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癌30例辅助放疗分析

柯立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辅助放疗, 术后放疗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辅助放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辅助化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5年可提高生存率88.1%,晚期手术加放疗5年有所提高。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病呈上升趋势,放射治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内膜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放疗方案有单纯放疗、术前放疗及术后放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房颤的治疗策略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的病因和治疗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房颤的危险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心脏正常有节律性的波动,控制合理的心室速率,提高病患的生存率。

    作者:黄贵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临床缓解26例,好转13例,无变化1例。结论本症的治疗目的为消除蛋白尿,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积极防治并发症。本症病程长,易复发,故需坚持长期治疗及监护。应使家长及患儿了解治疗要求及护理知识,以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继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早期头痛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早期头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为临床的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陈立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1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治疗前患者病情进行对比,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比治疗前有好转,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治疗,有效的缓解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子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鱼腥草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杀虫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病毒、利尿、提高免疫力、抗慢反应物质及平喘、肺损伤保护、抗内毒素心肌损伤等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水肿、淋病、白带、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疮、癣症、腰痛、外伤肿痛。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近2年来消化性溃疡门诊病历32例,随访不同药物治疗情况,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服用铝碳酸镁片或其复方制剂。其中18例患者同时服用西咪替丁;14例患者服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结果18例服用西咪替丁组有效15例(83.33%),无效3例(16.67%);14例服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组有效12例(85.71%),无效2例(14.29%)。西咪替丁组出现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6例(33.33%);方雷尼替丁胶囊组出现肾功能、性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3例(21.43%)。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咪替丁及复方雷尼替丁胶囊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的不良反应较西咪替丁轻微,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滕中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医疗

    目的:讨论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结论根据患者初诊时眼压、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程度,有无增加青光眼性损伤的危险因素[1],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度近视等,采取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措施,控制眼压,防止或延缓视功能进一步损害。

    作者:杨海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嘴唇除泡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嘴唇除泡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嘴唇除泡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嘴唇除泡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将针把通过滑道滑到下侧半圆形槽,滑杆的直径略大于半圆形槽的直径,能够使针把锁紧,然后将水泡挑破,然后将针把通过滑道滑到上侧半圆形槽中,再用消毒棉进行吸脓水和消毒。避免了直接扎破伤害到真皮组织,同时能够将水泡中的脓水吸走,避免了细菌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嘴唇除泡装置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有效的避免了直接扎破伤害到真皮组织,同时能够将水泡中的脓水吸走,避免了细菌感染。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江;冯坤平;穆丽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散射免疫比浊法原理与分类

    免疫浊度测定根据测量方式不同可分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透射免疫比浊法。当一定波长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向抗原抗体反应体系时,反应体系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微粒通过对入射光的折射和衍射形成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呈正相关。散射免疫比浊法分为终点散射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定时散射比浊法。

    作者:朱艳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热性惊厥的33例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对临床收治的33例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儿全部达临床控制。复发2次以上者3例,发展为癫痫者1例。结论高热惊厥发作易于缓解,但以后也容易复发,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措施。高热惊厥的治疗,要从止惊、退热、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四方面着手。

    作者:梁衍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结肠憩室病的临床医疗观察

    目的:探究对结肠憩室病患者的临床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结论单纯憩室无并发症者不需要治疗。主要是注意调节生活饮食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饮食[1],可缓解疼痛和肠道功能紊乱,避免暴饮暴食和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结、直肠负担。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有急性炎症但无并发症者可以非手术治疗;若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才须手术治疗。

    作者:王春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股骨滑车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

    目的:讨论股骨滑车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可采用髌骨软骨病的非手术疗法,治疗效果满意。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未见减轻,疼痛逐渐加重,可手术治疗。

    作者:高云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高热的针灸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体温超过39度患者的高热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患者20例,临床行中医针灸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临床经针灸治疗20患者高热症状均得到缓解,对比分析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为38.75~3.55,针灸治疗后由高热而引起的头痛症状评估分17.85~2.25,针灸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针灸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针灸治疗高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了高热持续发展而合并出现其他疾病的可能,临床针灸副作用小,见效快,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韩洪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20例,针对患儿临床病因综合用药,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前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情况,药物治疗前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7.88±3.8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7.75±2.7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避免患儿出现合并疾病的可能,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钾代谢失衡患者的透析诊疗措施

    目的:探讨钾代谢失衡基本医疗常识和临床透析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透析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出全面系统的透析治疗方案。结论钾代谢失衡分为高钾血症、低钾血症,要在确诊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透析治疗方案,钾代谢失衡的透析有着严格临床治疗规则,透析对低钠血症有着显著的医疗效果,必须全面严谨的掌握透析的操作程序,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痛经的临床护理及预防分析

    目的:探究痛经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取对症护理。结论我院在临床上针对痛经患者采取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给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痛经的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经期出现的不适,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并通过交谈、看书、听音乐等方式,使身体放松,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症状。

    作者:蔚立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30例心源性休克的检查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浅谈心原性休克的特殊检查和治疗。方法对2013年10月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30例核素心血管造影,左心导管和造影检查及溶栓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治愈20例,治愈率66.7%,好转5例,好转率16.7%。死亡5例,病死率为16.6%。结论心排血量减低,心搏量亦减低,其周围血管阻力则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休克时血容量不是绝对的减少,就是相对减少,所以,补充血容量极为必要。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好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下积极治疗。

    作者:高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20例,20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施治心气不足后患者短气乏力、神疲自汗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施治心阴亏虚后患者胸部隐痛伴烧灼感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新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重症哮喘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加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严密监护并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机管理。结论重症哮喘发病急、病情重,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呼吸,配合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静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脓肿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肺脓肿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8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14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1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57%。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脓肿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的治疗肺脓肿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金艳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