
作者:姜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乳腺癌危害女性健康重要杀手,近年来对其关注和报道越来越多,全世界大量女性患者被乳腺癌及其并发症缠绕[1]。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凯凯;王发芬;林德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综述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及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结论明确手术室护理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从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加大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使因护理过失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到低。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根据不同病情、孕周做出不同处理。可大幅度降低妊高征给孕妇带来的损害。
作者:王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高率和死亡率高。近几年来,随着对SLE病因学的深入研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尤其在免疫性治疗方面有所成就。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及临床护理进行了总结,颇有体会。
作者:李淑芹;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具有病变广泛、形态多样的特点,虽为良性疾病, EMs虽病理学良性却具有恶性生物学特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5年总体复发率为20%~40%。复发已成为内异症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因EMs发病部位及分型不同,复发诊断标准也不同。通过查阅文献,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陆军;杨双花;司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哮喘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建立完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5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病人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结论在脑出血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剖宫产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0引言随着护理学科不断发展、专业研究不断深化,静脉输液这一以往被全社会认为是简单操作的护理技术也正转向专业化、专科化静脉治疗发展。
作者:李淑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针灸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中医针灸诊疗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的针灸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针灸对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针灸的临床治疗措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法的现代医疗价值。
作者:王淑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3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进行精心有效地病情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治愈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急救过程中应用损伤护理在临床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急诊抢救45例重症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迅速给予患者初步病情检查与评估,积极进行抗休克、外固定等治疗,加强急救各个环节中的病情观察及相关护理。结果41例达到满意疗效,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1.1%。结论按照损伤控制理论制定重症骨盆骨折救治流程,对患者进行迅速、有效、旨在抢救生命的损伤控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医院的就医的环境、医疗水平、护理服务要求不断的提高。在就医的过程中应从做好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入院宣教可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信赖,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减少诱发因素,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尽快的恢复,回归家庭。社会。
作者:李小莉;张雪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针对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以有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癌性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特点行有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癌性患者疼痛耐受度,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宏女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