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军
本人通过探讨产程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树立分娩的信心,促进产程顺利进行,使阴道分娩率提高起来。
作者:周艳和;廖训菊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 联合拉米夫定100mg/d 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 口服,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都观察血清总胆红素、血清 HBV dna 水平以及变化。结果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 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87.09%、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 child-Pugh 评分分别为(6.8±1.4)分、(7.5±1.6)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优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患者能长期稳定病情。
作者:刘本付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通过对腹腔镜医疗原理的研读结合临床医疗实践,制定出系统的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案。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护理有着严格且系统的操作配合程序,必须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严谨规范的护理是手术安全顺利的重要保障。
作者:朱建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了解掌握宫颈妊娠产妇的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宫颈妊娠确诊后可行搔刮宫颈管术或行吸刮宫颈管术,术前应做好输血准备或于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堵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用纱布条填塞宫颈管创面以止血,若流血不止,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
作者:韩艳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况的观测,结合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计划,并归纳总结。结论失血性休克是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极大,必须提高重视,采取综合的诊疗手段,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紧急处理的准备。
作者:于永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肛门油砂固定器。方法详述本新型肛门油砂固定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肛门油砂固定器在拆除绷带时,本体会跟着被拽出肛门从而方便患者大便,对整体肛门油砂固定器进行固定防止从肛门内滑落。患者要大便时解开绷带同时也解开了纱布条,减轻了患者在大便时用力排出油砂条而导致的肛门水肿。结论本新型肛门油砂固定器极大的方便患者大便,减轻了患者在大便是用力排出油砂条而导致的肛门水肿。因此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培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癫痫的诱发因素及诊治。方法对收治的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积极找出癫痫发作的诱因及时控制发作症状是治疗癫痫的关键。
作者:陈祥;王丽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普外医疗用血管清创术辅助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普外医疗用血管清创术辅助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新型普外医疗用血管清创术辅助装置可以随意调节需要撑开的大小,无需人力拉动就可以将皮肤撑开,凹弧形的设计不会伤害到皮肤,更不会影响手术的进行,还能够满足多角度撑开皮肤。结论本新型普外医疗用血管清创术辅助装置可以随意调整皮肤撑开的大小,方便手术的进行,简单省力,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血清降钙素在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近年来就诊于我院的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同时选取术后未出现感染患者作为对照对象,应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清降钙素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同时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感染程度轻、中、重度划分,对比血清降钙素浓度,分析和探讨血清降钙素在疾病诊断、疾病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入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或结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降钙素指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降钙素指标随感染程度加重而不断升高,基本描绘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血清降钙素的发展变化情况。结论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血清降钙素会急剧升高,对感染的诊断有积极意义,除了能够鉴别诊断术后感染,同时有利于对疾病发展过程的了解,有利于进一步防控感染。
作者:王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0 引言痛经是一种妇女常见的症状,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称为月经痛。原发性痛经指的是从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以后每次来潮均出现反复疼痛,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的是初潮开始有一个阶段在月经来潮前后并不感到疼痛,以后逐步出现腹痛,并逐渐加剧。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作者:图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并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综合的诊疗措施,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通过积极综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达到预期疗效。
作者:李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方法叙述新型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包括:架体、连接板、腿部架体、固定带、按扣、扣槽,其中架体两侧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腿部架体,腿部架体上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和扣槽。在本实用新型中,架体、腿部架体为圆弧形,扣槽为多个。使用时,将架体放置在患者的阴茎处,腿部架体放置在患者大腿上,腿部架体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患者大腿上,即可将架体固定在患者身上,能够有效防止阴茎与被褥和衣物间的摩擦,避免了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恢复速度。结果本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能够避免被棉被压到伤口,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可以有效地保护伤口不被压迫,避免了疼痛和感染等风险,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陈国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积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积聚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积聚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艳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60例患者的分析,从入院24~48 h 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60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艳华;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在促进农村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31),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39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农村初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与技能,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对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论超声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能作出准确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春颖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方法详述了本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在固定患者头部时,可省去许多繁琐步骤将头部固定,同时弧形控制体中的海绵使患者更舒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本新型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可在不影响医生操作前提下,达到既能舒服有效地固定头颅,还适合头部大小不同的患者。因此,适合临床上使用。
作者:冯永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处理方式,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头位难产的产妇126例,分别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众多引起头位难产的因素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90例(72.1%),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如高直位、面先位、前不均倾位等6例(4.5%);产力异常(宫缩乏力)16例(12.8%);产道异常(骨产道及软产道)14例(10.6%)。结论胎儿胎位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宫缩乏力。因此,临床应结合产妇的临床表现、产检结果、B 超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其头位难产原因,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多以剖宫产为首选,可明显降低头位难产对母婴危害,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安泰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制定出相应的诊疗方案。结论先天性高肩胛症不严重、功能障碍不显著者,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患儿。
作者:公大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总结松果体细胞肿瘤治疗及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松果体细胞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结论加强松果体细胞肿瘤患者的护理,是治疗成功与康复的关键。
作者:贺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